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构成》一书中,作者Don Hanlon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令人兴奋的理解建筑构成的原始途径,这避免了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两难抉择。本书通过探讨建筑组织方式中隐含的样式,使读者能够将建筑理论与设计过程结合起来,并且将在设计工作室中做出的设计与建筑师如何思考关于建筑的构成联系起来,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通过丰富的图形以吸引“视觉控”的学习者,《建筑构成》揭示了全世界以及从古到今的建筑形式的结构,以此来启发建筑师在现实世界的设计中转变抽象的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结构与识图(第3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在2009年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依据2010年和2011年新颁布的结构设计规范和平法制图规则编写。本书知识涵盖面宽,浅显易学,内容实用,符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结构抗震和钢结构五部分。内容有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多层及高层结构、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砌体结构构件及混合结构房屋、地基土基本知识与建筑基础、建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钢结构、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二级建造师、施工员等岗位培训参考教材。
本书在介绍建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规范阐述了结构抗风计算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风对结构的作用机理及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设计要求、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基本概念、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几种典型风效应计算方法、结构风振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结构风振控制的计算机模拟。本书基础内容与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一致,同时又力求反映近年来结构抗风方面的成果。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和大学教师参考,也可供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及风工程和地震工程的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
全书共分为7章。章介绍了常用的ANSYS、MSTCAD、AutoCAD等软件的基本知识。第2~7章分别介绍了六个已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的具体网架与网壳结构设计的实例,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详细给出了各个设计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结构选型分析、结构模型建立、施加荷载、工况组合、静力分析、抗震分析、稳定性分析、节点设计、出图、绘图等详细而完整的过程,每个步骤都给出了操作过程中的界面。本书适合工程设计人员使用,还可供即将毕业到工作岗位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随着轻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压型钢板墙面屋面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本手册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轻钢结构的设计、墙面、门窗、屋面、天窗的保温与非保温的做法,压型钢板的板基、色彩、防腐做法,压型板的檩条选型,钢屋面的通风排水做法。乐嘉龙、李勇主编的《轻钢结构墙面屋面设计手册》以图为主,浅显易读,图文并茂,涵盖面广。《轻钢结构墙面屋面设计手册》可供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使用,可供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适合于房地产开发人员应用。
本图集是根据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并结合加固技术编写而成的。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楼板加固、梁加固、柱加固、剪力墙加固、阳台加固、地基基础加固和裂缝加固等,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