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他以亲切质朴的笔触, 深情地回忆了一生的坎坷经历,包括巴黎留学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历程、回国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无奈、五十年里舍身保护敦煌的急切呼吁与艰苦奋斗。 各章中间嵌入常书鸿各时期的创作与感想,使人能细致了解他当时的思想与心境。文前彩页全部系常书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与敦煌有关的画作,使人可以直观感受敦煌四时之美。文中彩页全部系常书鸿女儿常沙娜临摹的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使人直观感受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之特点,领略其丰姿。 “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对于敦煌艺术的使命感,使常书鸿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终其一生,坚守初心。这本自传不仅是常书鸿一生奋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香草山》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且是我们每一个渴望爱情与获得自由灵魂的人所要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它像一面镜子,照亮自己的灵魂。 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学校南迁,组建为“长沙临时大学”。后内迁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只存在8年,堪称史上“Z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短短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ZUI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西南联大的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光辉耀眼,虽如昙花一现,却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
这是一本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手稿,往往能蕴含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像。有人说,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萧军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没有谁能像萧军,萧军也绝不随谁。出色的人,豪杰般的猛士!——文坛独行侠!作者是以传主的一生为背景,以优美的文笔来扫描、聚集最能凸现传主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段,并通过历史照片、图片资料与传主自述、他人评点的结合,使这些中
山川灵秀的江南沃土,古往今来孕育出了许多文人艺术家。构成“吴越文化圈”的苏、杭地带,天、地、人的综合有利因素,使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给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守护与拓进,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从而催生了诸如海派文化艺术这样的累累硕果。吴湖帆,的艺术大师,集收藏、鉴赏、创作于一身,是典型的文人画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自然受到江南文化的养育。吴先生不仅在绘画在上有很高的造诣,在书艺、治印、词学、听戏等方面也颇有斩获,不愧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吴湖帆的画,负海内外硕望,苍浑萧疏,不拘一格而空灵超逸,妙具化工,对之似读前人烟柳斜阳之什,濯涟净植之图,觉峦气葩芬,拂拂从十指间出,为之尘襟俱涤。 湖帆之所以为湖帆,具备三种条件:一,书画的兼擅;二,鉴别的高超;三,收藏的富赡。三者参互错综,交相为用,这也是世罕其匹的,因此徐邦达从赵叔孺、陆抑非从陈迦庵、杨石朗从贺天健,最后三人均叩吴氏梅景书屋之门,有如百川滔滔,朝宗溟海了。 这部《吴湖帆传》的问世,和湖帆历来所刊若干种的画集相表里。
徐风编写的《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对顾景舟制 壶特点、工艺秘籍,有细致阐述;对他如何悉心培育 徒弟、学生,有生动叙写;如何重视制壶工具、如何 制作工具、工具在制壶中的作用,对泥料的独特认识 ,如何通过印章来管理自己的作品,娓娓道来;以较 多细节展示他在紫砂古器鉴定上的不凡功力。 本书中配以100余幅顾景舟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图片,以及100多幅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图片;许多 图片由其家属、友人珍藏提供,属于首次披露;顾景 舟老友、国学泰斗冯其庸为该书题写书名,见于内封 ;该书装帧设计精美别致,分平装与精装两种;精装 本配有两枚精美的藏书票,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是阮义忠的代表作品,本书介绍了再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的时候,一批的摄影家,用镜头叙述时代的百年,记录人生百态,揭露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任务、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
?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 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 好友谊,收集了大量 手资料。 ? 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 画家。本书讲述了常书鸿在时局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守护敦煌的坎坷一生。全书30章,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 常书鸿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献身的一生。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面临抗日战争严峻局势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有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保护和
