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凡事往好處想,得到的才是最好的,自然開心。」 疫情改變了社會常態,而很久沒有見面的蘇季一家人亦在疫情下相聚在一起,可算是因禍得福嗎?蘇季為人樂觀闊達,為了家人甘願吃虧,擔當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她亦與分開三年的前男友重逢,當初因為原則問題分開的他們,又會重新在一起嗎?
本書是錢理群先生研究魯迅20年的心血結晶。收入的文章,分別從文本角度,深入細緻分析了魯迅的小說、散文、散文詩和雜文等作品,共33篇。 魯迅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傑出文學家,但由於其作品表現的深刻思想太過閃耀,往往使人忽視了他的文學成就。本書不僅關注魯迅的作品寫了甚麼,更解讀了魯迅是如何使一篇文章變得精彩萬分的,這對普通讀者了解魯迅的文學成就非常重要。 誠如作者所言:「閱讀魯迅原著是走進魯迅的唯一途徑。而且要靜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地品味。來不得半點浮躁,虛假。要通過對魯迅獨特的思維語言、情感的領悟,體察其罕見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從而進入魯迅的文學世界,思想天地。」
《四代同堂》曾在美國出版節譯本,被譽為:好評最多的小說之一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創作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從一九四一年產生寫作想法,到一九四四年正式起稿,直至一九四八年完稿,歷時七年。他曾評價說,這是其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書」,然而回顧整個過程,他又形容:「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胡絜青(老舍夫人)寫道:「小說就是通過這些人的故事,抒寫了北平人民的愛國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凶殘、虛偽和無恥。」 老舍為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
承襲中國古典的溫婉敦厚,跨足西潮意識流風格 本書收錄十六則小說,捕捉縹緲的情愛絮語,或憂或喜,都在傾刻流洩的一念之間;描寫稚子翻騰而真摯的小小願想,晶瑩動人。 張氏的小說融合了中國抒情傳統與西方現代主義風格,對細節的捕捉、幽微氛圍的營造極其敏銳,從她的筆端真誠不矯的映射出「每個人心中被愛情五味酒浸透的歲月」是如何「掙扎著站了起來,跨出了夢境的門檻」...... |系列緣起| 當代臺灣女性創作者在文壇一片璀燦,往前推至戰後的五O年代,顛沛來臺的外省移民第一代婦女,在臺灣女性書寫未臻成熟的時期,墾闢前路。而張秀亞女士便是在數點繁星當中閃耀的一位。家國的動盪讓許多生命出現凹折,宏大敘事不足以關照個人生命,張秀亞女士用小敘事突圍,在「自己的房間」創造臺灣女性書寫早期範式,《北窗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暢談文學畫龍點睛 文人與生活的對話 待與秋風拼一醉,思量黃葉打頭時。 雖然都是些零星小品,篇數總有一百五六十,覺得不能收在一冊裡頭,只得叫他們「分家」,將其中關涉文藝的四十四篇挑出,另編一集,叫作「談龍集」。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談龍集》最初於一九二七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共收入周作人的隨筆創作(連同序文)四十五篇,文章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地方與文藝的關係、日本古史、希臘神話,各類詩詞、歌謠的評析以及翻譯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從中可看出作者的真性情與不畏輿論敢於批評的精神,即使這條
作者隨筆分兩部份,一為身邊瑣事,一為飲食。題材眾多,均雋永有趣;對生活觀察深入,鞭辟入裡。 作者散文為現代文學代表作,文字優雅動人,不溫不火,筆底有情意。對人生世道看法透徹,讀後深得啟發。
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得主 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得主 如果說《燕食記》投射了什麼寓言面向, 可以說是君子「近」庖廚的故事。 從飲食風物著眼,寫出嶺南世紀滄桑,涉及粵港多重掌故,出虛入實,耐人回味 ★王德威主編撰序,「當代小說家Ⅱ」系列新作 ★後革命時代的抒情紀事,雙城中的雙主角,宛若《對照記》一樣的趣味 對港粵美食有興趣的讀者不能錯過這本小說。 葛亮寫盡民國以來粵菜的掌故傳奇、南渡香港後的創新與妥協,旁及江浙菜系在香江的異軍突起。 從廣州得月閣極品「一盒三蓉」到太史蛇宴,從般若庵裡傳出的清粥「熔金煮玉」到十八行發明的「水晶生煎」,粵菜滬菜流變寫來如數家珍。當然,飲食背後的故事才是重點。 小說始於香港,轉向廣州,再回到香港。故事中的師徒二人各自成為廣
如果美國有沙林傑與《麥田捕手》,日本有村上春樹與《挪威的森林》, 中國20世紀有王小波的王二。現在,我們有路內的路小路! 2016華語文學傳媒獎年度小說獎得主,上海知名作家路內成名之作 王聰威、甘耀明、伊格言、李儀婷、童偉格、劉梓潔 為了青春攜手強推!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少年巴比倫》入圍: ?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提名: 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香甜而腐爛的青春,成長經典之作。 ?那個看起來有點壞壞的,內心無比柔軟的路小路,那個說話爆粗口,卻有無盡詩意的小流氓路小路,這是我們熟悉的青春,有不可承受之重也有無可承受之輕的青春。 知名作家路內的《少年巴比倫》的故事背景是20世紀90年代初的戴城,高中畢業後的路
媽閣就是澳門,媽閣這座城,現在是聞名世界的東方賭城。 一個女疊碼仔,歷盡滄桑,在賭廳裏放債,與各種不同來歷的賭徒打交道,有大投資商、有藝術家,也有不同層級的官員。這些人入賭場就搏殺,出賭場就賴賬,女疊碼仔過的就是放債和討債的生活。 賭博讓人迷失本性,疊碼仔與賭徒周旋,也等於與魔鬼打交道,一時假仁假義,一時恩斷情絕,到最後,誰能找回自己的本性,誰才是鴻運當頭。本書作者嚴歌苓擅講故事,她的小說不少被張藝謀改編為電影,小說情節曲折跌宕,人物繪影繪聲,讀時欲罷不能,讀後回味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