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与维基解密(WikiLeaks),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与棱镜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互联网中的金融欺诈、黑钱运作、武器交易、毒品与色情 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互联网中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的隐秘世界,而这个隐秘世界如何运作,如何生存,又是被谁操纵 此书首次全面解读互联网的黑暗江湖。 没有人真正全面了解深网的秘密。它是一个平行的数字世界,由无止境的数字信息构成,深网足有可见互联网的40 ~ 450 倍。深网内布满匿名网站,它们几乎不受法律的制约。在这里,人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一切活动或路径都难以追踪。深网是世界上后一个未知领域。 《深网》一书解释了深网如何运作、人们如何进入深网、谁在深网中进行操作,并揭开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帮助斯诺登、阿桑奇与其他人实现了秘密的数据交换和防窃听交流
本书特点: 部分:理论知识鉴定指导。此部分内容按照《教程》章的顺序,对照《教程》各章理论知识内容编写。每章包括三项内容:考核要点、辅导练习题、参考答案。 ——理论知识考核要点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教程》内容归纳出的该职业从基础知识到《教程》各章内容的考核重点,以表格形式叙述。表格由理论知识考核范围、考核要点及重要程度三部分组成。 ——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题型采用两种客观性命题方式,即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题目数量严格依据理论知识考核要点,并结合《教程》内容设置。 第二部分:操作技能鉴定指导。此部分内容包含三项内容:考核要点、辅导练习题、参考答案。 ——操作技能考核要点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教程》内容归纳出的该职业在该级别的总体操作技能考核要点,以表格形
本书以多个实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网上书店系统、新闻发布系统、在线教育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案例,详细讲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对目标设计、系统开发背景、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需求分析与设计、各功能模块编码实现、系统的发布等各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本书案例程序的功能贴近实际,设计专业,内容精炼,适合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软件项目开发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第二,对政府治理在解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明确了我国政府治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目标定位和实现治理目标的具体方式。 第三,分析了政府治理工具在应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中的应用规律和特点,并对管制类、经济类、信息类治理工具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基本安排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书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的配套参考书,内容涵盖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086/8088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总线、半导体存储器、中断系统和常用接口技术等主要知识点。本书包括课程辅导、教材配套的习题解答、精选习题及解答和测试卷,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书可以作为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和准备相应课程考研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程》的要求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编写,通过对概念性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的阐述,培养读者的实际应用技能。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工具是可选的,而文化是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好计算机文化知识,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在重应用、重实践的同时又不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本书的编写就是本着这样的精神,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语言的描述中力求通俗易懂,以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轻松领会书中讲述的内容。 本书主要由7个部分构成:(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2000;(3)中文Word 2000;(4)中文Excel 2000;(5)中文PowerPoint 2000;(6)中文Access 2000;(7)Internet的使用。 本书的特点:(1)在每一章正文前配有导读,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每章前了解该章讲述哪些内容,其中哪些是属于基本的内容,哪些是提高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教师合理地安排授课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网络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全书分l3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第4章介绍文字处理与Word2000;第5章介绍电子表格与Excel2000;第6章介绍文稿演示与PgwerPoint2000;第7章介绍数据库基础与Access2000;第8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9章介绍Internet基础;第l0章介绍网页制作与FrontPage2000;第ll章介绍信息安全;第12章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第l3章介绍多媒体制作基础等。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与本书配套的习题与上机实践指导书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书是一本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入门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可读性、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各类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从办公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出发,以Windows XP和Offce2003为平台,采用案例驱动的模式,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met的基本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力求结构清晰、循序渐进、图表结合、通俗易懂,注重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各章节配有案例分析、知识小结和习题思考,配套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后巩固提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