从意大利南部偏远的小城裁缝之子到誉满全球的时尚大师,范思哲被标榜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一个轻佻性的标志人物,一个浪费的符号性人物,一个有着色情诱惑力的领军人物”,“一个看似遥不可及却为上帝宠儿创造时尚、为大众创造梦想的传奇人物”……詹尼·范思哲,他——到底是谁?魅力何来?十多年前悲剧般地在迈阿密被枪杀身亡,令多少追随者唏嘘不已,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范思哲传奇》是意大利的时尚记者米妮·盖斯特尔通过手资料和詹尼·范思哲生前亲人、朋友和同事亲口叙述,为我们呈献有史以来的本詹尼·范思哲传记,带我们一起近距离了解这位的时装大师——传奇的一生。
能够想象吗?为人类贡献了大量美的财富的星座,却是个从泥淖中挣扎出来的普通女人。 孤儿————小妾——艺术的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出名的艺术家。 古今中外的经传中,她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它近乎神话,却又是千真万确的真实! 它是奇迹,近乎神话般的奇迹! 一个没有受过最基本的正规教育的青楼女子,在艺术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在艺坛上赢得那么高的声誉,可以想象她在艺术上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地坎坷的道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闭目,可想她矻矻跋涉的身影; 静耳,能听到她坚定的足音; 音影交融,汇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撞击着颤动的心扉,轻唱起一道追求人生价值的歌。 孤儿————小妾——艺术的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出名的艺术家。能够想象吗?为人类贡献了大量美的
本书是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所撰写的艺事回忆录之一。它以作者毕生所从事的编剧生涯为主线,记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他相继为当代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编写大量成名剧作的艰辛经历及其经验总结,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翔实的戏剧史料、艺坛的轶事趣闻以及民国时期北平、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社会风情,是一部难得的、原汁原味的、平民戏剧家的自述。
作者经过多方搜寻资料,实地访谈,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传记作品。它生动而翔实地记述了大画家黄宾虹看似简单却颇耐人寻味的一生,深入解读了其绘画和学问沉郁而灿烂的境界。黄宾虹是中国传统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国画、国学的传承、守望者,不仅在书画方面,在金石篆刻、古文字考证、金石古物考订、诗文、美术理论、乡土文献等方面均卓有成就。
《画家之书》作者是荷兰的瓦萨里——艺术史之父。该书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十五、十六世纪荷兰和德国最重要画家的生平和作品。《画家之书》其中包括凡艾克、波许、丢勒、布鲁赫尔和克拉纳赫等人。《画家之书》是西方绘画史中的经典文献。
十九世纪印象画派大师高更,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厌弃现代文明对人性的侵蚀, 逃离欧陆, 来到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亚群岛, 在那里, 艺术家面对蓝天, 大海、草木石头, 乃至充满原始力的女人, 激发本真, 创作了大量风格别具的画作. 时隔近百年, 一位台湾的才女, 登上这块旅游胜地, 寻觅会晤高更的梦迹, 呼吸着一代大师的生命气息, 以其独具魅力的笔触, 还原井彰显艺术家独立于西方文明的精神世界.
2015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徐悲鸿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事业忘我付出的态度,对学生、同事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仍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当我们回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对照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甚至中国教育,所获得的教益与启迪必将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今后前进的道路!本书以图像的角度来全面见证、诠释徐悲鸿一生的绘画经历,艺术主张,用画传的形式来写徐悲鸿的传记,《徐悲鸿画传》堪称部,这不但是笔者试图填补这一学术空白的动力所在,而且是近四十年来关注、学习、研究、传播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与精神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见证。
提起吉米·亨德里克斯,人们心目中往往会浮现起一个超乎现实的形象——一个注定成为的人,他点火焚烧吉他,也燃烧着无数歌迷的心。然而在这本书中,书作家和音乐记者查尔斯·R·克洛斯深入地为这位音乐天才描绘了一幅极具说服力的画像。他从无数夸张描写、私人信件,乃至亲自进行的300多次采访之中提取材料,完成了这本《满是镜子的房间》,向人们揭示了这个摇滚为长盛不衰的神话与谜团——吉米·亨德里克斯是如何在短短27年的生命里白手起家,用吉他令整个世界为之疯狂,之后又漫不经心地一手毁掉了自己燃烧的才华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