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和城市规划两个学科的结合点进行综合性研究,借鉴国际、有关城市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在城市产业和整体规划方面的实际案例,形成城市大规划的分析框架。《大规划:城市与产业》适用于从事城市和产业规划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发展的公众阅读。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轨,现实中的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学科范畴不但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更为艰巨的挑战,也大大地了城市规划的传统内涵,产生一种拓展与延伸的可能性。 本书的撰写正是基于这么一种“以社会学来审视城市,以城市规划来延伸社会学”的跨越式的初衷和愿景,以当前城市空间产生的主要技术手段——城市规划为依托,分别从社会学视角、社会学基础、社会学要素、社会学过程、社会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较系统地阐释了城市规划工作展开的切入角度、理论基础、实施对象、组织过程、技术手段等内容,旨在实现“社会”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联结,使主要的社会学议题能够在城市规划的过程、方法和语境中被理解、思考和干预。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教材,亦可供城市规划的研究、编制和管理人员阅读,以及地理学科
《城中村的改造》在总结外相关理论、分析各主要城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形成机制,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前提是土地改制,并提出了城中村土地和房屋改制的具体政策构架;阐述并运用土地资产经营理论,得出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自下而上”以村为主体实施城中村改造的思路,并对广州市一个城中村的改造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充分运用现代地籍技术和方法,对广州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采集、整理和分析。 《城中村的改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关注和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城中村的村民和村干部具有的指导意义,对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也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人手,以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探讨了城市道路与交通的规划、设计、运用一体化的思想与方法。内容涉及城市交通规划的思想与方法、城市交通调查、城市道路的功能分析、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的实用方法、干线与地区交通规划的方法、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运用的方法、公交设施规划设计、各种道路交通关联设施设计与运用、道路交通环境与道路景观,最后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展望。 本书可以作为道路交通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读物,同时也可作为有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创意城市:文化创造世界》作为一种极具集聚效应同时又有发散效应的人类生存空间,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者诸多内在矛盾:作为产业、人口、资源集聚之所,城市,特别是今天的大城市,无疑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载体,对推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各种功能的集聚.又使城市承受着过多的压力:人口过度膨胀,环境污染加剧,公共设施紧张,就业困难增大……种种负面因素的出现,使得城市以及城市化饱受诟病。作为工业化、现代化乃至晚近的全球化的重要表征,城市显然指向先进的文明及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然而,在此进程中,城市日益表现为经济功能的专注性、城市规划的功利性以及文化形态的单一性。那么,城市是否真的是先进、文明的,显然又是聚讼纷纭的。
《镇长》从地理、边界、居住者、集市、信仰、秩序、镇长等板块,来展现蓝城小镇的发展历程和小镇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蓝城集团深度自我剖析和反思作品。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就地城镇化,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本书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员岗位培训的要求编写,详细阐述了公路工程施工员的工作职责要求及专业技术知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概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公路交通设施工程、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等。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结构体例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员岗位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
《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案例”系列丛书》聚焦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与创新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中小城市特有的城市特点,对中小城市的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机遇,分别给予深度剖析和路径建议。书中不仅分析了中小城市所面临的产业困境与产业机遇,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由于中小城市自身规模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案例”系列丛书》涵盖了中小城市“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机遇”“产业启动初始动力”三方面内容,对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借鉴意义。
从经济学和城市规划两个学科的结合点进行综合性研究,借鉴国际、有关城市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在城市产业和整体规划方面的实际案例,形成城市大规划的分析框架。《大规划:城市与产业》适用于从事城市和产业规划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发展的公众阅读。
在《纸建筑——建筑师能为社会做什么?》一书中,建筑师坂茂详细剖析他20余年来用纸作为建筑材料的历程和心得。 讲述自己的建筑理念,用纸作为建筑材料的经典案例,以及自己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坂茂博士通过他高超的建筑技艺为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无家可归者和丧失财产者提供了志愿服务,他特别强调对尖端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有充分的好奇心和执着,创新永无止境。坂茂的纸管屋设计履行了一个建筑师平凡的义务,却为灾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他不仅为我们呈现了探索材料可能性、在灾后建设中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也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向人们说明:建筑师可以做到的,远远比一张图纸的完成、一座建筑的完工更多、更有意义。
本书从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人手,以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探讨了城市道路与交通的规划、设计、运用一体化的思想与方法。内容涉及城市交通规划的思想与方法、城市交通调查、城市道路的功能分析、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的实用方法、干线与地区交通规划的方法、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运用的方法、公交设施规划设计、各种道路交通关联设施设计与运用、道路交通环境与道路景观,最后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展望。 本书可以作为道路交通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读物,同时也可作为有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经典语句…………Ⅰ 序言…………Ⅸ 译者序…………XIII 引言 I1.自给自足…………003 I2.城市…………009 I3.网络…………019 自给自足的城市 1.住宅(1~10)…………043 2.楼宇(100)…………065 3.城市街区(1 000)…………087 4.社区(10 000~100 000)…………109 5.公共空间…………127 6.城市(1 000 000)…………151 7. 大都会(10 000 000)…………179 结语 从大城市到超级栖息地…………203 致谢…………209 参考文献…………211 后记 新常态下反观城市发展…………219
《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案例”系列丛书》聚焦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与创新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中小城市特有的城市特点,对中小城市的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机遇,分别给予深度剖析和路径建议。书中不仅分析了中小城市所面临的产业困境与产业机遇,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由于中小城市自身规模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案例”系列丛书》涵盖了中小城市“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机遇”“产业启动初始动力”三方面内容,对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借鉴意义。
《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是世界银行于2012年底出版的本有关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方面的出版物,是该领域的指南性书籍。《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包括认识洪水灾害、理解洪水影响、洪水风险综合管理中的工程措施、洪水风险综合管理中的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管理方案评估、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的实施以及倡导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等7章,全面介绍了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所涉及的策略、技术、管理、评估、融资与具体实施。我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兴建、改建速度不断加快,书中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供我国相关决策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和工程实践人员借鉴。
《城中村的改造》在总结外相关理论、分析各主要城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形成机制,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前提是土地改制,并提出了城中村土地和房屋改制的具体政策构架;阐述并运用土地资产经营理论,得出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自下而上”以村为主体实施城中村改造的思路,并对广州市一个城中村的改造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充分运用现代地籍技术和方法,对广州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采集、整理和分析。 《城中村的改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关注和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城中村的村民和村干部具有的指导意义,对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也具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