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海路针经》共180万字,450幅图,萃取160种资料点校而成。是秦至清代所有海路行程、针经导航之空前大全集,其中有从未刊布过或罕见的东海、南海针经近20种,包括钓鱼岛、南海诸岛的原始记录,如迄今所知早记载钓鱼岛的《(洪武)三十六姓所传针本》、近年在牛津大学博物馆发现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和耶鲁大学博物馆发现的《清代东南洋航海图》,以及首次公布的泉州的《源永兴宝号航海针簿》《山海明鉴针路》《石湖郭氏针路簿》,还有海南岛渔民在南海活动的《更路簿》等。 书中还附有 民国以来的针经 更路簿提要 古代针路往来港口地名表 南海诸岛中外及民间名称对照表 中国古代海路交通大事表(前6000 公元1912) 。 全书分秦至宋、元明、清代共上中下三篇,每篇开首均有介绍性前言。1912年后作品一般不收,但其提要酌情收入附录。全
《港口与航道土木工程师实用手册》主要介绍了港口与航道的设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港口与航道土木工程师实用手册》可作为港口与航道工程土木工程师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港口与航道工程相关专业以及水利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供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参考。
《中国古船图鉴》是对古船的总结。宁波宁海的企业家尤飞君先生生于航海世家,为了使传统的舟船文化得以流传,他组织退休造船工匠制造舟船模型,十年来得各型舟船模型凡百余艘。其中有应邀为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制作的明代漕舫船、为淮北市博物馆制作的北宋汴河客船、为威海定远舰展室制作的郑和宝船等,均堪称精品,为国内外所罕见。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共同组织全国电气工程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编纂而成的。它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电气工程各领域成就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性工具书。《中国电气工程大典》包括现代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材料及器件、火力发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核能发电工程、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电力系统工程、电机工程、输变电工程、配电工程、船舶电气工程、交通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电气传动自动化等15卷。 本书为2卷,船舶电气工程卷。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电机与电器、船舶电站、船舶电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综合船桥系统、船舶电磁防护技术、船舶电磁兼容、船舶电气工艺。 本书主要供从事船舶电气设计、制造
《船舶工业概论》共分8章,其中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船舶及其工业概况、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工业总体发展概况和布局,第2章介绍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第3章介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第4章介绍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第5章介绍我国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第6章介绍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现状,第7章介绍船舶行业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第8章介绍行业管理与中介组织。 《船舶工业概论》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字简练,资料翔实新颖,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船舶专业教材,也可供船舶行业从业者、爱好者阅读参考。
全书分6章,系统介绍了舰船结构振动冲击与噪声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在兼顾结构动力本身的系统性的同时,着重强调工程应用技术本书所涉及的专题内容全面、集中,是作者及其课题组在吸取外研究成果和总结所取得的工程技术经验的基础之上编著而成,概念清晰,论述由浅入深,科学严谨,可满足船舶行业广大读者的不同要求。 本书可作为船舶工程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在已有类似专著的基础上,就外船舶兴波阻力理论发展的主线,进行了程度的概括和总结,希望对21世纪船舶兴波阻力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一点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除对线性兴波理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外,系统地介绍了线性理论的近代应用和浅水狭航道中的船生孤立波,重点论述了Rankine源法在船舶兴波阻力理论中应用的各类问题,最后还对多种船型优化技术作了深入的讨论。本书可供船舶力学的研究生、教师和有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