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产品研制管理丛书: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范例》提供了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的一些范例,内容与《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指南》《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说明》相对应,既可配套使用,又可独立使用,是指导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编写相关技术文件的一本实用工具书,对规范技术文件内容、提高技术文件质量、完善设计开发过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军工产品研制管理丛书: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范例》可供从事军工产品论证验证人员、研制生产人员、型号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从防空导弹体系作战作用域角度,提出了一套新理论来描述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建立了防空导弹体系信息域、认知 域与物理域的效能评估模型及其聚合的防空导弹体系抗击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了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较防空导弹平台化体系的效能提高幅度。此外,还研究了防空导弹体系的保护效能、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等评估模型。本书可供相关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从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论证、设计与研制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使用的部队官兵等参阅。
《臭鼬工厂传奇》是一本全面介绍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臭鼬工厂的专著。书中详细阐述了臭鼬工厂的发展历程,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诠释了臭鼬工厂管理原则和创新实践,分析了创建新型 臭鼬工厂 的前提条件和要求,介绍了臭鼬工厂打造的经典战机以及为铸就臭鼬工厂辉煌而付出心血和智慧的历代。 《臭鼬工厂传奇》可供航空航天领域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以及从事快速研发的组织学习和参考。本书由聂海涛,桑建华主编。
《现代导弹制导》编著者雅诺舍夫斯基。书中章主要对导弹制导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第2章主要是对平行导引和比例导引规律进行描述;第3章主要是基于共轭分析方法对比例导引进行时域分析;第4章主要是对比例导引进行频域的分析,得到可用于导弹系统设计中脱靶量的计算分析公式,这些公式有助于分析各制导参数对制导性能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包含目标模型的一般导弹制导系统模型。在此章中还对频率响应和脱靶阶跃响应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脱靶量达到时的规避机动频率的确定过程;在第5章对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得到的一系列制导规律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一类制导规律提高了比例导引规律对机动和非机动目标的攻击效果,而且这些方法可以被认为是比例导引律应得到广泛应用的另一个好理由。这种制导规律的分析公式被用于带轴向加速度控制或不带轴
测试性是装备便于测试和诊断的重要设计特性,它已成为和可靠性、维修性同等重要的独立学科,开展测试性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邱静等编著的这本《装备测试性建模与设计技术》针对测试性建模与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内容包括:测试性需求及指标分配技术、测试性建模技术、测试性预计技术、测试性方案优化设计技术、诊断策略构建技术、测试性辅助设计软件以及工程应用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供装备测试性、维修性及测试诊断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探讨了现代导弹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书以多年研究工作为基础,同时参考外相关学者研究工作,力图在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基础、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工程设计问题以及现代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前沿技术等三个方面综合论述现代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导弹的基本特性、导弹自动驾驶仪元部件、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问题、现代导弹制导控制技术等。 本书可供导弹导航、制导与控制和导弹总体设计等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上册以国产某型号主战坦克结构为主线,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坦克的武器、推进、防护、电器、通讯等系统的总体构造、功用及工作原理。同时,对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等其他类型装甲车辆中一些部件的构造,也作了简要叙述。书中特别对坦克的传动装置、行走装置、防护系统等内容,结合某型号主战坦克和一些世界先进坦克资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其他书籍介绍的坦克武器、电讯和动力装置等内容,则主要侧重于类型及主要部分的结构 特点、功用和工作原理范围的描述。上册内容能够在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外坦克结构的发展状况。它既可供高等学校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或其他国防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作为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分为7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章介绍武器装备体系的背景问题、外研究现状,体系(系统)能力指标的一般性问题,以及能力指标预处理的一些方法;第2章系统地论述了探索性分析方法的一些关键要素;第3章论述了一种在连续能力空间中进行能力探索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单调能力空间方法,其中包括了相关概念、相关模型与算法等;第4章论述了基于能力空间的能力需求分析,有效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关联性分析以及能力规划等模型与算法;第5章运用单调能力空间方法于防空体系的能力分析论证与战区导弹武器体系的能力规划设计;第6章论述了在离散能力空间中的一些能力探索性分析方法,如能力需求的计算探索、多维能力数据的分析、能力空间的拉丁方优化探索技术、kriging预测、筛选技术。第7章归纳梳理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某些需要拓展与深
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建模与效能评估的关键问题研究”(70671106)的支持下,根据当前新形势下空中力量体系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空中力量体系的静态复杂性及其对抗过程的动态复杂性,采用面向仿真模型的军事概念建模方法建立了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的军事概念模型,利用提出的“对象—关系—规律—模型”的主动元建模方法构建了主要作战阶段的元模型,分别对采用马尔科夫链和元胞自动机建立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动态聚合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军事复杂体系的效能空间,对空中力量体系对抗效能空间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和建模,进一步对空中力量体系对抗效能进行了探索性仿真和评估。分别采用区间数和不确定语言对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以及航空信息支援系统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改进的兰彻斯特方程和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