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风平编著的《中外园林史(高等院校园林专业 系列教材)》按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和中国园林分 章论述,主要介绍了他们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园 林类型、代表性园林以及风格特点。中国园林体系是 本书的重点。 《中外园林史(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可 作为高等院校园林、建筑、旅游、园艺等专业教材, 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科技工作者参考借鉴 。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
《论园》是 的建筑大师、中国园林研究的开创者童寯先生多篇园林文章的合集。他以精到和洗练的笔法,对中国园林和世界园林的历史、特色和区别,以及中国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影晌,加以详尽的论述。这13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是基于世界文化视角对于中国园林的审视,除 篇《中国园林——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主》的主要意图是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园林之外,《〈中国园林设计〉前言》、《中国园林对东西方的影响》则是从中外对比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中国园林的特殊性。而《造园史纲》则可看作是一部极简园林史,为中国园林研究提供了一种世界园林及造园历史的基底。另一类则是以《江南园林》《石与叠山》《苏州园林》《亭》等专题文章为代表,着重探讨江南造园中的技术问题。童寯先生对于江南园林的研究进入到江南园林的深刻内涵
大凡讲到意大利设计,人们脸上都会流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来。如果看到巴托里设计公司(Bartoli Desing)的作品.那微笑就会更加灿烂了。我在学院开的一门课是”娱乐设计概论”。课堂上有学生问道:“日本动漫画和美国动漫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的区别可能在于美国的动漫画是大军团,大公司合作的结果,目标是利润巨大的市场:而日本的动漫画是很个人化的创作。因此更加具有创作上的个人色彩,更加具有强烈的个体风格,也更加具有市场的弹性。”我说。我想这一说法。也可以应用在美
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 景观设计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马克辛、卞宏旭编著的《景观设计》一书中加入了一些可供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人员,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学习参考的案例,亦可作为正在兴起的景观规划设计类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的教材和相关专业师生阅读的书目。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中的一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我国启动建设的第五个国家文化公园。本书作者李后强博士生长于长江流域,为自己是“长江人”而自豪,著有《长江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战略前期参与者和推动者。全书共约100篇小文,每篇千字左右,随文配图,轻松易读;以设问为题,按照内容属性分类,便于读者查阅;所提问题均为读者关切的内容,同时观照了近期新的研究动向与公园的阶段性建设成果,例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几个国家文化公园之间有怎样的‘个性’差异?”“我们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什么关系?”“长江两岸的古都有哪些?专享的跨江古都是哪座城市?”“长江流域为什么要实行‘十年禁渔’?”“川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历
观赏树木泛指在木本植物中树形、枝干、叶片优雅美观,而以观叶、观姿为主,包括针叶树类、阔叶树类、竹类等,其中有灌木类及乔木类,有常绿性、落叶性或半落叶性。观赏树木为景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木,用途广泛,灌木类可修剪整形,可作绿篱、盆栽或庭园、道路美化,乔木类可作庭院绿荫树、行道树,甚至具有海岸防风定沙、山坡地水土保持功能。在栽培管理方面,喜好高温者(生长适温为20-30摄氏度之间),华南地区平地均适合栽植;喜好温暖或冷凉低温者(生长适温约10-25摄氏度),华南地区较适合在中、高海拔冷凉山区栽培。本书共收集了近185种观赏树木,包括国内原生植物及外来引进植物,并有新近引入的近期新品种。
本教材为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 园林设计初步 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 编号为GXGZJG2015A036)成果教材。本书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进入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平台,学习者 在项目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由园林景观认知、园林景观 设计表现技法训练、园林景观设计形式构成训练、园林景观快题设计4个项目组成。教材图文并茂,融 教、 学、做 为一体,具科学性、先进性、专业性、实用性、易学性等特点,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 的形成与提高
