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英译教程》是系列教材之一。本教程共10章,每章集中讨论一个翻译专题,均由正文、练习、Reference and Further Reading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对译例的分析和比较,以及有关翻译知识、理论和技巧的讨论。练习形式多样,旨在使学生熟悉和巩固该章节所学的重要内容。Reference and Further Reading为有望深造的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和其他自学材料,也可供教师参考。书后附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教程所选译例原文均取自历代流传较广、至今仍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体裁涉及散文、小说、诗歌、戏曲等,还选入了一些传统蒙学精品,所选内容兼具趣味性、教益性和易读性,读者既可学到必要的汉译英知识、理论和技巧,又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第二版)》一书以原典英语学习法为主要内容,阐述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体系,介绍认知科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案和资源。本书既有丰富的案例、具体的方法、细致的程序,又处处渗透哲理分析。
《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是我国部系统地介绍外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专著。该书首先讨论了问卷调查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及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地讨论了问卷的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问卷研究选题、问卷涉及的概念及其操作化、问卷项目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问卷试测和正式实施、问卷评价,以及问卷数据分析等方面。《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适合希望通过问卷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阅读,亦可用作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该项目获得,可为目前颇受关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全面介绍。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共分十八章。章到第八章,涉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方方面面。第九章到第十七章,主要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第十八章为总结。设计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本研究探讨了设计在整个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中位置。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第2版)》为部全面译介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流派代表性论文的译作集,共选择了当代国外前沿、具专业性的八大理论流派(语言学派、阐释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女性主义、后殖民译论、苏东学派),然后在每一个流派里面找出有代表性的学者(共33名)及其代表性论文(总共33篇),把它们翻译成中文,在每一章(即每派)、每一篇论文前都配上一篇简明扼要的导读性文字,同时还配上详尽的参考书目,以帮助对当代国外译学理论流派及其代表性论著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广大攻读翻译专业的硕、博士生,在短时间内即可把握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概貌,从而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第2版)》学术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评介结合,以读者为本,为攻读和研究翻译专业的师生及专家提供了一
西方文论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西方文论不同于我国文论。我国文论强调人的情感和个人经历,关注文采、文体和审美精神,比较容易读懂。西方文论则重理论和理性,不那么重视感悟。因为强调逻辑、推理、阐述、论证以及论证的依据,就比较抽象、晦涩、难懂。不少西方文人写出的诗、散文、戏剧,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可是,一写文论,文章就变得抽象、晦涩,让人莫名其妙。18世纪德国的席勒便是一例。本书让我国读者读懂这难读懂的一版西方文论,全书共收录了30篇文论。 这部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解决想读书却读不到的问题;二是设法让我国读者(主要是懂英语的读者和青年学生)读懂这难读懂的英语版西方论。
为推动语料库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牵头成立了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坛常务理事会,定期组织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坛,并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丛》。 《当代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丛》将坚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推动基于语料库的交叉学科研究,尤其欢迎博士论文、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约稿的原则是:(1)以语料库应用为基础的原创性研究成果,(2)研究内容涉及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人工智能、医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3)用汉语撰写。读者为高校研究生、教师以及对此领域研究感兴趣的职业人士。
《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是我国部系统地介绍外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专著。该书首先讨论了问卷调查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及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地讨论了问卷的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问卷研究选题、问卷涉及的概念及其操作化、问卷项目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问卷试测和正式实施、问卷评价,以及问卷数据分析等方面。《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适合希望通过问卷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阅读,亦可用作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记载了笔者多年来在语料库语言学和报刊英语研究这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心得,介绍了基于新闻英语的最新语料库发展和应用成果,并且凭借已建成的NEC语料库,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语料库、什么是报刊英语语料库、语料库的种类、语料库的数理统计方法、语料库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本书不仅是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报刊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本书,而且可以为建设其他类型的语料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参照。
心理词汇是指词汇知识存储于大脑的心理表征,主要涉及词汇知识的表征结构、词汇的通达和词汇能力的发展模式等内容。二语习得过程中,心理词汇表征对语言习得和语言加工都有重要影响。《二语心理词汇与二语习得研究》以二语心理词汇的特点为出发点,试图探讨二语心理词汇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以求进一步完善二语习得研究。全书阐述了二语心理词汇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一语心理词汇的概念以及心理词汇的基本理论、二语心理词汇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综述,将二语心理词汇表征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和论证分析来探讨二语心理词汇表征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二语心理词汇表征来促进二语习得效果。
《汉译英理论与实践: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加强基础翻译技能的训练;拓宽跨文化交际的翻译视野;注重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重视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本书不的理论深度,而且实用性也很强。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自学,尤其适合那些懂英语,又想学习应用翻译知识和技能并在将来从事应用翻译的读者。作者已在教学中反复使用过书中的大多数内容,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都很不错。
话语研究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正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运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影响力大。施旭著的《什么是话语研究》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学术思潮、创新趋势等,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全书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有助干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相关学生了解话语研究的概貌,并为拓展和深化话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是奈达博士继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之后的又一部论述翻译的经典著作,它旨在帮助译者在进一步领会翻译理论精髓的同时,切实掌握翻译技巧和策略。 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两位作者从《》的不同译本中选取了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这些例证涵盖了翻译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代表性,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作者一方面对翻译进行了详尽的语言学分析,另一方面也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真正理想的翻译甚至是一门艺术。 本书的写作历经四年,几易其稿,凝聚了作者和学会翻译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和心血。全书脉络清晰,语言深入浅出,说服力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翻译学参考资料。
全书分上编、下编和附录三部分。上编汇集了作者30多年来正式发表的大部分重要论文,共有32篇。其中“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和“Pragmatic Transl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等文章,论证作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从亲身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作者颇具匠心的文章,具有实际翻译操作的指导意义。这些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外一些翻译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思维,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下编选入了作者为自己的专著和重要译作写的序言、后记以及作者为学术界同行的专著写的涉及翻译方面的序言,共有11篇。这些文章,既中肯评议了朋友专著的学术价值,也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翻译(思想)观点,具有同样重要的学术意义。附录部分,选入了全国各地学者为郭建中教授的著作写的序言、评论及对他的访谈文章。 作者把翻译纯理论
《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为中山大学王宗炎教授从教六十余年有关语言学、翻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和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精选。《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凝聚了他多年的治学心得,体现了他对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为推动英语教学与科研所做的不懈努力。 本丛书收录了我国知名英语教育家的学术论文,以填补两方面的空白,1.以英语教育名家为主线的自选集,2.以英语教育为主题的系列丛书。本丛书读者对象为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研究生、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等,可作为其从事科研、撰写论文的参考文献。入选文章多散见于外学术期刊,且时间跨度很大,读者不易寻得。自选集展示了作者在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脉络,汇集成丛书,是我国英语教育史上不可多得的资料。
本书是2006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汇编了研讨会上宣读的部分重要论文,并精选了近年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部分论文,共32篇,围绕四个专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 全书的四个专题为: 英语写作的理论视角; 英语写作的实证视角; 英语写作的教学视角; 英语写作论坛。
《第二语言加工及R语言应用/中青年学者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前沿研究丛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介绍R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使用R进行统计建模的过程。而下篇将以语言研究数据,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加工这一主题下,展示R语言的具体应用,将重点介绍我们前期所开展的第二语言加工的多个实验以及使用R进行数据分析的详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