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盛唐地圖與李白生平年表,提供讀者李白一生遊歷的具體地理方位與唐代歷史事件背景。 金石堂年度十大好書、中時開卷2013年度好書、新浪網2014一月好書首選《大唐李白:少年遊》 「這一次,我是要用《大唐李白》寫文學史。」──張大春 盛唐在文學史上早已被定位為一個詩的盛世。詩仙李白則是唐詩時代最閃亮的明星。然而讀唐詩更寫唐詩的張大春卻認為「名滿天下的李白,並不是真正的李白。」 為此,他開始踏上追尋李白創作啟源的長路,並大膽用非制式的小說筆法叩問「李白為什麼詩無敵」。他認為答案並不在《唐詩三百首》創作裡,而在天寶年間盛唐社會的名利遊戲中。鳳凰臺,就是要為讀者揭開文采不凡的一代詩人,為甚麼會寫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
繼《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之後,張大春再探漢文字的精華:詩。 擺脫西方小說制式寫法,企圖將中文最極致的藝術形式----詩,融入中式小說。 未曾看過的大唐,前所未見的詩仙李白, 都在這本企圖心驚人的傳奇作品裡。 飄然不群的少年李白,生在追逐聲名、喧嚷繁華的大唐。 沒有科考資格、無緣順利仕途, 卻也因此不須迎合格律,寫出無人匹敵的詩句。 但改變了唐詩的李白,卻 總需飲酒忘愁。 究竟,他怎麼錯過了時代? 整個時代,又怎麼錯過了他? 少年李白,商人之子,家庭背景使他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流連市井,不知未來。 隱者趙蕤,飽讀詩書、能醫能巫,看透唐代天下讀書人汲汲功名利祿,本已不問世事。收李白為弟子,意欲讓少年李白走出不同於時人之路。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