《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共11章,又名《叶隐论语》,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精神源头,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人的价值观的主要支柱之一,以及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原典之一。自问世以来,该书就在日本广为流传,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日本许多文化界名人都从中吸取过精神养料,比如黑泽明、北野武、桥本忍等。
本书是一部利用分类表与著者索引检索中国陶瓷器文献的专业工具书,收录了自宋、辽、金、西夏时期至2015年关于中国陶瓷器研究的文献记录论文、专著及相关工具书两万余条。全书结构由:编辑说明、凡例、目录(分类表1~3级类目)、《中国陶瓷器论著索引》分类表主表(10大类1~6级792个类目,2万多条题录逐条分类标引后纳入其中)、著者音序索引、参考文献构成。全书依中国陶瓷器考古总论、科技考古、历代陶瓷器考古、国外考古发现、专门考古、陶瓷器美学、保护与修复、鉴定、收藏与专业研究为基本大类,收录文献题录比较齐全。同时选定部分主题类目,便于族性检索。另外,程度上保证了该领域老一代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员、收藏与鉴定名家的入选比例。 《索引》对博物馆考古所的馆藏建设、陶瓷器分类排架会有帮助,对专业科研人员立项选题,收
中国见于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之久,她们作为一个专为适应男人声色之需而延续存在的社会群体,既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也给文明社会以的腐蚀和污染。 本书联系历史政治、经济、法律、伦理等,侧重于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审视,在系统考察娼妓制度的古今演变和历代的生命文化从产生到发展、从兴盛到消亡的总体趋势。
星占学被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是人类历早出现的精密科学”,主要是因为星占学这种活动需要使用天文学作为工具,因此它确实曾经长期哺育天文学,直到天文学作为现代科学的先导部分和它分道扬镳。 由江晓原所著的《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精)》“外国篇”系统论述了西方星占学的起源、发展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西方星占学文化史。 “中国篇”则以中国传统星占学的类型分析为主。两篇合璧,构成一部完整的星占学史。
品茶读经,余味悠长。《茶经》作为中国一部茶学专著,用古文撰写,专有词汇和偏僻字较多,给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阅读造成障碍。本书通过逐字注音,对部分字词加以注释,并配以朗诵音频,使《茶经》文字活起来,并将音频文件以形式添加于各章节,读者可扫描随时随地聆听《茶经》,同时赠送音频CD-R光盘。
全书110万字,收录革命纪念馆1341家,图片2000余幅,分前言、综述、正文、附录、后记等部分,立体式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征程。作为一本反映中国革命纪念馆发展历程的工具书,该书不仅为文物系统和研究机构人员查阅行业信息提供了参考,也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革命纪念馆、走进革命纪念馆提供了方便,是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本书是一部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论述东方文明起源,揭示华夏文明特色与内涵的著作。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力图揭开一个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谜局:汉字起源于阿尔泰语,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才是汉字最早的发明者。 作者推进了80年前高本汉提出的汉字“古音拟构”设想,突破传统的华夏文明起源观,指出多音节的古代阿尔泰语才是汉字古音拟构正确的方向,汉字最初表达的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因为越是冷僻古奥的“雅言”,越是那些仅用作书面用语的汉字,越是对应着今天蒙古人日常口语词汇。从语文史方向描述的话,一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史,就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最后消融进单音节百越语言中去的历史。
本书共5卷18章,详细记述了自庆长至宽永时期以来浮世绘各个流派的发展史略、知名画师的生平、代表作及简要评述。作者用通俗凝练的语言介绍日本浮世绘历史及知名作品,不仅注重对各个流派来龙去脉的记述,而且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歌舞伎、茶社、戏院等各行业的品味、爱好、生活乐趣,鲜活而生动地再现了江户时期日本的风土人情。全书内含彩色版画170幅,正文还穿插有多张精巧玲珑的小幅黑白画作,图文并茂,是了解日本浮世绘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