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日本设计师一直与什么战斗至今? 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日本设计彰显了怎样的精神? 日本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它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本书作者内田繁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日本设计近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他在众多的设计师的作品中, 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奋斗, 看到了遥远的战后设计史的残像与断片, 看到了他们与所处时代正面交锋的气慨, 看到了他们改变世界的决心和成果。 他告诉我们,设计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商业,但不应该全都做成生意, 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人类生活的真正幸福。
本书包括家具与陈设设计的概念、家具设计的历史、家具与陈设的基本类型、居住空间的家具与陈设艺术、办公空间的家具与陈设艺术、公共空间的家具与陈设艺术、酒店空间的家具与陈设艺术、绿色植物与家具陈设等方面的内容。
叶雨,即范用先生。他自幼喜欢读书和画画,1938年进读书生活出版社当练习生,经常“跑”封面,见到胡考等艺术家怎样设计封面,于是回去学着做。一做就做了几十年,但一直是“业余”的,故笔名“叶雨”。后来他多年主持三联书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联书店大量出版人文社科类图书,在全国造成深远影响,这些书的装帧大多出于范用先生之手。他那富有书卷气、简洁朴素、高雅大方、巧妙多变的设计风格同样造成深远影响,至今不衰。这里选入的七十余种图书装帧设计作品,可说是范用先生的代表作。为了全面展示这些作品的内涵,除封面设计外,还选择了一些扉页、目录页、正文版式乃至书中广告的设计,并对每一本书的内容及相关设计背景做了介绍。所以,这部书也可以说是对三联书店老版本的一次有趣的回顾和把玩。
本书是计算机应用与职业技术实训系列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设计基础知识,中文PhotoshoD CS3应用基础,图像选区的创建和编辑,图像的绘制与编辑,图层、通道、蒙版和路径,滤镜的应用,中文CorelDRAWX3应用基础,基本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文本处理,对象组织与特殊效果的处理,在CorelDRAW X3中处理位图,最后介绍了Photoshop CS3和CorelDRAW X3应用的综合实例。 本书通俗易懂,操作步骤叙述详细,既可作为Photoshop CS3和CorelDRAW x3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平面设计爱好者和专业设计人员参考。
由王燕珍编著的《服装结构设计》以人体结构为基础,主要运用原型裁剪原理,深人讲解服装结构样板形成过程中如何利用原型进行衣身、衣领、衣袖样板的绘制。主要内容包括原型结构变化及制板,在阐述了衣身、衣领、衣袖样板绘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功能性服装样板的绘制原理。《服装结构设计》适合服装从业人员、服装院校师生及服装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成立于1935年,企鹅图书已成为一家被全世界读者和出版业同行敬重的出版机构,尤其是企鹅的设计风格更是引领出版业多年。作为其几十年设计风格的沉淀,企鹅的创意总监保罗·巴克利结合艺术家和作家娓娓道来的评论,精心策划并展示了十多年来那些令人惊艳的封面设计及其背后的故事。
本书是纽约时装学院教师30多年的结晶,从出版后不断更新,至今已出6版。本收的目标是指导每个人在使用平面纸样时,将其作为有效的、有能力实现其原始设计思想的一种方法。帮助各个层次的读者学习和掌握纸样变化的原理及各种纸样变化对服装造型变化的影响。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服装专业教材,也可供各种服装培训班和服装设计工作者爱好者阅读。
《艺态》每辑均有鲜明的主题。在本书中,将重点探讨字体设计。字体是设计中的图像,它可以成为一种时尚,可以借助建筑式风格和立体化形的形式,使出版物在平面上获得体量感和质感,甚至变得更富人情味。另外,对柏林等欧美工作室的设计、运营状况的考察,也值得本土有梦想的设计师们关注。 《艺态》让我们站在设计创意的高地,共享一个视角开放、敏锐的资讯平台;与热爱设计的读者一起,共同构建中国创新设计力量的视觉舞台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设计社区!
