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特别的绘本。 它展现了一棵树在一年四季里的自然风景。经过刮风、下雨、阳光和大雪,树跟随气候而开花、花落、结果、发芽……时而松鼠跳上它的腰枝,时而小鸟飞上它的枝头,还有热爱自然的孩子将它围绕。 这不仅是一本“看”起来特别的绘本。 它还能自己“立”起来:只需要将嵌在封面和封底的缎带轻松绑上,它就变成一个漂亮的树型装饰品,适合摆放在的卧室。
本书试图建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学体系,是一部儿童教育学专著,亦可用作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儿童教育学教材。作者力图从儿童自身的诸种精神现象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出发来建设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往各种教育学教材和专著虽然也将教育与儿童身心特点相适应作为基本规律,但由于对儿童身心特点的论述不够全面和深入,一般只能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形式(如认识、情感、意志等)的简单描述作为论证根据,而未深入到儿童心理的内容面——儿童精神世界的诸多丰富现象之中,为此教育与儿童特点相适应的论述不免流于浮泛。本书则对儿童的哲学、科学、伦理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在精神世界做了深入阐释,并力图据此探索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当说是对当前教育学(尤其是低龄儿童教育学)的一个贡献。
本书是作者关于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的理论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历史回眸、研究方法与过程、图画故事书走进幼儿的视野、一个幼儿的图画故事书阅读历程、观察与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探究与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情绪情感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等方面的内容。 “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发展研究”是一个涉及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和儿童审美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这样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研究甚为缺乏,即使是在国外,也属于前沿,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在儿童阅读的实践领域,关于学龄儿童语言教育中的阅读和识字问题,许多教师和家长存有诸多困惑,而其这样一个研究既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儿童图画书阅读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也能从某种层面上解决学前儿童阅读中“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因而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日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幼儿园基于对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大背景,探索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为突破口、以绘本教学活动为途径,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从理论上阐述了早期阅读的概念、意义及实施原则;从实践的角度展现了多年来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研究的经验;从教师、家长的视角展现研究过程中教师、家长的思想转变和感悟,图文并茂、实操性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更多幼儿园教师及对幼儿早期阅读感兴趣的广大家长提供借鉴和思考。 。
本书是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在关注单元教学的现实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集。所谓“学科教学逆向设计”,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逆向设计”,进行流程再造,即教师在开始设计单元和单课时学习时,立足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要素,先确立学习目标,再明确学习评价,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本书所收的案例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科学、生命科学、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等各学科,对一线教师具有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该书是一线语文教师徐杰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的成果集锦。从“品鉴 学习”“批判 建设”“反思 优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记录了徐杰老师一些富有成效的课堂实录以及他对其他语文课堂的评点。内容立足一线语文教学实践,扎实丰富,展现了一节节优质的语文课堂,能够帮助广大语文老师深入了解课堂教学规律,打磨出优质的语文课。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学前教育界更加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培养。然而,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是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没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所谓的社会性培养将是空洞的。本书以儿童的情绪能力培养为抓手,探讨如何进行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策略,为一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教育上的参考。本书汇集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十几年的课题研究成果,书中不翔实的实证研究,也有可实际操作经验,从多方位为广大读者解读“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一部与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书目相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全书按照教材的“快乐读书吧”编排顺序,按照不同学段、不同文体设立了12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前面编排了“单元导读”,介绍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每本书阅读指导设计一般包括“教学解读”“阅读目标”“活动安排”“读前:激趣导读活动”“读中:自主阅读推进活动”“读后:分享交流拓展活动”等板块,力图展开每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具体的操作路径与策略,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以启发。为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本书还设计了教学课件,供教学时使用。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全国中小学都在积极进行减负提质的研究。本书中,教师们以单元整合为基本理念,在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及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语文教材,基于内容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构建链条式课程体系,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采用同一主题的大单元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真正地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质。
由徐苗郎编著的《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介绍了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非正式与正式优化组合数学教学模式简介。同时介绍了融入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教学案例。《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与建议、调查结果与分析、改进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调查结果与分析、教育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与问题分析、对幼教改革和发展中的几点建议、幼儿园班级状况考察、幼儿园教育过程与行为、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等。
96岁高龄的贝里医生是世界儿科学和儿童发展领域的专家,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布朗大学儿科学与发展人类学教授,曾担任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他在五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儿童在运动、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上有一个个清晰的脉络,在某一时期,孩子的某项能力会得到飞速发展,而其他能力会停滞甚至退步,在0~3岁期间有13个这样的Touch points(敏感期)。 敏感期仿佛一扇扇窗,可以让父母更好地认识孩子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为背后的巨大动力,正如孩子努力学习走路的背后是强大而正常的神经发育力量一样,两岁左右的孩子大闹脾气的背后则是面对“是与不”时激烈的心理斗争,父母能否接纳并欣赏孩子的这些表现,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幸福。 《儿童敏感期全书(0~3岁)》是儿童敏感期读本,详细解释了不同敏感期的生理、情感和行为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