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Workbench热力学分析实例演练(2020版)》以ANSYS Workbench 2020为操作平台,详细介绍了利用该平台进行热力学分析的演练过程。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使读者在掌握软件操作的同时,也能掌握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能自如地应对本领域所出现的问题。 《ANSYS Workbench热力学分析实例演练(2020版)》全书分为3篇,共12章。基础篇(第1~4章)从有限元理论着手介绍了热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及ANSYS Workbench平台的基础知识;项目范例篇(第5~8章)以项目范例为指导,讲解在Workbench平台中进行的稳态热分析、非稳态热分析、非线性热分析、热辐射分析的理论计算公式与案例实际操作方法;高级应用篇(第9~12章)作为传热分析的高级部分,讲解在Workbench平台中进行的相变分析、优化分析、热应力耦合分析和热流耦合分析。 《ANSYS Workbench热力学
这是一本从业务视角讲解银行机构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的著作。 作者深耕银行风控领域20余年,将自己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从业经验以及为500余家银行提供咨询和培训的内容深度融合,总结了一套全面的银行数字化风控方法论,为零售、对公、普惠金融3大核心业务如何构建自己的风控体系,给出了明确的策略、方法与实践。 全书核心内容具体如下: 第 一部分(第1-2章)银行数字化风控 着重分析银行数字化风控的重要性、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金融科技在银行数字化风控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构建银行全面数字化风控体系。 第二部分(第3-8章)零售业务数字化风控 从零售业务的贷前、贷中与贷后各环节入手,着重介绍数字化风控策略、数字化风控模型以及数字化风控指标分析等内容,特别是智能反欺诈、智能贷后与AI催收,是银行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银行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先行者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有哪些? 本书将从行业研究者的视角、行业实践者的视角、科技赋能者的视角和行业咨询顾问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般探讨,汇集了1个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33家银行、5家科技公司、4大咨询公司的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讲解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趋势、行业先进案例、科技如何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以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全书共八篇,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01~06 ) 总结和分析了银行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共性、难点及解决之道。重点聚焦银行数字化营销、交易银行与产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风险应对、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IT驱动数字化转型5个领域
本书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和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行业和企业解决方案为背景,结合作者团队在智能工厂规划与运营领域的丰富案例和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9章,第1章是智能工厂构建的基本导向,提出了智能工厂物流体系基本框架,第2章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工厂的发展情况,第3章系统阐述了智能工厂物流规划,第4章讲解了智能工厂关键物流技术应用,第5章介绍了智能工厂物流运营管理,第6章介绍了智能工厂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第7章列举了智能工厂落地的常见问题与管理要点,第8章介绍了现有工厂的物流智能化转型升级,第9章提出了促进我国智能工厂物流构建的建议。 本书作为深度阐述智能工厂物流规划、运营与转型升级的专业书籍,可供制造企业的管理者,物流领域的各级从业人员、对物流有兴趣的人员使用,也可供规划和管理专
本书从技术角度系统讲解了Node-RED的使用方法和如何应用Node-RED开发物联网应用,是Node-RED领域的标准性著作,得到了Node-RED项目创始人Nick O'Leary的高度评价。 具体地,本书包含Node-RED的设计思想、技术基础、环境搭建、流程创建、使用方法、配置方法、内部节点、应用开发方法,以及解决常见需求的44个流程,几乎涵盖了使用Node-RED开发物联网应用所需的所有基础知识,能为读者建立完整的Node-RED知识体系和框架。 本书注重使用Node-RED开发物联网应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它还有一个姊妹篇《Node-RED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实践》,讲解了Node-RED的官方扩展节点、自定义节点、团队开发等物联网应用端到端开发的细节,以及数据采集、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节能方面的4大工程实战案例。 这两本书都配有大量辅助资源,包括流程实例、配置文件、实例代码等,可以通过
科学知识图谱原理及应用 VOSviewer和CitNetExplorer初学者指南
