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所包含的正是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梁、陈两位先生对新中国的首都作了科学的规划,一方面,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建议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避免大规模拆迁的发生,降低经济成本,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众所周知的原因,“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 “梁陈方案”是一份历史文件,今天,它存
《嘉兴传统音乐·越韵吴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以及之前的传统音乐调查资料为基础,是对嘉兴市传统音乐——号子、山歌、小调、仪式歌曲和器乐的系统描述和综合提炼,内容具体,图片生动,比较全面地反映嘉兴传统音乐的风貌。
“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在宁夏固原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近60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的议题进行学术交流。《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该研讨会所有参会专家学者及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对秦汉时期的固原历史做整体研究,也有一些就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阐释。
《手绘佛山非遗作品集》以传统中国画中的白描方式勾勒出佛山国家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共15项。粤剧、人龙舞、十番及武术等以动作造型为表现的演艺类项目,石湾陶塑技艺、木版年画、剪纸、狮头扎作、香云纱染整技艺等工艺类项目,以及秋色、祖庙庙会等群体性参与的民俗项目,作者均以独特的视角精心绘制,对其分解动作、工序过程等进行了细致的体现。佛山粤剧中十八罗汉架招式动作的代表造型;人龙舞中的表现重要意义的环节;石湾陶塑艺术家手里做出的作品;冯大师的雕版中气息古朴、寓意吉祥的木版年画,剪纸大师刀下玲珑剔透、精细典雅的剪纸,香云纱染整技艺中的特殊工艺,群体性民俗的盛大场面……这些表演艺术、工艺技艺与民俗场景的表达,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环节的定格。作者还别具匠心地在白描绘画中加入了具有特色风物
越王山,顾名思义,得名于闽越王之立国建都,其历史远在2200多年之前。耸立于福州市区北侧,是福州城的“三山”之一,因貌似屏障,坐北朝南矗立,故又名“屏山”。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越王山中心地带建立历代闽中统治政权,形成政治中枢。越王山区域内,还有反映历代文化、教育、民俗与军事活动的众多遗迹,更多的是分布于山体各处的民居建筑,如名人别业、文士精舍以及家塾书院与藏书楼阁等。《越王山志/闽都文化丛书》作者卢美松、谢其铨为历史专家,对越王山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解说,力图廓清历史迷雾,揭露越王山神秘面纱。《越王山志/闽都文化丛书》对越王山历史文化有价值的三种载体进行解读:一是保留至今的文物古迹,包括历代建筑遗存和先人活动遗迹;二是考古发现的古建遗物、生活标本及各类出土文物;三是经历许多世代所
2017年8月,成立了以蔡奇为组长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并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下达了“首都文化内涵挖掘”的课题项目并出版《首都文化研究丛书》。该丛书主编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湘平。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报告,并得到市委领导的进一步指示。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种,对北京的京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宁波东钱湖是中国湖泊生态环保试点,东南背依青山,西北紧依平原,生态环境优裕,动植物资源丰富。该书是部以东钱湖区域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生态笔记。全书分为鸟、花、果、两爬等板块,呈现了东钱湖区域的动植物生存状态。不同于纯动植物资源的记录,书中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以亲历者的视角,用文学化的语言讲述了不同季节中东钱湖区域动植物所表现的面貌,以及人身处其间的感受,真实地表达了东钱湖自然生态与城市的紧密关系。 《东钱湖自然笔记/东钱湖文化丛书》的出版对加强东钱湖区域生态保护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不仅是对陕西及全国三年来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检阅,而且是推进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陕西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与影响力研究:以十一艺节为中心》在充分调查前十届中国艺术节经验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探究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对陕西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探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陕西文化大省的可循之路。 《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与影响力研究:以十一艺节为中心》旨在通过十一艺节筹备与举办全过程科研和绩效实证调查,从创新的理念、实践的层面和实证的角度回答以下三大问题:中国艺术节对国家及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十一艺节对陕西经济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和作用?十一艺节成功举办之后如何有效发挥“后十一艺
区域发展经验和世界历史进程均已表明,文化不仅是一种意愿、一种动力,更是一种资源、一种实力。文化的发展,既来源于历史的传承,也有赖于现实的展现,更需要未来的代领。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定位、新使命,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的地位,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浙江地方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的当代价值,扎实有效地推进浙江文化建设,使全省的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浙江的历史文化地位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烟台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是中国北方的“鱼米之乡”,为烟台烹饪准备了丰厚的原料基础。丰富、新鲜、名贵、味美是烟台烹饪的原料特点。注重火候、爆、扒、烧、炒、蒸、煮、拔丝等是烟台烹饪的突出烹调方法。善烹海味,是小海味菜肴的制作是烟台厨师的拿手技法。以咸鲜口为主,清鲜、脆嫩、原汗原味是烟台菜肴的一大特色。烟台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悠久的饮食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技术精湛的烹饪人才,创制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菜佳肴。
本书是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批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意见编纂;是一本全面介绍山东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简明、题库式读本。全书约35万字,以纵向时代为主线,以文化部类为专题,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山东人文精神、历史贡献、当代价值为主旨,以重要人物、事件、遗迹、典籍等为着力点,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山东历史文化。
南京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的复合体,是“北文化”和“南文化”的会合点。南京人质朴而不愚昧,文雅而不虚伪;南京人包容而不排外,博爱而不矫情;南京人聪明而不显摆,性灵而不失坚韧。随手拈来南京的名人高土,不是一代宗师巨擘,便有一颗的心灵。南京更是培育和汇聚了太多的杰出人才。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是南京人民建设和谐社会一份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