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在理论方面: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视角拓展标准化理论,而不仅局限于工程技术的角度;在标准化技术方面:增加了技术标准参数制定理论与方法,使标准化教学的内容不再泛泛而谈,而是落实到了实处;在标准化内容方面:从以工业标准为主拓展到了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并增加了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章节。上述特色也是《标准化基础》编写的创新之处。
《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著者运用翔实的资料,细致考察和论证了中国的、研究院、独立的专业研究所、国家研究院等现代学术机构以及专业学会、图书馆、出版社等相关学术附属机构的渊源、流变及特色。体例严谨,史论结合,学术价值高,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以参赛学生和教师提供的研究和活动报告为基础材料,编入了获得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包括“十佳”科技实践活动)的作品介绍。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的介绍主要侧重于研究目的,基本思路、制作过程、最终成果等;科技时间活动的介绍侧重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收获等;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侧重介绍项目背景、方法与原理、项目过程、最终成果、创新点等。附录中收录了获得本届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名单。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它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所建立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科学素养的导航图》通过一系列概念进展图展示了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时理解力的发展,导航图还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主题应该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这些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重点出版物之一。“2061计划”系列出版物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出版于1989年,它全面描述了成年人在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上应该掌握的概念和必要的技能。《科学素养的基准》将学生分成四个年龄段,并描述了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分步骤达到科学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对概念和技能的描述有一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它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所建立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科学素养的导航图》通过一系列概念进展图展示了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时理解力的发展,导航图还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主题应该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这些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重点出版物之一。“2061计划”系列出版物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出版于1989年,它全面描述了成年人在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上应该掌握的概念和必要的技能。《科学素养的基准》将学生分成四个年龄段,并描述了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分步骤达到科学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对概念和技能的描述有一
本书是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继《饶议科学》后的第二本科学文化作品精选集,收录2009年至2013年间,他在博客和新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以及电视访谈、会议发言、讲座等的文字整理稿。约70篇文章、分5个部分。“科普集锦”是一组科普文章,谈论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基因对动物偷窃、欺嘘、恋爱行为的影响,妙趣横生。“科学人物”讲述了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清晰地描绘出有着各异经历,生活中充满多彩元素的科学家们。“科学氛围”是针对科研现状,从硬环境的体制到软环境的学风,深论利弊,提出建设性意见。“教育理念”则是作者对中国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评述和感想。“从学生到老师”更像作者的个人独白,每个小短篇包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心情感悟,让读者从中了解这位学者是如何在社会、在家庭、在科学中“学
本书以参赛学生和教师提供的研究和活动报告为基础材料,编入了获得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包括“十佳”科技实践活动)的作品介绍。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的介绍主要侧重于研究目的,基本思路、制作过程、最终成果等;科技时间活动的介绍侧重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收获等;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侧重介绍项目背景、方法与原理、项目过程、最终成果、创新点等。附录中收录了获得本届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名单。
《盛装猿:人类的自然史》令人称奇、诙谐幽默且极具教育意义的书中,科学作家汉娜·霍姆斯熟练地将个人的经历和思考与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相结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见闻广博的科学导游,读者了解灵长类动物中最怪异且最迷人的一种,即人类自己。作者比较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物性和行为,说明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来自并遵从相同的进化过程。人类不仅是动物,在某些重要?面(如嗅觉和视觉),甚至远不如其他很多动物。因此,这样的动物能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原本很小,而其生存和繁衍,更是一个非凡的奇迹。同时,作者也揭示出,尽管人类与其他动物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没有其他哪种动物具有像人类那样的自我思考能力,能够面对自然界的挑战,制造出无数工具,改变自身或其环境,给地球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完这《盛装猿:人类的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数据和信息可视化(Data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本书共8讲,以CiteSpace所提供的功能模块为主线,在前3讲中对CiteSpace的基本情况从使用、下载、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从第4讲开始按照其提供的网络类型进行归类和按讲介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良好实验室规范准则与管理系列》自2006年翻译出版以来,得到了外登记管理部门和同行的欢迎和信赖。作为本书的译者,我们为能够在推动我国农药GLP(良好实验室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并得到承认而感到欣慰。 2007年6月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健在了GLP管理系列第十五篇《遵从GLP冷风中档案室的建立和管理》,翻译委员会对其进行了翻译,同时在广泛征求对本书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部分篇章重新进行了润色,翻译。为此,我们汇编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良好实验室规范准则与管理系列》修订本。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它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所建立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科学素养的导航图》通过一系列概念进展图展示了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时理解力的发展,导航图还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主题应该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这些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重点出版物之一。“2061计划”系列出版物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出版于1989年,它全面描述了成年人在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上应该掌握的概念和必要的技能。《科学素养的基准》将学生分成四个年龄段,并描述了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分步骤达到科学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对概念和技能的描述有一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数据和信息可视化(Data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本书共8讲,以CiteSpace所提供的功能模块为主线,在前3讲中对CiteSpace的基本情况从使用、下载、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从第4讲开始按照其提供的网络类型进行归类和按讲介绍。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它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所建立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科学素养的导航图》通过一系列概念进展图展示了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时理解力的发展,导航图还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主题应该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这些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是“2061计划”重点出版物之一。“2061计划”系列出版物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教育改革工具。《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出版于1989年,它全面描述了成年人在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上应该掌握的概念和必要的技能。《科学素养的基准》将学生分成四个年龄段,并描述了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分步骤达到科学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对概念和技能的描述有一
作者在长期对自然界观察、调研与思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对空间自由带电粒子的斥力理论。本书融合了有关自然哲学思想的论述,大量的定量论证和若干重大自然现象的预测(例如,它预测地球大气外缘,类似彗星那样,拖着_条长长的尾巴),因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说——光斥力论,简称为斥力论。在宇宙这个尺度上,该斥力与万有引力,两者相互抗衡,构成对立的统一,推动着宇宙间许多重大自然现象的发生、变化和发展。斥力论在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检验证实之后,将可能是自然科学上的一个新的亮点。因此本书对每一个对自然科学(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等等)有兴趣的人,均有参考价值。 自然哲学思想的论述,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内涵与斥力论的产生密切相关。作者力图深入浅出,其最终落脚点是:希望在自然规律的探索中,建立起“开放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数据和信息可视化(Data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本书共8讲,以CiteSpace所提供的功能模块为主线,在前3讲中对CiteSpace的基本情况从使用、下载、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从第4讲开始按照其提供的网络类型进行归类和按讲介绍。
本书是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继《饶议科学》后的第二本科学文化作品精选集,收录2009年至2013年间,他在博客和新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以及电视访谈、会议发言、讲座等的文字整理稿。约70篇文章、分5个部分。“科普集锦”是一组科普文章,谈论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基因对动物偷窃、欺嘘、恋爱行为的影响,妙趣横生。“科学人物”讲述了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清晰地描绘出有着各异经历,生活中充满多彩元素的科学家们。“科学氛围”是针对科研现状,从硬环境的体制到软环境的学风,深论利弊,提出建设性意见。“教育理念”则是作者对中国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评述和感想。“从学生到老师”更像作者的个人独白,每个小短篇包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心情感悟,让读者从中了解这位学者是如何在社会、在家庭、在科学中“学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数据和信息可视化(Data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本书共8讲,以CiteSpace所提供的功能模块为主线,在前3讲中对CiteSpace的基本情况从使用、下载、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从第4讲开始按照其提供的网络类型进行归类和按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