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後,選擇隱居的艾蜜莉?狄金生,「植物」成為她此生*寄託, 無論是在詩文或信件,都可以發現或花或草的陳述隱喻。 這次,讓我們以園藝家的視角,走進詩人的花園一探究竟, 在大自然中找到詩意,重新認識這位耳熟能詳的偉大詩人。 ? ★*一本實際走訪詩人故居、擔任駐館園丁,歷時一年調查整理出詩句、信件和收藏標本中,曾經出現的所有植物,供讀者再現一座與艾蜜莉?狄金生一樣的花園。 ? ★2019年美國園藝寫作獎得主,以充滿文學性的筆觸,擷取狄金生的詩作、信件、相關植物插畫、當代與歷史照片等,將植物與詩人的一生相互交織串連,提供嶄新的閱讀體驗。 ? 「她將筆尖浸入黑色的墨水池內,寫下文字; 一個『玫瑰』的字彙遂轉變成一種結構:部分來自記憶,部分來自想像。 她再將字彙順著節
一、 中國文學中之韻文,以詩賦詞曲四種為最重要。本書爰分為四編敘述之。 二、 本書敘述方法,每編之體例相同。先述起源:詳論其原始形式與其成立之時代,及其所以成立之故。次述體製及其聲律:詳論體裁、結構、格律、聲韻等等,是為內容的。次述演進:詳論成立後之演變與進化,直至形式固定,不再演進為止,是為歷史的,並附錄名篇若干,首以示範例。 三、 詩之敘述,上自皇古及三代之歌謠,下及《詩經》、《楚辭》,兩漢魏晉南北朝之詩篇樂府,至唐代之古近體詩為止。 四、 賦之敘述,上自屈宋及荀卿之賦篇,下逮兩漢之古賦,魏晉六朝之俳賦。唐代之律賦,宋代之文賦皆附列焉。 五、 詞之敘述,上自南朝之雜言樂府,唐五代之小令,下及兩宋之作。 六、 曲之敘述,上自宋大曲、雜戲、金院本、元雜劇,下及明清傳奇,旁及小令散
看,人也一樣,今天美麗,明天就老了。 人生就像這樣。 滿布蒼涼與傷痕的兒時記憶,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她喜歡街衢,如同其他孤獨的人,下雨天四周的接觸更多,天地人都串了起來。噴在臉上的細雨,過往雨傘滴下來的水,汽車濺上她腳踝的水,濕淋淋的雨衣拂過,在在都是一驚。 《雷峯塔》是張愛玲對成長歲月*初也*驚心動魄的書寫,爬梳秘而不宣的記憶,張愛玲眼中的「家」不是孕育寵愛的「烏托邦」,而是殘酷醜惡的「雷峯塔」。繚繞的鴉片菸、幽深的迴廊、壓抑算計的人性 即便早已遠離衰敗的貴族之家,她仍用文字刻下心底*沉痛的控訴。她終其一生被囚禁著,卻也眷戀著,而那座*塔的崩塌與命定敗落的遭遇,不僅是一個時代的殉葬,也是生長於斯的張愛玲心中永誌不
研究生的*佳陪伴之書 從現在開始克服論文焦慮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寫論文是自娛,還有,論文跟殺豬一樣,可以物盡其用,半點都不浪費。 一九七七年,廣為世人所熟知的義大利符號學家、小說家 安伯多.艾可(Umberto Eco)為他的學生寫下《如何撰寫畢業論文 給人文學科研究生的建議》(Come si fa una tesi di laurea-- Le materie umanistiche)這本畢業論文指導手冊。不僅出於一介知識份子對學制與社會的反省,更是出於對學生的關懷,他期望以此幫助學生順利畢業。 當時義大利正面臨高等教育改制討論,遇到的社會問題是,以往只有知識菁英階級能就讀的大學,變成普羅大眾都可以入學。入學門檻變寬,愈多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看似理所當然是件好事,但往往有許多學生為其出身所困,其實沒有將大把時間與金錢投注在學業上的餘裕。艾可就是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