婚纱礼服设计是一门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它与多门学科密切联系,如艺术、技术、商业等学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张涛、信玉峰编著的《婚纱礼服设计》主要从礼服概论、小礼服设计、晚礼服设计与运用、婚礼服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以及现代婚礼服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与介绍。 同时本书还把服装设计的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结合起来,并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地进行分析讲解,旨在让学生掌握婚纱礼服设计的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最后实现产品实质化。
版式设计是初学平面设计者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的适用范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出版物和印刷品以及现代信息社会中一切视觉传达领域需要进行图文编排设计之处,如网页、招贴、广告、商品包装、展览展示,等等。本教材的编写力求融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观点明确,深入浅出,图文结合,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作教材参考及自学之用。阅读对象主要是从事美术设计教育的青年教师、电大和函授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年轻的设计师们。
陕博日历是将周秦汉唐时期灿烂辉煌的国家宝藏通过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节气的表现形式,以日历书为载体陪伴人们每一天,向外更多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一个精美收藏品。
陕博日历是将周秦汉唐时期灿烂辉煌的国家宝藏通过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节气的表现形式,以日历书为载体陪伴人们每一天,向外更多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一个精美收藏品。
《地铁·恋人·物语》、《青绿山水》、《超时空日记》、《光来诊录》、《植物生长过程的视觉语言研究》、《新牛奶生产》、《红色的电波》、《方式字典》、《所见即所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设计作品集》(作者王敏、肖勇)展示的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10届部分毕业生的作品。
《扎染艺术设计》的显著特点有二:其一,语言通俗易懂,释义深入浅出,法尽精到,简而有要,精而不苛,基本上是她本人实践的记录和经验之谈。如果能认真地按照书中的脉络和方法,去动手做一做的话,你就会发现,《扎染艺术设计》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本比较系统的讲解扎染技法的工具书。另外,《扎染艺术设计》的作者运用了近、现代扎染工艺的研究成果,使人读来耳目一新。《扎染艺术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扎染技法、技巧的介绍,还注意向读者推介一些外印染工艺的新理论及新成果。尤其是《扎染艺术设计》在对扎染工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及在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不同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使人们对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扎染艺术,有了一个较为明晰和深入的了解。这就是《扎染艺术设计》的另一特色。从这
模切版,也就是刀版。制作刀版之前需要设计刀版图。刀版图是按照最终印刷品的成品外沿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有时是需要先画好刀版线再做其他东西的。在做包装盒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理解包装的折法和范围,做出刀版图,用单色的线勾画出来,在成品外加出血后勾画。刀版般是由版房的人制作的,也有的直接出激光版。个别的版除了必须要多出一套刀版的片外,比如要磨切椭圆或者形状特别的东西的时候,为就多出一套刀版线。《纸盒包装刀版设计》介绍了多种纸盒包装的立体图和刀版设计,具有的参考价值,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方便。
亭子在中国犹如一个大帐篷,它是中国园林中的特色建筑,是人们在休闲、观光时一个消遣的地方。每个亭子建筑都有它独特的风格。本书为法文版,将中国的亭子艺术展现在读者面前,介绍了中国亭子的历史及风格,使人领略到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创意之道:12位日本当代设计大师的创意现场》介绍了12位日本设计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设计师的年龄介于30岁到70岁之间,对设计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当您开始阅读本书后,很快就会发现本书的主题和内容格式虽然是统一的,但却清楚地表现出了12位设计创意工作者截然不同的风格。 “简化复杂的事物,深思简单的东西”是青木克宪先生的重要原则,并始终运用于创作之中。 以电影《惊情四百年》获得奥斯卡服装设计奖的石冈瑛子,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和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合作,可以看出石冈女士对科波拉的敬意,以及她处理工作时的压力。 副田高行先生则希望“不只是简单地解说工作,而是能够通过转个弯、绕个路,来更加充分地表达工作的内容”,他用了16页的篇幅为我们讲解了他的创意思路。 长期担任资生堂《花椿》杂志美术
浏览全书,可让我们了解中国印刷造字活动近一百年的时间跨度,明白近代中国印刷文字创造的由来、现状和发展进程。更让我们有幸聆听到像谢培元、钱震之等极少数国宝级字体设计大师的字韵遗音。他们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质,将汉字的 “笔形、结构、灰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创造了新报宋、清刻体、宋一体、华文楷体、华丰仿宋、小姚、楷体…… 广泛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辞海》等各种文化载体,改变了中国这个汉字大国却需从日本引进印刷字体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了朱志伟、倪初万、齐立、陆华平、柯炽坚等第二代字体设计人以及北大方正字体创作团队,他们一方面对文字执着传承,一方面不拘泥于固化模式,以字体美学认知和人性化的阅读观,设计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新字体。朱志伟创作了适合大众阅读的“博雅宋”; 倪初万的
本书作为系列的艺术设计技法辅导系列教材之一,根据现在我国大学艺术设计学科所设立的各类学科方向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课程而编写的。其内容对各种专业具有适用性。 本书反映了当今设计教学的教学改革成果。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人员都是在大学设计学科有着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他们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经验加以总结,对过去和现在、和国外的设计教学与课程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与提炼,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教学课题,同时也包括了一些传统的课程精华。其内容从教学上讲具有全面性、丰富的知识点与技能点。 本书图文并茂,选用外设计家的经典之作,和各个设计学院学生的相关作业400多幅,有的示范稿特地专为本书所作。通过各种示范作品,可以使学生感性地了解表现技法创作的各个步骤与细节,使一些原来看上去高深奠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