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nbsp;%26nbsp;%26nbsp;%26nbsp;《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初刊于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生平无考,兼通蒙汉医学,曾于元仁宗延
1《伤寒论浅注》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一年丁己(公元1796年)。全书共6卷,遵从张志聪、张锡驹所分章节,专注六经诸篇,至劳复止;以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不可等篇为王叔和所增,皆置之
《濒湖脉学》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书中采撷古代各家论脉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并将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等,用韵语编成歌诀,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后世学习脉学的样本,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濒湖脉学译注》对《濒湖脉学》进行了翻译和注释,译文采用浅显易懂的现代汉语,并注意押韵,以利于朗读和背诵,同时对书中难懂的古汉语词汇和医学名词术语,做了详细的解释,为学习脉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名。 全书1卷,共载论文四十余篇,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以及脉法、养生、优生等理论,内容颇丰。朱丹溪的论文《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均见于此,所以《格致余论》被公认为是反映朱丹溪医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成书于1347年,目前可见版本有:元刊本,明正德间刊本,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4-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16种。 此次整理所选底本为元刊本。 《局方发挥》 宋代官方编纂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为辛香燥热之剂,流行甚广,弊端甚多。对此,主张辨证施治、滋阴降火的朱丹溪,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力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不妥之处,著成《局方发挥》。全书共1卷,以问答形式,列31条,对《局方》之方剂进行了剖析,阐
本书取材自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新旧的一代》、《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观音菩萨和》和《金粟轩诗放八讲》等。我所做的事就是剪刀加浆糊,“断章取义”,稍加整理。好在南先生的书通篇结构严谨,但撷取一段,又能独立成篇。文章的标题大多是原书听小标题,小部分是我加上去的,在编辑过程中只删去个别字句。纯粹是技术性的。 t 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既涉及诗话与人生、文化与文学、读书与论史、谈典与论人,也涉及知命与立世以及作者的人生精言;在阐述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时,作者广征博引,谈笑风声;谈诗时,既有典故,又有哲理;谈人生时,引用了大量典故和诗词;用典故时,又有作者其独到的见地。
《医悟》十二卷,刊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马良伯撰。本书为综合性医书。马氏结合个人行医心得,点评《灵枢》、《素问》、《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等医著的精要之处,不仅指明重点,还纠正了其中的谬误,并将个人经验附于医论,破千古未发之谜,以告世医。《医悟》详尽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各种杂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伤寒总论、伤寒及类伤寒辨、伤寒六经见症、伤寒兼症、妇科、外科证治,并荟萃了常用方剂。本书辨证,既提纲携领地阐述了各科证治精要,又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切合实用,具有的临床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