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是优雅灵气的大家闺秀,她与旅美华人船王鹣鲽情深,她是美国首位华裔部长的推手;哈佛大学靠前座以女性命名的建筑以她为名。她的生命故事,书写一段博爱、坚毅、定慧的传奇风华……崔家蓉著的《淡定自在》是一部生动讲述旅美华人赵朱木兰的人物传记。 本书以时间和故事线为经纬,通过人物访谈资料、生平经历介绍、平凡而精彩的生命故事,结合大量图片资料,为读者讲述了赵朱木兰的一生。赵朱木兰从书香中启蒙、礼教中开智,到与后来成为“华人船王”的赵锡成结为夫妻,相夫教女、无悔追随,再到以身作则,以温柔慈惠教育包括赵小兰在内的六个女儿,以及通过生命的教育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将爱与奉献传递接力。 书中真实书写了赵朱木兰融汇中西方文化,在家庭、教育方面蕴含的平凡、智慧而深邃的人生价值,展现出
亚伯拉罕?林肯无疑是美国历杰出的总统之一。不过,他早年的经历竟然是由一连串的失意组成的:22岁,经商失败,债务缠身: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连工作也丢了,想攻读法学院却付不起学费;24岁,再次借钱经商,再次破产,后来他用了17年时间才把债务还清;27岁,精神一度崩溃,卧病在床达半年之久,最沮丧的时候甚至“连一把刀都不敢携带,真怕一时想不开”;31岁,参选州议员的资格被取消;40岁,自荐州土地局长一职,被拒绝;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47岁,争取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 100张;49岁,再度竞选参议员,再次落败……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林肯说:“此跟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而已,并不是死去爬不起来’。”
《时代先锋》收录了2004年11月~2005年9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发表的146篇精彩报道,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角度、真挚的情感,生动地讲述了牛玉儒、宋鱼水、王顺友等148位优秀共产党员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 n
这是一个美国中央情报局高级特工的自传.迪克.霍尔姆自20世纪60年代加入中央情报局起便步步高升,先后在泰国、老挝、吉隆坡、比利时、刚果、巴西以及中国的香港地区负责情报工作,21世纪初成为巴黎地区总负责人,在追捕恐怖主义分子卡洛斯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获得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奖项--情报工作奖。 在35年的中央情报局生涯里,他先后在13位局长手下工作,目睹了越南战争、柏林墙倒下、冷战结束、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阿富汗战争,经历了在政治压力、政权更替和内外政策变化下情报工作的辉煌与动荡。他在书中详尽叙述了一个无知的青年如何成为高级间谍的,较为客观公正地揭示了中央情报局鲜为人知的内幕,以及作为情报人员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在扑朔迷离的职业生涯中最为惊险和惨烈的是,他在刚果所发生的坠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的时候,学生们看到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而他,则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上,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那天,他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向给他行礼的校役鞠躬还礼。而过去的北京大学校长向来是不理睬校役的。此后,他每天出入校门都脱帽向校警鞠躬。 北大新生入学,有名新生拎着很大的包裹来报名,看见路边一个老头,就把他叫过来:“老头,给我看下包,我去报名。”老头等了一个小时,一直不动给他看包。后来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又看到这个老头,他就是季羡林。 本书辑录了100余位老师的老掌故,按一切生命体的四个成长阶段,分
《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始作俑者,节目虽然还没有播出,但是,他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劳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杨瑞雪社长、刘海涛、刘明清等先生则是这本书的“接生者”,正是他们,使这本书如此漂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还要感谢上面提到的恩师的几位传记作者,我频繁地参考他们的著作,离开了他们,我的工作难度将增加不知道多少倍。 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还在经历学生时代的年轻朋友而写的,当然也努力地兼顾了关心着恩师的朋友们的需求。我最要感谢的也正是他们,感谢他们对恩师的关心,对我的关爱。
《时代先锋》收录了2004年11月~2005年9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发表的146篇精彩报道,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角度、真挚的情感,生动地讲述了牛玉儒、宋鱼水、王顺友等148位优秀共产党员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 n
高发明生前任山东省滨州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滨州北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筹委会主任,中共滨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高发明同志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忘我奉献,坚持靠创新和实干破解发展难题,为滨州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积劳成疾,于2009年12月逝世。高发明同志逝世后,交通运输部发出学习决定,在全行业开展向高发明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共山东省委追授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哲学家兼哲学史家。本书以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对冯友兰早期活动、留学生涯、教书生涯、著述生涯,进行了客观详实的介绍和评价,从而揭示出冯友兰作为一位学贯中西、融通新旧的学者,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 本书文字晓畅,持论公允。作者怀着对历史的温情敬意和广阔的胸怀,拨云见日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读者与传主及其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本书具有独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回忆马克思》共收文章36篇,《回忆恩格斯》共收文章35篇。这两本书中的大部分回忆文章曾在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发表过,这次重新进行了编排。《回忆马克思》新收入了四篇文章,它们是:恩格斯的两篇文章《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斯蒂凡·波尔恩的《布鲁寒尔的冬天 卡尔·马克思》,尤利乌斯·的《卡尔·马克思》。《回忆恩格斯》新收入四篇文章,它们是:马克思的《弗·恩格斯的小册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前言》,Ⅱ.伊森的《回忆与恩格斯的会面》,巴·波·阿克雪里罗德的《回忆录片断》,彼·德·博博雷金的《回忆录片断》。新收入的八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三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其他几篇是从国外书刊上新翻译过来的。另外,还附了马克思自白和恩格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一代鸿儒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一生,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缩影。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但是二十世纪的大家几乎都囊括在内;每一个人可能就是几句话,一个侧面,但要拿捏到好处——这就是挑战,也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给人作传,向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给活人作传,更无异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弄不好讨得读者和传主两头嫌。作者的这本书却把这件事做的非常圆满。传人纪事都力求客观公正,不捧不谀不讳,难能可贵。作者文笔畅达,烛幽发微,常于小事中写出季老的真性情、大智慧。与近年行世的关于季老的其他传记相比,此书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自然
本书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相关的理论和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然后从Caffe 深度学习框架为切入点,介绍了Caffe 的安装、配置、编译和接口等运行环境,剖析Caffe 网络模型的构成要素和常用的层类型和Solver 方法。通过LeNet 网络模型的Mnist 手写实例介绍其样本训练和识别过程,进一步详细解读了AlexNet、VGGNet、GoogLeNet、Siamese 和SqueezeNet 网络模型,并给出了这些模型基于Caffe 的训练实战方法。然后,本书解读了利用深度学习进行目标定位的经典网络模型:F、R-N、Fast-RN、Faster-RN 和SSD,并进行目标定位Caffe 实战。本书的最后,从著名的Kaggle 网站引入了两个经典的实战项目,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原始数据分析、网络模型设计和Caffe 训练策略实践,以求带给读者从问题提出到利用Caffe 求解的完整工程经历,从而使读者能尽快掌握Caffe 框架的使用技巧和实战经验。针对Caffe 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