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引人入勝的《中國甲胄史圖鑒》,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講述了史詩般的中國甲胄發展史,從早期用竹子、藤條等植物製成的原始甲到清朝的綿甲,探索了有史以來偉大兵器甲胄的種類、功能、設計以及發展演變過程,展示了各種甲胄的細節,對軍事、歷史、繪畫、藝術愛好者,甲胄愛好者、研究者以及任何對甲胄的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人都有吸引力,是一部精彩紛呈的甲胄圖文大百科。 【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多方位展現中國甲胄發展史】 ◎高清的陶俑、壁畫、出土甲胄圖片。 ◎劉永華教授、復原甲胄畫師劉詩巍的精美手繪繪圖。 ◎函人堂甲胄復原工作室、中式甲胄藝術家李輝提供的精美復原甲圖片。 ◎控弦司提供的明制賜服復原款。 ◎大量高清復原圖可供甲胄復原愛好者以及從事舞臺美術、影視
──向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致敬── BBC授權,收錄近200張照片 細數伊莉莎白女皇在位70年、享壽96歲的點點滴滴 本書記錄了女王私人與公眾生活的諸多面相,藉由BBC這個在英國社會與王室之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揭開屬於女王的秘密面紗。伴隨圖片的詳細文字,記錄了女王一生與執政期的故事:她的成長歷程,踏入公眾生活,她的丈夫與他們的家族,讓她登上王位的命運轉折,她的旅行,她的責任,她的公眾面相,與她對馬匹和狗的熱愛,甚至是她孩子們的出生與婚姻,她的官方生日,她父親與她自己的加冕禮,海外行程和國內參訪,賽馬場到國會大廈,她的聖誕演說,現在則是她的葬禮與繼承人公告。 儘管她是世上最知名的女子和偉大公眾人物,她也是個相當注重隱私的人。每個人似乎都想知道女王的真實個性,但只有少數親近人士有幸能
内容简介: 他是文化的開創者,還是亡國的罪人? 專門研究宋代史的漢學家伊沛霞, 以全新視角,分析這位藝術家皇帝如何踏上悲劇之路。 一一○○年正月,十七歲零三個月的徽宗登上了宋朝天子寶座,從此開始了近二十六年的統治,直到一一二五年的最後一個月。宋朝差不多有一億國民,是當時世界上*富有和*先進的國家。 宋徽宗以對藝術的貢獻而聞名:他是造詣很深的詩人、畫家與書法家,他熱衷於修建寺觀與園林,是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品及文物收藏家,也是知識淵博的音樂、詩歌與道教的贊助人。在支持藝術的範圍、對藝術領域的關注及投入的時間上,世界歷史上少有君主能與他相提並論。 然而,在治理國家這項主要職責上,他卻一敗塗地。正是在他統治期間,女真人在北方鞏固了實力,並大舉入侵宋朝,攻陷都城開封,擄走徽宗、數千名
《中世紀歐洲圖鑑(精裝)》 【日本知名全方面繪師「鈴木康士」繪製,以387幅精美插畫、地圖、照片、表格徹底解說中世紀的歐洲世界!】 本書特色 ★本書由日本知名全方面繪師「鈴木康士」繪製生動精美插圖! ★大量地圖、史料照片,內容豐富。 ★架構廣博,包攬所有中世紀歐洲大小事,一本即可掌握整個中世紀歐洲文化脈絡。 ★兼具歷史與神話,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寓教於樂,內容既可加深對世界史的理解,精美圖片又讓人愛不釋手。 ★輕小說、漫畫、遊戲設定、其他創意作品的參考資料,了解中古世紀歐洲的第一本紮實入門書。 英雄、皇宮、十字軍──超越想像的真實「異世界」 一本掌握西方歷史的光明與黑暗 國王、騎士與吟遊詩人,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農村、教會與城市,以前中世紀歐洲人的生活究竟長
容简介: 「邊境社會」是一個被集體建構出來的概念。 歷史上的中國政治,建立了一套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觀,透過朝貢與土司羈縻的方式,來維持其與邊緣四夷的政治秩序。 「華夏中心」形塑「典範歷史」的框架,相對於「中心」而存在的「邊境」, 被政治制度、官僚體系、特定的文明意識形態與文化架構,塑造成一個在地理、政治、權力與文化層面的邊陲地位。 連瑞枝在《邊疆與帝國之間: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一書中,以中國西南之白人治理階層以及周邊鄰近人群為研究對象:識文與信仰佛教的白人精英階層曾維持六百年的佛教王權,在明朝統治下,成為帝國治理西南的重要中介者,他們在推動西南人群社會與歷史的形塑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書中沿著二個軸線,一是地方社會,一是帝國制度,討論不同人群如何在帝國身
