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舊時代兒童啟蒙讀物之一,先有《增廣賢文》,後於清末由老學究周希陶重新補充訂正,名為《重訂增廣》。書中集合了不少古人的生活智慧,包括行事為人的宗旨,看問題的方式方法,處世的技巧策略,以及對世事人生的體悟等等。 本書內容涉及自然、社會與人生諸方面,多以對仗形式表達,易誦易記,深入淺出,其中不少句子經千百年流傳,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格言。 一句充滿機智的話語足可受用一生,時至今日,本書的價值仍不可忽視。
一般人認為《百家姓》為北宋初年的人所編,清初人王相加以箋註,稱為《百家姓考略》,是與《三字經》、《千字文》並列的舊時代幼童必讀書。 《百家姓》四字一句,全書四百七十二字,全書著錄姓氏四百三十八個,其中單姓四百零八個,複姓三十個,是絕大部份中國人常見的姓氏,包括了人口的大多數。 除了標示讀音之外,書中還註明各姓氏之原居地、演變、遷徙及重要歷史人物,方便讀者了解中國人姓氏的一般情況。 選載 前言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寫有《秋日郊居》詩三首,其第三首道: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詩人在下邊自註: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 可見在宋代,《百家姓》 E79 這本小書,即已
●封面書名由一代名人羅家倫親筆題字 ●首創翻頁動態書眉,趣味十足 ●版面清新,搭配優美插圖,百看不厭 ●小開本設計,隨身一冊,輕鬆閱讀 本詩集是泰戈爾於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原名是Gitanjali,意思是「頌歌的奉獻」,集內共收長短詩歌103篇,大多是對於最高自我(上帝)的企慕與讚美的頌歌,故書名譯作「頌歌集」。 集中充滿許多微妙而神祕的詩篇,其讚美上帝的各種手法和姿態,尤為高超奇特,讀之令人油然神往。譯者對印度文學鑽研深入,此版經多次潤飾、修改、校訂,終將難譯的泰戈爾頌神詩呈現讀者面前,值得一再品味。
内容简介: 人生在世除了愛情,再無其他更重要的 讓每一時代青年都捧在手心的文學經典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本人致青年愛情的告白,具有高度自傳性色彩。全書大部分以書信體寫成:青年維特致信摯友威廉,陳述他替母親處理遺產來到小鎮瓦爾海姆,深深愛上當地自然風光與樸實民情,也愛上了法官的女兒夏綠蒂。兩人心靈十分契合,但綠蒂已有婚約在身。失戀的痛苦不斷啃噬維特易傷感的心,於是他黯然神傷心地離開綠蒂,在使館履行公職。個性耿直的維特本就與世俗格格不入,世人虛偽的價值觀讓他罷職而去,逃回心中的桃源瓦爾海姆,再次面對愛情的煩惱。維特終於明白,他與綠蒂兩情相悅不會有結果,遂決定自殺,以擺脫愛情的痛苦。 名人推薦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 鄭芳雄 專文導讀 詩人 鯨向海、作家 楊佳嫻
這時代是全盤錯亂;──啊!可恨的冤孽,我生不辰,竟要我來糾正! 本書譯自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 是一齣很受觀眾歡迎的名劇,敘述丹麥國王被其弟殺害、篡位並奪取王妃,王魂乃命王子哈姆雷特為之後仇的故事。全書除了真切動人的對白,並分幕分景,添註演員之上場下場及必要的舞臺指導頗具參考性。
我國自五四以後,反孔之聲,甚囂塵上,國本為之動搖。余家菊先生為國內始終維護孔學的少數學人之一。本書是以抗戰時經過痛苦反省後所撰,對於孔學的各方面均有深入淺出之闡揚,其中如抑制青年自我伸張及傲慢之氣,養成 辭讓為懷自我節制的習性;如盡其在己,行心之所安,不計成敗得失;如獨立的判斷祇能行於自己專門研究範圍之內,逾此範圍,應信奉民族集團智慧所樹立的軌範;如端正行為以培養優良性格,然後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等等,都 是針對我們這個時代的病象而發。今天我們要復興文化,必須使孔孟思想通過現代,才能成為我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分。先生在本書中就是用現代的觀點去弘揚孔學,顯出他對於現代學術的修養和邏輯的謹嚴,正符合孔學現代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