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是《和秋叶一起学PPT》的第5版,在综合前4版的优点,充分听取读者对前4版图书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本次改版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本书共7章:第1章主要针对用户制作PPT时所需要的各类素材应该到哪里去搜索和下载提供了必要的指引;第2章对完成一整套PPT制作需要重点掌握的主题颜色和主题字体、母版与版式等功能进行了阐述;第3章则详细介绍了在PPT中调用Word、Excel文档的内容,以及插入视频、音频等其他类型素材的方法;第4章主要介绍了排版必须掌握的工具及高效操作技巧;第5章全面介绍了文字、线条、形状、表格、图片的常见美化方法及动画设置的基础知识;第6章为读者解答了外出演讲、分享PPT时的常见问题;第7章为读者推荐了包括iSlide插件、OK插件、口袋动画(PA)插件在内的多款主流插件,并对它们的部分特色功能做了简要介绍。本书
本书是测试驱动开发领域的开山之作,由软件工程领域泰斗、极限编程之父KentBeck撰写,荣获4界Jolt大奖,10余年畅销不衰,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不仅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测试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详尽地阐述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本书共32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17章)从简单问题入手,介绍了TDD的概念、优势与设计方法,再逐步深入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在编写程序代码前编写自动化测试,如何先塑造一个设计再通过重构逐渐添加设计上的构思,如何为更复杂的逻辑创建测试等。第二部分(8~24章)讲解用xUnit创建测试的实例,介绍如何利用xUnit框架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便于高效地进行测试。第三部分(第25~32章)介绍TDD的设计模式,包括部分经典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与TDD相结合,还介绍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是测试驱动开发领域的开山之作,由软件工程领域泰斗、极限编程之父KentBeck撰写,荣获4界Jolt大奖,10余年畅销不衰,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不仅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测试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详尽地阐述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本书共32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17章)从简单问题入手,介绍了TDD的概念、优势与设计方法,再逐步深入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在编写程序代码前编写自动化测试,如何先塑造一个设计再通过重构逐渐添加设计上的构思,如何为更复杂的逻辑创建测试等。第二部分(8~24章)讲解用xUnit创建测试的实例,介绍如何利用xUnit框架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便于高效地进行测试。第三部分(第25~32章)介绍TDD的设计模式,包括部分经典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与TDD相结合,还介绍了重构的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作为学习LabVIEW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的入门级教材,本书从LabVIEWforARM嵌入式软件架构入手,在分析STM32芯片内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使用LabVIEW对其进行编程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同时,本书还配套了40个实验例程和经典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图形化ARM嵌入式系统开发。通过基本原理、实验例程、案例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读者完成由STM32初学者过渡到ARM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的转变。
作为学习LabVIEW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的入门级教材,本书从LabVIEWforARM嵌入式软件架构入手,在分析STM32芯片内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使用LabVIEW对其进行编程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同时,本书还配套了40个实验例程和经典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图形化ARM嵌入式系统开发。通过基本原理、实验例程、案例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读者完成由STM32初学者过渡到ARM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的转变。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全面升级版,作者对自己亲自在PC上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Hello China”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进,书中详细地叙述自己动手写嵌入式操作系统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如加载和初始化、Shell、线程的实现、内存管理机制、互斥和同步机制及中断和定时机制的实现,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管理框架和应用编程接口等。 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本书所讲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Hello China”更是作者亲自实践的成果,因此本书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对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大中院校的学生学习和理解操作系统及计算机原理也会有许多启发,对于系统软件爱好者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它会使您得到一个完整而细致的实践过程。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全面升级版,作者对自己亲自在PC上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Hello China”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进,书中详细地叙述自己动手写嵌入式操作系统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如加载和初始化、Shell、线程的实现、内存管理机制、互斥和同步机制及中断和定时机制的实现,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管理框架和应用编程接口等。 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本书所讲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Hello China”更是作者亲自实践的成果,因此本书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对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大中院校的学生学习和理解操作系统及计算机原理也会有许多启发,对于系统软件爱好者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它会使您得到一个完整而细致的实践过程。
