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技术深度揭秘》第二版是在版的基础之上增加和充实了服务器磁盘阵列(RAID)的恢复技术,新增了大量实战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并精选书中的部分案例由作者制作成视频教学资料(DVD光盘)随书附赠。本书从逻辑类恢复和物理类恢复两个层面全面讲解当前最实用的数据恢复技术。在逻辑类数据恢复方面,内容包括MBR磁盘分区、动态磁盘分区、GPT磁盘分区、Solaris分区、APM分区、BSD分区的恢复技术;Windows平台的FAT32、FAT16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ExFAT文件系统的恢复技术;UNIX平台的UFS1、UFS2文件系统恢复技术;Apple平台的HFS 文件系统恢复技术;Linux平台的EXT3、EXT4文件系统恢复技术;还包括Windows、UNIX、Apple、Linux平台的RAID-0、RAID-1、RAID -1E、RAID-5、RAID-5EE、RAID-6、HP双循环等磁盘阵列恢复技术。在物理类数据恢复方面,内容包括各大品牌硬盘出现电路故障、磁
postgresql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 数据库内核分析》从postgresql数据库的源代码入手,深入分析了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底层实现细节,揭示了数据库运行的基本原理。《PostgreSQL 数据库内核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postgre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存储管理、索引机制、查询编译、查询执行、并发控制机制以及安全等。每个主题都引用了大量的数据结构、图表等进行说明,使读者对实现过程和机理一目了然。 《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分析》适合从事数据库领域相关研究的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阅读,有助于读者进行数据库的高级开发、基于postgresql定制满足需求的数据库系统,或者在数据库内核中实现并验证数据库新技术。
postgresql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 数据库内核分析》从postgresql数据库的源代码入手,深入分析了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底层实现细节,揭示了数据库运行的基本原理。《PostgreSQL 数据库内核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postgre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存储管理、索引机制、查询编译、查询执行、并发控制机制以及安全等。每个主题都引用了大量的数据结构、图表等进行说明,使读者对实现过程和机理一目了然。 《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分析》适合从事数据库领域相关研究的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阅读,有助于读者进行数据库的高级开发、基于postgresql定制满足需求的数据库系统,或者在数据库内核中实现并验证数据库新技术。
《数据库原理与Web应用》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以数据库的设计与编程为重点,以引进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为特色。 《数据库原理与Web应用》内容新颖、系统全面:突出重点、注重总结;概念清晰、分析深入;例题丰富、实用性强。 《数据库原理与Web应用》从数据库系统基础、关系代数、规范化理论、SQLServer2008安全管理、SQLServer2008数据库创建和备份、数据库的恢复与传输、SQLServer2008T-SQL数据查询、SQL应用、Web编程基础、JSP技术方面结合了实际数据库开发需要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完成编写。 《数据库原理与Web应用》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从事数据库开发和应用的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DB2设计、管理与性能优化艺术》内容严谨精细、生动活泼,从内容来看,共分为部分,共11章。部分包括章和第2章,提出了两种性能优化方法学,包括理想化的自上而下方法学和救急专用的自下而上方法学,随后通过一个真实的实战案例,阐述了如何灵活运用方法学。第二部分是设计部分,包括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分别谈到了物理设计、基础逻辑设计和逻辑设计,这是设计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系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性能优化部分,包括第6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讲述了如何对DB2进行性能监控,如何调整参数和优化维护工具,如何调整锁和日志来优化高并发系统,如何来优化最耗资源的SQL语句。第四部分是有关设计与优化内容,包括0章和1章,讲述了如何设计和优化大容量数据仓库,讲述了如何设计和优化DB2 pureScale集群。
改变命运的不只是努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决策。过去的决策决定了现状,正在做的决策注定将影响未来。如何汲取前人的预测和决策智慧?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本书围绕上述问题,介绍决策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决策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中的决策智慧,阐述现代决策理论与基本过程、如何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探索大数据时代的预测与决策。本书不是“决策操作手册”,而尝试为各类组织机构的管理者、涉及数据技术的科技工作者和具有传统文化基础的普通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
本书分为六部分,共16章。部分(~4章)讨论对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意义重大的一组术语,涉及数据的扩展定义、符号性功能、与数据和数据管理相关的角色、与数据管理相关的概念以及数据质量维度的概念。第二部分(第5章和第6章)描述创建DQAF的原因,概括框架的假设、定义和管理思路,并给出48种测量类型的简短描述。第三部分(第7~9章)阐释数据评估方案,涉及数据评估的目标与输入、如何剖析数据、测量与数据质量改进项目的关系以及将持续测量用于维持数据质量的一般原则。第四部分(0章和1章)展示DQAF类别如何用于编制数据质量的需求,以便指定数据质量的联机测量、控制和定期测量。第五部分(2章和3章)讨论定义数据质量战略的环境和方法,涉及数据质量战略的概念与总体策略,还讨论建立组织的数据质量战略的12个指令。第六部分(4~16章)
本书在系统地介绍各种类型RAI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RAID数据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市场上主流的Windows、Linux、UNIX和Apple等多种文件系统,提供了大量RAID数据恢复的实际案例供读者学习。采用自然形象的方式描述RAID系统的抽象概念;同一个恢复案例,注重对不同的恢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书概念清楚,逻辑性强,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本书适合数据恢复、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对RAID数据恢复技术感兴趣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或参考书。
本书在系统地介绍各种类型RAI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RAID数据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市场上主流的Windows、Linux、UNIX和Apple等多种文件系统,提供了大量RAID数据恢复的实际案例供读者学习。采用自然形象的方式描述RAID系统的抽象概念;同一个恢复案例,注重对不同的恢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书概念清楚,逻辑性强,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本书适合数据恢复、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对RAID数据恢复技术感兴趣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