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篇。上篇内容为“茶席创作”,从茶席的界定入手,阐述茶席的特性、构成要素;将构图法、色彩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引入茶席创作中;提炼出茶席的七种构图形式;详细阐述茶席的色彩搭配、茶席布设及文本撰写和意境营造等方法和技巧。本篇为追求品质生活的爱茶人、爱器人提供由浅入深的茶席创作思路与方法。下篇内容为“茶席赏析”,从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茶席作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茶艺师资培训班学员的作品中选出赏析案例,按照茶席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分类,分别以茶道茗理、顺时而饮、借席言情、诗境之美、平凡之美为题,分为五章,共54席。茶席创作技能并非艺术家专有,有创造、创新能力和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人都可以创作出美的茶席。
《天工开物》一书是明代杂家宋应星独立完成的百科类著述。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约十万字,涉及三十多个行业,记录分析了一百三十余项生产技术的情况,包括材料的使用、制作工序、工具的名称和形状等等。 《天工开物》(崇祯初刊本,涉园重刊)中原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和相关文字一一对照,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生产发展状况。《天工开物图说》对宋应星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原作;同时,甄选相关图片数百幅作为参照,更利于读者对原书进行延伸阅读。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就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加强科技与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的思路、路径和举措。本书还对福建省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来的做法经验做了总结和提炼。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8个科技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模范集体的事迹介绍,全景展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特派员事业,以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法为核心,以先进成果转移转化为纽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群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