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将抗压强度在150MPa以上、使用寿命超200年的一类新型混凝土称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梁是一种新的桥梁结构,由钢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薄桥面板组合而成,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开裂风险低、超长耐久等突出优势,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结构时,既解决了传统钢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易疲劳开裂及铺装层常破损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自重大、负弯矩区易开裂的弱点,应用前景广阔。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研究团队5年来在此领域所做的原创性成果以及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本书可供桥梁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桥梁工程科研、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针对建筑师对建筑结构知识的需求编写,着重阐述了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几种常用的结构体系以及简化的结构估算方法。本书共分8章,前7章为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建筑物结构问题的总概念;结构设计中的总体问题;结构的基本水平分体系和基本竖向分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砌体结构构件的设计估算;钢结构概述;结构设计估算实例。第8章为建筑结构方面的扩展知识,包括拱、悬索、壳体、折板、高层建筑在内的各种结构体系。 本书在设计思想上强调建筑师要懂得结构,做到建筑与结构的结合;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深入浅出,通过联想对比做到温故知新,是对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本书是大专院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也可供建筑、结构设
《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结构风振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结构风振控制的概念与原理、风荷载特性与脉动风荷载的数值模拟、风振控制装置的类型与性能、结构风振控制分析方法、阻尼器对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TMD对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TLD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结构风振控制实例、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等。 《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方法与应用》可供土木工程、结构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广大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
《多层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房屋体系》是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体系房屋结构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著作。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体系房屋符合国家提出的建筑工业化要求,工程应用逐年增多,其抗震抗风机理是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多层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房屋体系》从结构分散承载、具有明显空间整体性及多杆件特点出发,在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不再实用的前提下,系统开展基于多层房屋结构的部件及结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及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等研究,包括层间构造加强方法、组合墙体-楼板连接抗震、含有楼层连接处的双层组合墙体抗剪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解析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传力机理,提出抗震设防对策,并阐释了风致响应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手册是根据我国颁布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 50009—2001)等新规范的要求和规定,结合设计通用符号及名词述语,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编制而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板、梁、柱、楼梯、阳台、雨篷、牛腿、档土墙、建筑抗震、预埋件和吊环等的计算图及计算表。
《钢筋混凝土结构》系统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受力(包括弯、剪、扭、压、拉等)性能、计算方法厦配筋构造;变形厦裂缝宽度的验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厦构件计算。全书共分十章,书中有较多的典型实例,每章末均有复习思考题、代表性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02)等有关设计规范编写。 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要求能够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在理论指导下运用有关设计规范正确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混凝土结构,课程前半部分的,是该课程后半部分《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先修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粘结与锚固,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试验及基本要求。
国振喜主编的《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2版新规范)》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2010)及有关相应实施的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与多方著述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规定与结构分析;材料标准与相关规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受扭曲构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受冲切、局部受压及疲劳承载力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柱牛腿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计算与实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等共12章。《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2版新规范)》具
本手册是根据我国颁布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 50009—2001)等新规范的要求和规定,结合设计通用符号及名词述语,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编制而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板、梁、柱、楼梯、阳台、雨篷、牛腿、档土墙、建筑抗震、预埋件和吊环等的计算图及计算表。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是一本专供土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应用的工具手册。内容不但包括建筑结构的梁、板、桁架、拱、刚架、排架等基本静力计算方法,也涉及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如井式梁、螺旋楼梯、悬挑式楼梯、地下室侧墙板、网架、薄壁杆件扭转计算,以及针对钢结构的梁、柱、板件的稳定计算。手册中除列有截面特性、梁变位计算的基本资料外,一般以列出各种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为主,并简明地介绍其计算方法和应用例题。对于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则着重介绍它的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演算。为读者采用手算和计算机计算的方便,手册分别将常用数学公式,矩阵位移方程的基本内容、方程的求解和一些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考虑剪切变形杆件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等在附录中列出。