凡植物的叶形、叶色美丽而具有观赏价值者,我们统称为观叶植物。观叶植物一样能开花,但通常观叶价值胜于观花价值。观叶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均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如粗肋草类、黛粉叶类、蔓绿绒类、黄金葛类、合果芋类等。木本植物大多数属灌木或灌木状、小乔木状植物,如金叶木、彩叶木、龙舌兰类、朱蕉类、竹蕉类、福禄桐类、鹅掌藤类、冬青卫矛等;少数是乔木类,如菜豆树、马拉巴栗等,原为户外栽培的庭园树,由于幼株叶姿美观,盆栽以观叶为主,因此也收列为观叶植物。本书详尽介绍337种常见观叶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生长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木本花卉泛指在木本植物中,开花或果实美丽,以观花、观果为主的木本植物, 其中包括灌木类、乔木类,有常绿性或落叶性两种。 灌木通常指低矮的树木,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处分枝成多个枝干,树冠不定型, 近似丛生,如小虾花、夹竹桃、杜鹃花、雪茄花、木槿、朱槿类植物等。乔木通常指主干单一明显的树木,主干生长离地至高处(约胸际)开始分枝,而树冠具有一定的形态,如缅栀(鸡蛋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美人树、木棉、凤凰木、大花紫薇、玉兰花等。 木本花卉在景观用途上极为广泛,灌木花卉类可作庭园或道路美化、绿篱、花坛布置或盆栽;乔木花卉类可作庭园绿荫树、行道树。花开时节,繁花满树,姹紫嫣红, 美不胜收,为重要的造园景观树木。 本书详尽介绍282种常见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
在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中,根茎特别肥大,成块状或球状,可储存养分供发芽开花者称为“球根花卉”。依肥大的形态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鳞茎(如百合、朱顶红、水仙、火球花)、球茎(如唐菖蒲、番红花、大花小苍兰)、块茎(如大岩桐、彩叶芋、长筒花)、块根(如大丽花、嘉兰)、根茎(如美人蕉、红姜花)等。凡植物的茎、叶肥厚多汁而耐干燥者称“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原产地,大多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株体的叶片逐渐退化或呈肥厚多水状态,因此极耐干燥,在栽培时必须保持干旱状态,不宜经常浇水。本书详尽介绍390种常见球根花卉和多肉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生长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木本花卉泛指在木本植物中,开花或果实美丽,以观花、观果为主的木本植物, 其中包括灌木类、乔木类,有常绿性或落叶性两种。 灌木通常指低矮的树木,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处分枝成多个枝干,树冠不定型, 近似丛生,如小虾花、夹竹桃、杜鹃花、雪茄花、木槿、朱槿类植物等。乔木通常指主干单一明显的树木,主干生长离地至高处(约胸际)开始分枝,而树冠具有一定的形态,如缅栀(鸡蛋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美人树、木棉、凤凰木、大花紫薇、玉兰花等。 木本花卉在景观用途上极为广泛,灌木花卉类可作庭园或道路美化、绿篱、花坛布置或盆栽;乔木花卉类可作庭园绿荫树、行道树。花开时节,繁花满树,姹紫嫣红, 美不胜收,为重要的造园景观树木。
人们需要一本能用简洁明了且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的书,《景观设计学》正是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而撰写的。它使我们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描叙了自由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向我们灌输了对气候的感觉及其在设计中的意义;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的规划;考虑了外部空间的容积塑;探讨了场地-建筑组织的潜力;寻找出富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我们并不期望每一位读者都将成为土地规划的专家。在其他领域的训练中,经验来自长期的学习、旅行、观察和职业经历。然而,读者将会从此书中获得对周围环境有效而敏锐的关注,以及许多有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可用于设
凡植物的叶形、叶色美丽而具有观赏价值者,我们统称为观叶植物。观叶植物一样能开花,但通常观叶价值胜于观花价值。观叶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均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如吊兰类、彩叶草、椒草类、竹芋类、虎耳草、蕨类植物等。木本植物大多数属灌木或灌木状、小乔木状植物,如变叶木类、苏铁、露兜树类、锦袍木、锦叶扶桑、青紫木、彩叶黑面神等;少数是乔木类,如人参榕,原为户外栽培的庭园大树,由于幼株叶姿美观,盆栽以观叶为主,因此也收列为观叶植物。本书详尽介绍356种常见观叶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生长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重点等方面的内容。观叶植物的介绍分为第4辑和第5辑,总共介绍了693种,涵盖现有栽培的大部分种类。