本书以电子科技大学自主设计的开源操作系统aCoral在ARM9 Mini2440嵌入式平台上的设计过程为思路,逐步介绍aCoral的实现,再延伸到它对多核嵌入式处理器的支持,在此过程中,介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其他相关技术和理论,比如:实时调度机制与策略、多核计算等,让学生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此外,全书综合应用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汇编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概论、ARM处理器及其应用等课程的知识点,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读者融汇贯通上述课程的相关知识。本书中的相关代码请读者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后下载使用。
作为学习LabVIEW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的入门级教材,本书从LabVIEWforARM嵌入式软件架构入手,在分析STM32芯片内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使用LabVIEW对其进行编程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同时,本书还配套了40个实验例程和经典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图形化ARM嵌入式系统开发。通过基本原理、实验例程、案例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读者完成由STM32初学者过渡到ARM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的转变。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雷达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并有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贯穿于全书,同时各章分别还有一些小型实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雷达基础导论、雷达检测、雷达波形、雷达模糊函数、脉冲压缩、面杂波与体杂波、动目标显示和杂波抑制、相控阵、目标跟踪、电子对抗、雷达截面积、高分辨率战术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等。所有MATLAB代码和函数均可从网站获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也可作为在雷达系统领域工作的雷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陆川编著的《IBM Informix11.x系统管理与开发指南》主要协助你提升 Informix产品的使用技能,协助你成功地管理Informix数据库服务器,基于Informix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同时,也有一些章节是介绍如何进行应用开发的,如存储过程、触发器、分片的介绍等。在读过《IBM Informix11.x系统管理与开发指南》之后,你将学会如何配置和初始化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和测试客户端的连接、配置和管理内存和磁盘空间、规划和实施系统的维护任务、针对交易系统和分析系统对数据库做不同的配置、开发和部署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
本书结合微系统(MEMS)技术的基础理论、典型器件和发展趋势,介绍微系统的力学、电学和物理学基本理论,针对典型器件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以及多个前沿应用领域,力争成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MEMS领域的教材和实用参考书。主要内容包括: 微系统基本理论、制造技术、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RF MEMS、光学MEMS、BioMEMS,以及微流体和芯片实验室。本书强调设计与制造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在基础理论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深入介绍多种典型和量产MEMS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方法,以及重点和前沿应用研究领域的发展。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电子、微电子、微机电系统、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嵌入式可配置实时操作系统eCos是一种完全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适合于深度嵌入式应用。本书全面介绍eCos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描述eCos开发环境的建立及其配置方法,从各个层次对eCos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开发基于eCos的嵌入式应用。 本书带包含了版本的eCos2.0源代码、联机说明、开发工具源代码以及应用程序eCos嵌入式Web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内容
本书借助OpenEuler操作系统,全面的向读者介绍如何使用OpenEuler操作系统,内容涵盖Linux管理员的基础操作管理,涉及Linux shell的基础命令使用、OpenEuler下的用户与组的管理及权限管理,涉及OpenEuler环境下的磁盘、文件系统、LVM、RAID组的管理及使用,涉及进程管理和软件安装等基础内容。 本书借助OpenEuler操作系统,向读者介绍了常用的Linux网络服务管理内容。涵盖OpenEuler下的服务管理、网络管理、SSH服务管理、FTP服务管理、Samba/NFS服务管理,ISCSI服务管理、GlusterFS文件系统管理、Apache/Nginx服务管理以及OpenEuler环境下的日志内容管理等。 本书借助OpenEuler操作系统,阐述了在OpenEuler环境下的系统安全等问题,通过对iptables、firewalld防火墙的管理与设置,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处理。通过selinux对系统内资源使用进行安全管理。 本书定位于Linux操作系统爱好者参考用书,以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