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原创成语词典,于2004年做资料准备工作,2005年开始编写,历时八年终于编成出版。 本词典十分注重梳理成语的源流演变及发展。首先是溯源,然后由源及流,这项工作是根据大量资料来进行的,利用古代文献资料来追溯成语的源头,利用近现代文献来探索成语的流变。其次是厘清成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变异,慎重处理成语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成语的运用很灵活,本词典根据成语的规范化和运用的灵活性,确定主副条的亲疏关系,删繁就简,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楚。 本词典主要特点如下: ?大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26000余条; ?释义精当准确,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 ?语料翔实,梳理成语的源流演变和历史发展; 例证丰富,体现成语的使用特点和时代气息。
《柯林斯COBUILD高级英语词典(英文原版)》词条释义由完整的句子组成,帮助学习者理解目标词意思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目标词,与目标词一起使用的典型搭配。
本辞典是一部大型成语辞典,由资深辞书编纂和辞书理论研究专家历时十年,精心编纂。 收词宏富而确当。收词量近40000条,总字数450余万字。 收词的原则:力求是成语的不漏,不是成语的一条不收。做到了条目丰富,搜罗广泛,大大超出已出版的其他成语词典。 功用全面,非常实用。除一般成语大辞典所有的注音、释义、出典、例解外,还有 成语结构、辨误、用法、同义、反义等,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以国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成语注音的原则给成语注音,明确提出成语的规范性。 例句新颖,所用例证大都尽力搜寻新的、适合成语释义的、准确的用例。 选择结构比较严谨定型的、意义较为浓缩的成语。此外,根据语言学家、辞书专家的意见,从大量语料中,确定并增收了部分其他成语词典所未列的新成语。
《张鑫友英语工具书系列:英语语法难题探微词典》不是一部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讲解英语语法的书,而是一部采用漫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一个个语法难点进行细致分析、系统归纳和深入浅出论述的语法工具书。它收集并解析了现存的语法书中尚未涉及到的或未作深入阐述的一些语法疑点;对一些尚有争论的语法疑点,也以分析、对比的方法,通过典型的例句作了深入的探讨。书中的例句丰富,言而有证,大多数来自外外语刊物和教科书,一部分来自英美文学作品。出于比较的需要,个别的例句选自有关英美语法著作。
词作为中国韵文的重要形式,一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学生中,对词的爱好超过诗,习作者不乏其人,但词因有严格的格律约束,必须按图索骥,方能合拍。 本辞典收常用词105调,供学词者对照参考。本辞典以常用词调为主,解释部分包括该词调缘起、异称、平仄、四声、用韵、句式及应注意事项等。每调除正格外,按情况适当补充常用格式。本辞典释调基本参照清万树《词律》、清康熙间王奕清等纂《饮定词谱》、清舒梦兰《白香词谱》、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本书另附“常用词调名别名索引”及“例作作者篇名索引”两种,以方便查检。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新1版)(辞海版)》的新一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0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库”中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并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为了节省篇幅,删去了原书中语目的汉语拼音,只给生僻字或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注音;同时删去了原书的部分附录。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辞基本固定,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要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书市上一些成语词典和俗语词典,无一例外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如此,成语和俗语之别还是可以界定的。一般说来,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则不限四字,大多在四字以上,且较松散自由,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基于这种观点,本词典立目时,成语只收四字结构的,俗语只收四字以上的,且取其广义,即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等。所收俗语都是古代经典、宋元话本拟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小说戏剧中有用例的。那些只在口头流传,有很强地域性,又无用例的,一律不收。 本词典收成语3000多条,俗语近5000条,分成230
本书收常用汉字1200多个,介绍其字形、字义的起源和演变。所收汉字按“字形及本义”“字义演释”和“字义发展图示”编写。每个汉字,先列出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代表字形;再分析其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演变,解析字形,指明其本义;再由本义分析其字义的发展演变,义项后均有例证,文言例证后有译文;最后用图表展示字源流变关系。由字形到字义,由本义到引申义,其发展演变过程脉络清楚、逻辑严密。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初版於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历史上部由新式学校所编纂出的语文识字课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商业钜子叶澄衷深感於自己“幼年未曾识字”之苦,於临终前倾钜资在上海虹口创建了澄衷蒙学堂。1900年至1901年,澄衷蒙学堂教员在校长刘树屏的带领下编纂完成了这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全书共四卷八册,收录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全书把汉字按天文、地理、人事、物性、词性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凡名字、动字等非图不能显者,均配以插图。时人评价此书“延聘通儒,精心考订,选字注句斟酌,完善缮楷绘图,皆出名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的出版,对後来的近代教科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新1版)(辞海版)》的新一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0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库”中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并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为了节省篇幅,删去了原书中语目的汉语拼音,只给生僻字或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注音;同时删去了原书的部分附录。
