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希腊的遗产,即是一部现代世界的诞生记;从基因上了解西方,重新发现古典传统的价值。 ☆ m.i.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15个独特视角,精彩追溯现代世界的源头。
《历史聚焦》是一套新颖的历史文化小丛书。它受启发于画家与摄影家的取景聚焦。焦点性的历史人物、事件、时段,如同人物瞬间最富于表现力的神情,虽然只是历史的瞬间,却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适宜的景深中,包涵着立体感的深层义蕴。在体例上,该丛书策划了“焦点回放”、“焦点透析”、“焦点总评”的基本构架,对各焦点的叙评,繁花纷呈,各极其致。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回顾、研究了我国古代纳妾这一历史陋习。
《水摆夷风土记/旧版书系》分两部分。部分“征程记”,叙述了作者姚荷生从昆明到车里(景洪)的旅途艰危。在数十天三千里的行程中,冒了不少的险,吃了不少的苦。有时爬上千仞高山、滑下万尺深谷;有时从马上跌下来,泥里滚过去;有时要涉过湍流,穿过毒雾恶瘴;有时经受了风雨的欺凌,容忍了饥渴煎熬;有时走过虎豹的巢穴,又要防备盗匪的袭击。其中,穿插了很多奇闻趣事、传说掌故,引人入胜。作者不禁叹息:不到云南的人,不知道中国旅行是如何困难,也不知道滇路艰难到什么程度。正如明代云南诗人张禺山所言:“西游蜀道,北上太行,昔日诗赋,千载悲伤。若教行路见滇海、崎岖绝道皆康庄……” 《水摆夷风土记/旧版书系》第二部分为“十二版纳见闻录”。作者以巨大的热情,自然客观地描绘出20世纪30年代西双版纳傣族的生存状态、
本书是丁山(1952年1月18日去世)的一部论文集,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三代都邑迁徒、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既便今天来看,对上古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神话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就不难发现,这种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实用性、区域性特点明显的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领域提供了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民族服装服饰,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从长
凉山为地理区域,夷家却有双关的意义,广义的夷家指整个落落社会,狭义的夷家指落落的家族组织。 《凉山夷家》是一部实地考察的报告,依据作者林耀华亲自搜集的材料,叙述以家族为中心,当然关联到与家族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生活,不是如此即将流于概况调查,不能深刻表现生活的内容。则量夷人体质的材料,一时无从统计考核,待将来另成一篇发表。尚有夷文经典的翻译并夷人个别的传记,也须等待整理,再行问世。
本书以独立专题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绘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各时期绘画作品的鉴赏等相关知识、时代特征、鉴赏要点和保养知识,内容丰富,分类科学,图片精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认识绘画;第二章绘画的种类;第三章绘画的鉴赏;第四章绘画的价值;第五章绘画的收藏;第六章绘画的保养。本书是一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适合各级师生及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适合各级各类图书馆收藏。
本集刊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所刊论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也会刊登与运河有关的自然科学如地理、工程、水利、环境等方面的论文。主要专栏包括: 理论研究 ,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 专题研究 ,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新书评介 ,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 研究综述 ,评介当年运河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总结过往,为读者提供学术资讯; 史料拾遗 ,对新近发现的与运河相关的史料进行解读,以达到学界共享之目的。 本集刊一年两期,分别于年中和年末出版,欢迎学界贤达赐稿并提出批评意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治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法、区域性政权的法、神话与史诗中的法、宗教法、家族法、历的纠纷解决机制等。
封面文案:一点二划譬如鸿爪踏雪泥,千头万绪难得仓颉释迷津。细细玩味良渚人的表情达意,趣味之至。内容简介:良渚文化的刻纹工艺,在礼玉重器上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同时,以陶器为主要载体的“刻画符号”也极有趣味。其大量出现在陶器上,玉石器上也有少量发现。由于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很多“刻画符号”出现在破碎的陶片上,导致许多符号信息的缺失。此类刻符的主体图案,也有表意功能,其图案较之具象的图画式图案,有更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良渚社会进入文明、建立王国,在统一的宇宙观支配下,建设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良渚古城,并作为中心辐射整个环太湖流域。在这如此震撼的超级工程中,如何协调、组织人力、物力资源,稳定社会发展,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有统一的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必要的信息记
《凉山民族研究4(1998-1999)》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科界知名学者的关心和支持。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胡庆钧教授,中共凉山州委书记刘绍先等领导和学者为本刊题了词;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本刊题写了刊名;时任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王天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长马开明为创刊号著文。坦白地说,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成立时,业务人员都缺乏学术专业训练,业务素养普遍偏低,编辑能力较弱,不懂严格的学术规范,随意性强。好就好在《凉山民族研究》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州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边学习边克服缺点,在调查研究和写作编辑中,逐渐走向规范化,刊物的学术质量和信誉度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