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建筑》囊括了所有的现代建筑,并介绍了20世纪每个主要的建筑流派极其代表人物,这里包括埃德温·卢廷斯、佛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等等。建筑是20世纪历史的图解。《20世纪建筑》里的建筑表现了20世纪的多样化及其规模,这里包括政治、工业技术、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等,它们都对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该书中克莱斯勒大厦、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勒·柯布西耶的公寓大厦、伦敦的劳埃德大厦、悉尼歌剧院等。
本书包含北方著名古典园林中的殿、舫、楼阁、门、桥、塔、堂、亭、榭、轩、斋十一类园林建筑的全面展示,每一大类前有文章讲解和描述,每座建筑含有建筑测绘图纸和照片,细部图纸丰富、具体,生动,充分展示经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和构造,为园林建筑设计师提供大量参考和学习的样本。
《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作为整套丛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生活建筑与城市发展密切的联系,展现了近代武汉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景观。汉口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在中地城市中开埠较早,其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收集的大量的实地测绘数据,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主要介绍了汉口的饭店、宾馆与交通建筑在开埠之后的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建筑技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细部加以总结与思考,表达了武汉城市建筑独特的审美风格,希望借此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砖忆》将通过翔实的文字及图片资料,追忆砖的历史与文化,解读砖的技艺与传承,探寻砖瓦背后的故事,通过“砖”这一独特视角展现苏州城建的发展,体现苏州文化丰富的内涵。另外也通过对“砖”的研究填补苏州城建课题的空白。
本书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也非一部有关中国园林的“摄影集”,而是一位建筑学者以其独特视角所扑捉到的“中国园林”。书中作者用镜头记录了现存较有代表性的园林,以极富意境的黑白表现再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及“有法而无定式”的造园手法,并将自身对中国园林所有深层思考隐于所摄作品中,而不同于传统文字记载的方式。从艺圃、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到网师园、沧浪亭、退思园,从豫园、个园、瞻园到燕园、北海、谐趣园,通过近200幅的拍摄作品,呈现了设计师眼中中国园林的精华所在,以对当代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使人在身临其境感受巧夺天空的园林之美的同时,引发对中国园林的深层思考。本书适合景观设计、建筑师阅读,同时也可为园林研究、建筑史研究及历史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帮
2013年是保国寺其建成1000周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与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合作,围绕“城市·建筑·文化”的主题,按照“聚焦学术、注重普及”等要求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文博学界和社会公众中引起极大的关注,在充分挖掘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3年8月举办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浙江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保护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入研究中国建筑史和《营造法式》的联系,进一步挖掘保国寺大殿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以“中国古代
《博物馆:地方文脉与全球语境/建筑立场系列丛书》共介绍了13个项目,共两部分:部分探讨了全球化博物馆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将立足地方的博物馆描述为“拥有复杂的体系并通过更加广泛和民主的区域整体性以及文化识别和传统所表现出来的”。这两部分通过描绘一幅与时俱进的图画展示了展览空间的演变过程和全球化博物馆的概况,范围从植根于以社区为中心的地方博物馆到开放程度很高的、与外界联系更为紧密的国际范畴理念的全球化博物馆。
2013年是保国寺其建成1000周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与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合作,围绕“城市·建筑·文化”的主题,按照“聚焦学术、注重普及”等要求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文博学界和社会公众中引起极大的关注,在充分挖掘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3年8月举办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浙江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保护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入研究中国建筑史和《营造法式》的联系,进一步挖掘保国寺大殿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以“中国古代
该辞典具有鲜明特色与丰富的。与众不同的是,它不是一般的工具书,也不是单纯的园林资料汇集,而是美学与园林景观的综合,特别是将审美观点融入造园特性之中,使园林美学带有指导意义,在鉴赏中提升人们对园林美感的认识与品位的格调。辞典忠实体现了陈从周教授一贯倡导的园林美学观,将诗情画意视作中国园林之魂魄,把园林看成美的载体,将诗歌、绘画、戏剧与园林融于一炉,产生出浓浓的人文情感。文中既介绍园林的硬件如:面积尺度、内容形式、历史沿革等要素,还重点分析了园林的立意,景观构成的特点,以及给人们视觉带来美感的法则。动观、静观、点景、对景、引景等造园手法在因地制宜中的运用。该辞典在结构上分为名园鉴赏、品园杂识两部分,“名园鉴赏”,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占全
中国的皇家园林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不可低估的位置。本书将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于一体,将皇家园林中的精美景致与学者们的诸多研究成果精心糅合,克服学术著作冗长枯燥的缺憾,通过精美的图片向读者传递大量文化信息,详细介绍了皇家园林的历史及艺术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