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海水观赏鱼饲养管理实操角度出发,详细介绍600多种海水观赏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市场情况以及人工饲养管理方法。同时,本书对海水水族箱维生系统的建立、日常管理和调控以及各种设备的选择、应用和保养给出较为详细的意见,还对海水观赏鱼饲养管理中的驯诱开口、饵料营养、鱼类搭配、养殖繁育等技术进行系统说明,特别是分享了作者多年来在检疫和病害防治方面总结的实用性经验。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作为海水观赏鱼爱好者入门学习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公共水族馆专业养殖员日常工作的速查手册,还是一本在海水观赏鱼贸易中的图鉴工具书。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采集活体标本,并模拟各种鱼类原生的生活环境进行拍摄。原色图片能弥补以往专著对鱼类物种文字描述的不足。以图谱展示中国南方地区的淡水鱼类资源,普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知识。历时十余年对生活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鱼类进了广泛拍摄,共获得43科307种鱼类的活体照片,并对每一个物种的分类地位、鉴别特征等相关信息作了简述。本书介绍的鱼类种类多,内容丰富,图像清晰、色彩真实,既有科学价值,又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是一本难得的鱼类图鉴资料。本书是野外采集、分类鉴别的好手册。可供鱼类爱好者、生物野外调查工作者、环境保护和渔业工作者及相关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罗非鱼良种健康养殖技术》分别就罗非鱼养殖概述、良种生物学特性、饲料营养、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安全越冬、病害防控、养殖质量安全管控和收获运输进行了详细介绍。作为人类优质廉价蛋白质供应者,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养殖区域已遍布85个国家和地区,是养殖产量增长最快的淡水鱼类之一。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罗非鱼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出口的主导品种和国际竞争实力的产品之一。
河虾,又名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日本和中国特有的淡水虾类。河虾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在我国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塘中。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据分析,每100克鲜虾肉中,含蛋白质16.4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1克,灰分1.2克,钙99毫克,磷205毫克,铁1.3毫克),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河虾属于常年消费品种,没有季节性限制,其加工、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口味适应性广,因此多年来河虾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不衰,且价格不断上涨,是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大力发展河虾人工养殖,既是调整渔业结构,促进渔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同时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黄鳝养殖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并综合外的研究成果,全面地介绍了黄鳝的繁殖技术、营养与饲料、人工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增殖与捕捞、越冬与贮运等,并基于黄鳝不同于大宗鱼类的特殊的繁殖习性,介绍了黄鳝的苗种生态繁育技术。汇集了黄鳝养殖与病害防治方面当前的新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知识、信息和市场的全面介绍,叙述具体、示范性强,便于读者掌握和应用。可为从事黄鳝养殖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隋锡林研究员等编著。本书对当前从事海参养殖专业户所遇到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采取问答方式加以解决。内容包括:海参的生物学基础,海参的人工育苗生产,提高海参的池塘养殖技术与效益,其他养海参技术,海参的海区采苗技术,提高海参的增养殖技术与效益,海参的病害及防治。内容通俗易懂,针对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海参增养殖专业户及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相关院校师生阅读。
《种草养鱼技术手册》内容包括:种草养鱼意义和可行性,草食鱼类品种,养鱼牧草与饲料作物,鱼用青饲料的栽培技术,栽培牧草的贮存和加工调制,栽培牧草在养鱼中的应用,种草养鱼常见疾病防治,内容全面、翔实,技术先进、实用。《种草养鱼技术手册》紧扣以草养鱼,节粮高效,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很多新技术、新观念,适合渔业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涵盖了鱼类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鱼类营养代谢及中毒等80多种常见疾病,每种疾病的介绍基本上包括了该病的病原(或病因)、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几方面的内容,并配有能反映该病主要特征的原色图片。同时,在本书的第七章还创新性地增添了包括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在内的多种鱼病诊断实用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是编写人员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本书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为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养殖基层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本手册是一本介绍长江中下游鱼类的工具书,以作者在多年从事长江鱼类研究中积累的120余种鱼类的原创彩色照片为主,图文并茂介绍了长江现存鱼类的生态学习性、分布和资源现状、经济或学术价值、分类地位、中英文名称、拉丁名称等,还附有鱼类测量图解、检索表、检索图。
海参捕捞和交易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在地地区、温带地区和整个热带地区以工业化、半工业化和手工作坊(小规模)渔业的方式被开发利用。在某些渔业作业区,渔民可同时捕获超过20种的海参,渔业管理者和科学家应该把它们逐一区别开。 加工(煮熟晒干)的海参通常被称为海参干品或初加工品,主要销往亚洲市场,这就需要海关和贸易管理者依据其物种知识水平对进行区分。斯蒂文·W.柏塞尔、耶依夫·萨摩、尚塔尔·康南德的《世界重要经济海参种类》旨在为渔业管理人员、科学家、贸易官员和产业工作者提供一种识别指南,以区别在全球范围内被开发利用和交易的不同海参品种。 《世界重要经济海参种类》提供了58种在全世界广为开发利用的海参物种的鉴别信息,还有许多其他海参物种,因开发的区域小,或开发的数量少,而未列入《世
金枪鱼类是栖息在大洋上层的大型鱼类,具有高度洄游游的特性,是无国界的鱼类。从分类上,一般将鲭科中的金枪鱼属、狐鲣属、舵鲣属、鲣属和鲔属统称金枪鱼类,综们共同特征是有发达的皮肤血管系统,体温略高于水温。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大洋性金枪鱼类资源,适应国际渔业管理组织保护金枪鱼类资源的要求,加强金枪鱼渔业获物的统计工作,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金枪鱼鱼类的基础知识。 本书收录了124种鱼类,重点是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等,其中鲭科鱼类49种、剑鱼科鱼类1种和旗鱼科鱼类11种;但也考虑到兼捕鱼类,其中软骨鱼类35种及其他鱼类28种。这些鱼类主要分布在300m以内的大洋上层海域。常被延绳钓渔业所捕获,也见于围网和其他渔业的渔获物中。 本图鉴可为从事远洋金枪鱼渔业捕捞企业、科学研究工作者、广大游钓工作者提供基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