本手册包括了结构静力学中的基本内容,可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阐述了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以及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内容包括非线性分析基础、混凝土强度准则、材料本构模型、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混凝土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塑性极限分析等。 本书对混凝土强度准则和本构关系有较详细的论述,力图使读者掌握这两个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较全面地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有利于读者掌握其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较多实例分析予以阐述,有利于读者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分析方法。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及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及设计人员参考。
《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系统阐述了赫尔佐格先生的建筑理念、同时详细的展示了他本人已建成的建筑设计方案以及他的建筑体系和结构研究、在大学的研究与开发。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作者起先把唐诗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读,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对唐诗进行知识性解读;每篇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作诗缘起及影响等角度,对诗人进行中肯而不失趣味的介绍,很终撩起时代的面纱,让诗人从悠远的作品中走出来,走进我们的生活。《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内容契合现代人的心理。忙忙碌碌中或许容不下你往常零乱却真实的思绪;奔波的身影也不曾为你的低眉颔首驻足问询,甚至连你自己都遗忘了情感的私人场域。相隔千年的宋朝与今朝,有一样的繁荣,亦有同样被疏忽的落寞。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制品生产及应用》一书从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与技术、制品性能、居住建筑节能与热工设计、砌块填充墙、砌块承重多层房屋设计、配筋屋(楼)面板材、配筋墙板、制品的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性能及其应用技术,让人们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书根据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汇集了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各种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与常用数学等供计算时查用;并且采用矩阵位移法计算结构的方法,使计算过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供应用计算机计算时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及力学特性,单跨梁与水平曲梁的计算,连续梁计算,板的计算,桁架的计算,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井字梁计算,拱的计算,排架计算,刚架计算,结构实用计算法,结构静力计算常用数学等。 本书强调应用,有大量的实用计算例题,便于读者从中掌握计算方法,内容丰富、实用,应用方便。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及科学研究人员使用与参考。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是一本理论、应用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第二部为通用结构分析软件SAP 2000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结构抗震计算,它包括反应谱和时程分析;第四部分为基础隔震计算。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全书共分为18章,1~7章阐述动力学基础,它包括单、多、无限自由度体系的振动;8~9章为动力分析的数值方法及模型的建立;10~16章为抗震计算及计算机程序的实践;17章为基础隔震计算;18章为频域分析。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结构动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部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机械工程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构造计算,构件的连接计算,轴心受力构件计算,受弯构件计算,拉弯、压弯构件计算,钢结构的疲劳计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轻型钢结构设计计算以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计算。本书从构件的设计与计算要点人手,内容丰富,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供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构造计算,构件的连接计算,轴心受力构件计算,受弯构件计算,拉弯、压弯构件计算,钢结构的疲劳计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轻型钢结构设计计算以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计算。本书从构件的设计与计算要点人手,内容丰富,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供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根据作者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成果,并参阅外文献写成,试图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及其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一个全面阐述。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本概念、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概况、材料耐久性损伤机理、在役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等。 本书可供从事土建专业科研、设计和施工的科技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土建专业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非线性建筑设计”课程从2004年创立起10年间的50个学生作品,展现了对数字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历程,每个作品包含数字设计的技术路线、算法研究、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本书的序言“探索数字新建筑”阐述了“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现象因素的设计生成”、“物质实验的数字图解”、“数字建筑教育的立足点”等概念及观点。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作者起先把唐诗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读,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对唐诗进行知识性解读;每篇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作诗缘起及影响等角度,对诗人进行中肯而不失趣味的介绍,很终撩起时代的面纱,让诗人从悠远的作品中走出来,走进我们的生活。《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内容契合现代人的心理。忙忙碌碌中或许容不下你往常零乱却真实的思绪;奔波的身影也不曾为你的低眉颔首驻足问询,甚至连你自己都遗忘了情感的私人场域。相隔千年的宋朝与今朝,有一样的繁荣,亦有同样被疏忽的落寞。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共有九章和四个附录,内容包括大气边界层的风,结构上平均风和脉动风的基本概念,结构平均风荷载、风振动力荷载的计算原理和实用计算方法,《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还结合我国规范介绍和探讨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大型悬挑屋盖上的风荷载和计算风工程是当前结构风工程中的两个热点。附录中列出的版的加拿大、日本和美国规范或建议的条文规定及注释,亦很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力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设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