在计算机问世之前,世上的万物都在按其原来的形态按部就班地运行着。直到1946年那台占地170多平方米的大家伙的出现,谁也想象不到,它将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短短70年,它从遥远的试验室,飞速迈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把原来存在的万物依照程序的逻辑重新梳理。计算机互联网由虚向实,就像《道德经》里说的那样,让现有的 有之以为利 挖掘出更多的 无之以为用 ,把现实资源更加有效便利地整合,让资源找到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让互联网与人类的关系更加紧密。有了紧密且频繁的关系,与人类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也自然衍发出来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我们编写了这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本教程采用南京伟福公司研制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COP2000”。实验仪可使实验者通过实验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内部运行机理,掌握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术。通过使用FPGA实验板上的XCV200设计模型计算机(Xilinx公司),学生能够学会使用FPGA器件以及EDA技术,使传统的计算机硬件实验软件化,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日新月异的技术时刻在用“云计算”这样的词汇秒杀我们的知识储备。“云计算”已经不仅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同义语,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前沿、新锐和劲爆的酷味儿。 在本书中,著名信息经济学者姜奇平与著名财经评论家胡泳,以穿透云端的视野和往来天地间的智慧,为我们描绘了云时代的万象。 通过对“云之象”、“云之用”、“云之义”的阐释,作者探讨了云计算的特征和商业应用、云与人性、云时代的意义等诸多问题,描述了云计算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并对由此引发的更多可预见的颠覆性的变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没有两片云是一样的》不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它更关乎技术的语境及其背后的“道”。拒绝华丽艳俗,拒绝词语的堆砌,它只是朴实中见真知,平淡中见机锋、从容中见神奇。 开放与包容,分享与创
这本《计算机导论(第4版)》由从计算机学科的整体架构出发,根据计算机专业(本科、专科)“计算机导论”课程对新教材的需求,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本书取材新颖、内容简练、面向教学,按计算机教与学的规律强调概念的准确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运算与编码基础,Windows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法规等。教材中设计了习题与上机实验指导,方便学生自测。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奠定基础。 《计算机导论(第4版》既适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专科)的计算机入门教学,又适合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 践教程——基于Windows7和Office2010环境(第3版 )》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基于 Windows 7和Office 2010环境》(何振林、 罗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的配套教材。 全书安排8章共23个实验内容,包括 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10文字处理系统、Excel 2010电予 表格、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Photoshop图像 处理与Flash动画制作、TCP/IP网络配置 和文件夹共享、Internet基本使用以及Access数据库 技术基础等。 本书语言流畅、结构简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同时注重应 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践教程——基于 Windows7和Office2010环境(第3版)》既可作为应 用型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 生计算机基础课程 的上机辅导教材,也可供各类计算机
何振林、胡绿慧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 践教程(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版)的配套教材。共安排8章 23个实验,包括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Windows 7操 作系统、TCP/IP网络配置和文件夹共享、Intemet基 本使用、Raptor算法实现、Word 2010文字处理系统 、Excel 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 以及Access数据库技术基础等。 本书语言流畅、结构简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和成人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上机辅导教材, 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及自学者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程》是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对一级MSOffice的相关要求编写的计算机基础教程,目的是使计算机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的需求。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本书内容丰富,几乎覆盖全部考试内容;讲解清晰,前后呼应;操作直观,由浅入深;实例背景交代清楚,注重教育和学习规律;附有大量的实例、图片、同步练习,便于复习与巩固;版面美观,针对性强。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基础教程,也可作为其他学校或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系统软件及其操作系统,Windows xP、中文Word 2003、中文Excel 2003、中文PowerPoint 2003、中文FrontPage 2003等应用软件及主要办公软件操作,网络基础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网页及网站的制作与设计等。每章开篇有教学重点,结尾有习题,用以帮助读者掌握学习重点。 本书配有《计算机上机实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各类实验、综合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等。本书是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的体现。面向网络,视角新颖,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又注重操作的讲解,使两者有机地结合。 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亦可作为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开设的为普遍、受益面广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教材按照*提出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大纲编写。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 xP;第3章word 2000的使用;第4章Excel 2000中文电子表格;第5章P0werpoint 2000制作演示文稿;第6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应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培训教材。
本书以MCS_51系列单片机作为王主要机型,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对知识点合理分解、组合,随着任务的逐渐进行,知识逐渐完善,能力逐渐提高,所有项目任务完成时,已具有较高的单片机开发技能,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MCS一51单片机内部的功能结构、原理与应用以及功能扩展。全书共设8个项目,其内容包括创建单片机系统、闪亮的LED、按键控制汉字显示、音符产生器、更大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课程设计、串行通信和数字钟制作。每个项目有不同的知识时重点,循序渐进。项目又划分成任务,每个任务包含基础知识点,完成任务需要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详细说明,完成任务需要的软件设计及详细的程序清单然后是任务的思考练习,用于学生课后练习巩固任务的知识点及技能。其中单片机课程设计部分可用于学生一到两周的整周实训,对本课程进行全面强化综合训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2011版)》中对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 2010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实现、网页制作基础。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案例设计紧贴学生实际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注重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关注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教材中部分章节的内容兼顾了理工和文科学生的不同特点,学习时可视实际情况做出取舍,同时内容的设计也为后续程序设计课程做好铺垫;每章配有丰富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与自测。本书配有电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