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符觉可怪,是冈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余杰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且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 也许你要问:这是一部小说?一篇自传?书信和日记?抑或散文与诗歌?《香草山》归属于什么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 在《香草山》中,余杰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童话般的散文诗,讲述作者与一头银色小毛驴在西班牙郊外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时而漫步田野,一起走过生机勃勃的春、浓雾重重的夏、凉气袭人的秋,以及因下雨而适宜思考的冬,时而在树下读书,作者给小银念诗、讲故事……作品中既有乡村生活的悠闲与恬静,也有对所见所闻的感慨,对民众的怜悯与同情。希梅内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小银的日常,触动我们心灵的柔软之处。
《中国传世散文100名篇》是一部经典的散文集子。本书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章节。首先将古代经典的优美散文做了集合,为了阅读方便,该书还对所选篇目进行了精心翻译,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意蕴美。其次挑选了大量现代著名散文作家的经典篇目来作为调节。这样将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做了一下对比,让读者更为深刻、直接地理解古今散文的区别和优美。另外文中针对某些重点篇目,还配了许多有意境的图片,图文结合,更好地营造出散文中所蕴含的优美和意境。该散文集的作者都是古往今来有影响力的名人大家,古有左丘明、张岱等,现代有鲁迅、朱自清等家喻户晓之人,其作品经过时间的验证,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值得读者反复阅读、欣赏。
《无端欢喜》是有名诗人余秀华的散文集,收入了余秀华近些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 在身体与灵魂的缝隙间,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痛苦与喜悦,她写得用心用力。 在书中,余秀华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情感质朴滚烫,语言直抵灵魂,呈现出作者绚烂的想象力和浩荡的内心世界,从多个侧面生动展现出余秀华作品的风貌。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为其有关人生哲学的作品汇集,共分五辑85篇。当今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作品,人物鲜活,故事生动,具有小说家的才力;风景灵秀,大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兼具诗人慧眼;哲思深邃,道出他人“心头有,口中无”的真知,又有思想者的高度;同时流露出纯朴人格、平民襟怀,语言质朴,情感真切。其散文作品所达到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文字能让诸名家赞赏不已,大众读之忘倦,良有以也。
本书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选集。菩提系列散文原书共有十册,是作者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作者从中选文一百四十篇,分编为《心的菩提》和《情的菩提》两册,以飨读者。 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那些命运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如拨云见日把读者的心底照亮。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净,充满着禅境的喜悦,着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回忆与爱妻关锳(关秋芙)日常生活琐事,充满风雅、才情、闲趣、诗意的散文。全书叙事栩然,文辞清淡而典雅,情感纯粹而动人心。 本书初成于蒋、关结婚第十年,成书五年后,秋芙病故。蒋坦增补其一些悼亡内容,虽然含蓄,但使原本单纯记录夫妇美好生活的回忆录,笼罩上一层隐约的悲凉之雾。此后,蒋坦全心礼佛,于四十岁时因兵乱一家被困杭城,冻饿而死。世事无常之恸,催人泪下。 本次出版以咸丰二年(1852)钱塘蒋氏巢园刊本为底本,参考世界书局1935年朱剑芒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标点排印本等版本精心勘校。特别邀请苏州大学老师,青年诗人朱隐山白话译注,无需古文基础,也能接近读懂。附录咸丰二年初版序,定制收录“蒋、关诗词百首”及“年表、人物传”,作为了解蒋、关的辅助。随书附赠据蒋、关的故事
文山多山,密密麻麻的山峦呈现层层叠叠的曲线,那是山的海洋,那些波纹似乎在起伏。高山造就了老君山的物种基因库,铺展出辽阔的舍得、黑巴高原牧场,当高山杜鹃花绚丽了薄竹山头的时候,牛群正在蓝天下的舍得草场上悠然地吃草,而在黑巴草场上,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山的密布,并不影响坝子的铺展。平远、稼依、文山、普者黑、八宝、树皮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坝子展示着边塞的田园风光。 文山,是云南旅游的后起之秀,之前的贫穷落后,是它今日的厚积薄发,壮乡苗岭的稀世美景,是无法替代的美丽。
小银,一头生活在西班牙乡村的小毛驴;希梅内斯,一位伟大而孤独的诗人。温顺、友善、安静而忍耐的小银,是诗人 的陪伴,甚至可以说是诗人的灵魂。 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岗、教堂、大街小巷……走过诗人的故乡——西班牙的莫格尔镇。和小银一起在路上遇见的苍白的女孩,沉睡的村庄,痛苦的风景,铿锵、明亮的孤独,甜蜜、悲伤的回忆统统由诗人的妙笔记录下来,一字一句汇聚成一百三十八篇动人的散文诗,成就了一本闪闪发光的小书。
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缘分与命运、为人与处事……一代智者季羡林先生以近一个世纪的与阅历,告诉年轻一代的读者我们要如何过好这一生。季羡林先生虽已愈行愈远,但他积淀下来的人生箴言却历久弥新,对年轻读者们的影响却越来越深远。 什么才是完满的人生?只有当你明白人生本就不完满,却依然活得无比真实,明白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的时候,那才是人生zui hao的状态。
我一直想到居住在渭水之滨的人家去看看,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我却始终没有成行。我曾经几次站在渭水的河滩向那些村子眺望,那里总是静默的.高耸的杨树、槐树和其它树木,密密地聚集一起,几乎掩盖了高低错落的平房和楼房。村子仿佛没有人的喧闹,唯有稀疏的鸡鸣犬吠越过渭水,远远传送。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沉沉夜晚的?我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居住在这早的?他们是迁徙而来还是自古栖息?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当然不知道面对单调的日出日落与月升月降,他们都想些什么?他们是否喜欢这里?
《半闲堂闲话》是一本随笔作品集,收录了作者随笔作品几十篇。有作者生活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有过往故事的回忆,有读书心得,有人生感悟。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长于思考的文人气息。《半闲堂闲话》告诉我们:命如风,缘如雨。风向总是在变,但不能总顺风走。雨总在下;但也不能专捡小雨处行。有时也要风雨交加一番,也不枉走一回人世。与人生命运做无畏的抗争,这一生只要有过激情,踏实地走过,那命还不是顺其行,那缘还不是离不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