这是一部供广大爱好学习和写作的同志便于查寻古代名言警句的词典,依中国文学史的顺序,从浩瀚的古代文学宝库中爬梳剔抉,筛选名句,选目制卡,分类编排,从写作角度分为写景、记人、抒情、论事、说理5编、36类、157项,下分细目,共搜集名句6050条,然后按词条详注出处,诠释赏析,提示用法。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以道光本《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为底本,参校别本,将全书予以标点,加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重新排印出版,使读者得到一部与现代字典形式相近而又“原汁原味”的《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新潮汕字典》(第2版)是根据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及国家语委2009年发布的《汉字部首》等的规范进行修订的潮汕方言工具书。 《新潮汕字典》共收字13200多个,字头9400多个,繁、异体字3800多个,除普通话读音、普通话的义项、用例、词语等之外,还列有潮州话读音、潮汕方言所独有的意义、词语及潮汕文化现象等,是一本收字丰富、查阅方便、释义科学、举例确当的、极具特色的地方方言(潮汕话)工具书。
本书收词4万5千余条均为四字格成语是目前所见收录成语条目最多的辞书,这本《新编成语大词典》是实用性很强的词典。 收词范围明确,便于选用。 第二 词条的覆盖面广,能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第三 释义简明,不漫谈源流,只明其含义和功用。 第四 注重语言规范的同时,也不漠视成语发展变化的现实。 第五 能提醒读者避免犯读音和释义的错误。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據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是一部以中等文化程度为读者对象的中型语文词典。初版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确定字形、读音、词形等,收单字约13,000个,词目72,000余条,其中新词语、新义项逾2600条。第2版在初版的基础上做了全面修订:增补了600多个字头,七百多组词语辨析和两百多个新词新义项,并配有16页彩色插图。 《思维导图: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是“思维导图系列”中的一本。思维导图借助一些简单的事例,从零开始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很快为你惊人的创造力、你取得的成绩,以及思维导图给你日常生活带来的实际帮助所鼓舞!而且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应运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你生活的得力助手!让每个人接受思维导图是东尼 博赞的一个心愿,于是他动手写了《思维导图》丛书。思维导图神奇般地改善了东尼 博赞的
本词典为汇释汉语隐语行语及禁忌语、口彩语、粗俗语、民间流行习语等的大型民俗语言工具书。所收词目为语词及定型化短语(词组)形式。词条内容为:词目,主要流行时间,地域,行业,简明释义,语源,以及特殊读音或生僻的读音。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第3版)》属于“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本。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第3版)》正文收汉语古今歇后语约8000条(含副条)。主条一般是歇后语的常见语汇形式。运用谐音的歇后语,语目用本字,释文里注出谐音字,引例按原来的写法,不予变动。副条用“也作”表示,基本上按引例时代先后排列在主条下面。副条限于首字相同的,首字不同的一律单独出条。语目一般不注音。语目里有较生僻的字、容易读错的字或有变读情况的字,用汉语拼音注音。语目中有谐音、双关的现象均予说明。解释歇后语的整体意义,一般在揭示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语义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后一部分的本义和别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歇后语有明显褒贬色彩的,予以说明。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以道光本《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为底本,参校别本,将全书予以标点,加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重新排印出版,使读者得到一部与现代字典形式相近而又“原汁原味”的《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辞基本固定,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要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书市上一些成语词典和俗语词典,无一例外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如此,成语和俗语之别还是可以界定的。一般说来,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则不限四字,大多在四字以上,且较松散自由,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基于这种观点,本词典立目时,成语只收四字结构的,俗语只收四字以上的,且取其广义,即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等。所收俗语都是古代经典、宋元话本拟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小说戏剧中有用例的。那些只在口头流传,有很强地域性,又无用例的,一律不收。 本词典收成语3000多条,俗语近5000条,分成230
本书收常用汉字1200多个,介绍其字形、字义的起源和演变。所收汉字按“字形及本义”“字义演释”和“字义发展图示”编写。每个汉字,先列出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代表字形;再分析其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演变,解析字形,指明其本义;再由本义分析其字义的发展演变,义项后均有例证,文言例证后有译文;最后用图表展示字源流变关系。由字形到字义,由本义到引申义,其发展演变过程脉络清楚、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