內容簡介 回到宋朝,以圖說宋史的故事,看宋朝三百多年,文化昌盛、經濟繁榮、科技發達,衣之講究、食之豐饒、住之精采、行之多樣,是華夏文明美好與富裕的体现。 知名學者專家徐吉軍的《宋朝大觀:圖說宋朝三百年衣食住行盛世生活》是真正值得珍藏的「宋朝大觀」!全書收錄六百三十多張書畫、器具、服飾圖片,帶你身歷其境: 瞭解華靡相勝的習性、喟歎誇浮鬥美的服飾時尚, 品嚐珍饈嘉旨、享受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 直擊瓊樓玉宇之輝煌、讚賞園林珍樹怪石, 見識文人遍遊山川自然、知曉天下巨麗之不易。 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繁榮,這些都對兩宋時期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宋朝大觀》圖文並茂,不僅解讀了宋代時期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體面貌,分
栩栩如生,超乎想像 景觀│民眾│日常生活│服裝│旅遊│居住│飲食│風俗│娛樂 十四世紀的中古英格蘭究竟是什麼模樣? .工作九天,只賺到一瓶果醬?甘苦人窮到連盤子都吃?而貴族的餐桌上,竟然出現活畫眉鳥 .新年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一月一日?三月二十五日?還是九月二十九日? .鸚鵡螺髮型、羽毛帽、曲線畢露的緊身「宮廷褂」、飾品垂到地板的長袖管。令人大開眼界的浮誇時尚。 .適婚男女如果拒婚,不但要被罰款,還有可能被關?而兩名男士當眾接吻,並不具有任何性意味? .聖地亞哥、羅馬、科隆、耶路薩冷。六百年前,朝聖之旅已經是人人嚮往的熱門旅行。 如果想了解身處的這個世紀,最好的方法,便是到其他世紀去看看。 十四世紀的英格蘭,是最接近大眾認知的「中古」概念,騎士、馬上比武、
內容簡介 蒙古黃金史的蒙文原意是:記載古代(蒙古)可汗們的源流,並建立國家綱要的黃金史綱。原作者羅卜桑單津 (Lobsang-danjin) 為清代碩學的喇嘛,成書時間約在西元 1649~1736 年之間。他除了著述這一部史書之外,還曾參加編纂蒙文的《五台山志》。 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成吉思汗的祖先到斡歌歹可汗(窩闊臺)時代的傳說與歷史,但內容與《蒙古秘史》有許多章節大致相同,本書略去完全重複的部分,僅保留黃金史中所有,而蒙古秘史中所無的部分,同時考據兩書內文章節之關連以及內容記述有出入之處。另外,也針對蒙古的神話及後人加入的傳說進行探討。 第二部分為斡歌歹可汗(窩闊臺)時代到十七世紀林丹可汗之間的歷史,原書記述可汗生卒年、即位地點等概略資訊,本書參照多種古籍加以補充考證,尤其蒙古散失中
晚期傳統中國社會的明清時代, 是中國社會進入近代的前夕, 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過渡期。 社會性質非常複雜, 社會發展不平衡,新舊雜陳, 發展與守舊並生,繁榮與貧困共存。 以縱向時間論,明清社會一方面有其不同於前代的發展,呈現出變的新顏;一方面又有與前代没什麼不同的堅持,維持著不變的舊貌。 以橫向空間論,在同一時間內,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情況。全國有些地區,突破前代而有新發展,有些地區卻仍停滯而無進展。有些地區,城鄉社會繁榮,風氣奢靡;有些地區連城市社會都仍貧窮,風氣淳樸,遑論鄉村了。 要評價明清社會的歷史地位相當困難,有的史家認為明清是近代中國衰落的源頭,是中西歷史消長的關鍵。有的史家則認為明清社會具備早期近代社會發展的因素,比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地區來得進步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