本套系列丛书,以美仑美奂的摄影和专业化的文字解说,庄重地介绍了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中大多数流行的风格,以及它们的各个阶段。每一本书都有如下特点:对产生这种风格的时代和地区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描述并举例说明这种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装饰以及与众不同的细部设计;对展现了这种风格的精华和魅力的房间,用精美绝伦的摄影图片,真实地予以重现;为住宅设计与装饰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把风格与品位带入生活空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表现图的概论、常用工具及材料、产品设计表现图的基础训练、设计草图表现、精细产品表现图绘制技法、产品创意表现案例剖析、产品设计创意表现作品赏析等7章内容。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相关手绘表现的技法内容,既强调了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又突出了技法训练的实践性。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产品设计创意表现图,以便临摹、参考。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表现的教材,也可作为工业设计师与相关设计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中的一册,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切入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全面呈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文化内涵,突出其重点建设段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一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书共约100篇小文,分序篇、历史文明篇、文化艺术篇、科学技术篇、绿色生态篇、时代精神篇五个篇章,既有大运河知识的介绍、大运河申遗的过程,又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动态,更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内容、政策、各地建设的进展情况等近期新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大运河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小百科,并设计了“延伸阅读”“名词索引”等辅助板块,兼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和森林产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机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森林管理和森林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认证法》已于2020年7月1日生效,明确规定“森林经营者可以自愿申请森林认证,以改善森林管理实践,促进可持续经营”,为全面推进我国森林认证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国森林认证的进展,为全球森林认证贡献中国的经验,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组织了一个专家组编写了中国森林认证发展报告2021。报告介绍了中国森林认证不同阶段的总体进展和成就,包括发展、体系建设、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它将为希望致力于森林认证研究、管理和实践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组织、人员、专业人士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信息。
本书从主角到配角,从观花到赏叶,本书收录了约586种宿根植物,几乎包罗了大部分的宿根植物。本书图文并茂,不仅呈上了精美的照片,还介绍了每种植物的种植条件、大小、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用种植月历的方式表示花叶的观赏期和植物施肥、浇水、分株、修剪等种植管理要点。宿根植物是指以地上部分保持常绿状态或地下部分以萌蘖越冬或越夏后再度持续萌芽、生长、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植物具有多样性,种类非常多,可以让喜欢植物的心一直保持新鲜感。
本书以古代学者的诗词文书为主要蓝本,现代博物馆、建筑园林等为辅助资料,分四大章七十一个场景为读者解析中西方如何运用空间设计来营造和谐自然、舒适安心的园林和建筑。通过手绘还原古籍上的场景,读者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埋藏在历史里的文化与审美,并探寻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解构并运用这些元素。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古老东方的审美传统,从古诗文中发掘文人雅士如何运用花、石、草、木等自然材料构建出“方寸之内有乾坤”的庭院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思与志向。然后将视角转向庭院营造的逻辑理念,分析其背后隐藏着的房子与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再从人类共通的基本需求入手,分析一些古而有之的建筑景观,现代独特的艺术设计是如何迎合并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结尾则选取若干当代知名的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从细处入手拆解这些理念
古镇被同里湖、叶泽湖等五湖环抱,十多条河流将全镇分割成15个圩岛,又由49座风格迥异的古桥相连。民间素有“水乡同里五湖包,东西南北处处桥”之说。这些石桥也是古镇文化的缩影,桥上刻有楹联,写景抒情富有诗意。镇中长庆、吉利、太平三座小桥,跨于三河交汇处,同里人有“走三桥”的习俗。每逢婚嫁喜庆,花轿必定要绕行三桥;老人祝寿,也要儿孙搀扶走过三桥以图吉利、太平。退思园被誉为贴水园,因工期人廊舫堂榭均紧贴水面,小桥栏杆,如浮水上,小巧精致,淡雅秀美。此处经典的江南园林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书图文并茂,带你一起领略江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