《Autodesk Inventor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2020版)》主要介绍了Autodesk Inventor 2020中文版的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Inventor 2020入门、辅助工具、绘制草图、草图特征、放置特征、钣金设计、曲面造型、部件装配、零部件设计加速器、表达视图、创建工程图、模型样式与衍生设计、打包与设计助理、Inventor二次开发入门,另外附有两章电子文档资源,内容包括应力分析和运动仿真。全书由浅入深,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并根据编者的多年经验及读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Autodesk Inventor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2020版)》内容详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结构清晰、实例丰富,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初学者的自学指导书。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集成高性能无线MCU的出现及、云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智能家居系统又迎来一个发展机遇和高潮。智能家居系统不仅能够使家居设备之间互联起来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还可以接入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基于集成高性能无线Wi-FiMCU(TICC3200),并采用、云服务平台实现远程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读者可以直接利用CC3200内部资源而省掉外部单片机,使用单个芯片就可以开发整个应用;根据TI的SDK自行开发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借助片上Wi-Fi、互联网和强大的安全协议,无需Wi-Fi经验即可实现快速开发。
《ABAQUS 2016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以ABAQUS 2016版为软件平台,介绍了ABAQUS的操作命令及其在工程结构数值分析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ABAQUS 2016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分基础应用篇和实际工程篇两个层次讲解,共17章。基础应用篇(第1~9章)包括有限单元法的基础理论、ABAQUS入门知识介绍、几何建模技术与技巧、分析步的概念与设置方法、相互作用的概念与使用、载荷与边界条件的定义、网格的划分、作业的创建与设置以及可视化后处理技术;实际工程篇(第10~17章)依托工程中常见的实例,按照不同的分析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了详尽的操作演示与方法教学。本书根据实际应用为读者提供的专题包括结构静力学分析、显式与隐式的动力学分析、线性与非线性的静力与动力学分析、接触分析、热结构耦合问题分析、多体系统分析、加
《Creo 4.0曲面设计实例解析》共6章,第1章介绍Creo 4.0曲面设计操作界面、曲面简介、曲面分类与设计技巧,第2~4章分别介绍基础曲面设计实例、进阶曲面设计实例和逆向工程实例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第5~6章分别介绍模具分型面设计实例和曲面综合设计实例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Creo 4.0曲面设计实例解析》讲解了Creo 4.0所有曲面知识,案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提高读者对曲面产品的发散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可供产品研发、设计等中高级用户使用,也可作为工科院校机械、工业设计等专业的案例化教学教材或自学参考书,以及产品研发、设计人员的培训教材。 《Creo 4.0曲面设计实例解析》配套网盘资源包含所有案例的模型源文件和产品设计结果文件,以及各章节教学视频资料,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Abaqus分析用户手册 材料卷》一书是 Abaqus用户手册大系 中的一册,共分6章,详细介绍了材料的不同性能及组合应用:第1章概述了Abaqus中的材料库、材料的数据定义、组合材料行为等内容。第2章介绍材料的弹性力学属性,包括线弹性、多孔弹性、次弹性、超弹性、弹性体中的应力软化、线性黏弹性、非线性黏弹性、率敏感的弹性泡沫。第3章阐述了材料的非弹性力学属性,包括金属塑性和其他塑性模型、织物材料、节理材料、混凝土和橡胶型材料中的变形。第4章对材料的渐进性损伤和失效进行了阐述,包括韧性金属的损伤和失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和失效,以及低周疲劳分析中韧性材料的损伤和失效。第5章介绍材料的水动力属性,详细说明了其状态方程。第6章介绍了其他7种材料属性,分别是力学属性、热传导属性、声学属性、质量扩展属性、电磁属性、
马尔科·卢克沙著的《Kubernetes in Action(中文版)》主要讲解如何在Kubernetes中部署分布式容器应用。本书开始部分概要介绍了Docker和Kubernetes的由来和发展,然后通过在Kubernetes中部署一个应用程序,一点点增加功能,逐步加深我们对于Kubernetes架构的理解和操作的实践。在本书的后面部分,也可以学习一些高阶的主题,比如监控、调试及伸缩。 Kubernetes是希腊文,意思是“舵手”,带领我们安全地到达未知水域。Kubernetes这样的容器编排系统,会帮助我们妥善地管理分布式应用的部署结构和 流量,高效地组织容器和服务。 Kubernetes作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在设计软件系统时,能够尽量降低在底层网络和硬件设施上的负担。
本书以Mathcad Prime 2.0中文版为基础进行编写,并补充了Mathcad Prime 3.0中文版新增的功能与内容。本书不仅适合使用Mathcad Prime的读者,也适合使用Mathcad14、15版的读者。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详细讲解了Mathcad Prime的功能、操作和使用技巧,并用大量实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它,从而为其使用Mathcad Prime打下坚实的基础。下篇是作者自主开发的Mathcad应用实例。本书把Mathcad作为工程应用软件的开发系统,开发了一批应用实例,读者可以了解到大量应用Mathcad的经验和技巧。这些实例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作者很熟悉的专业和从事过的一些工作领域,但方法和技巧是不分专业的,可供其他专业的读者参考。本书配有光盘便于读者运行书中的例子。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