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原著 中医古典读本金匮要略黄竹斋 本经书疏证 陈明彭子益刘渡舟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视频书籍
    •   ( 391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14-06-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是伤寒论的诸多传世版本之一,系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先生的家传秘本,“相传共有十三稿……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后张氏将该书传于桂林左修之(盛德)。左于同治三年,在岭南遇到其师张学正(即张绍祖),张自称为仲景的四十六世孙,传授左盛德仲景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桂林古本”名。 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文辞畅达,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宋本文献之缺失,又能借以订正不少条文因错简讹脱所致之谬误。如通行本太阳篇下谓:“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按脉证不合,其理难通。长沙古本作“表有热,里无寒,白虎汤主之。”此说似较为胜。而本书作“里有热,表无寒,白虎汤主之。”比长沙本就更

    • ¥21.7 ¥39 折扣:5.6折
    • 运气学说六讲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58 条评论 )
    • 任应秋 /2019-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阐述五运六气学说的专题著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综合历代运气著作,去芜存菁,整理成章。先述运气学说的由来和产生的科学基础;次述干支甲子的基本知识和对运气学说的意义;再述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以及运气同化诸问题;最后列“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专节,以《素问·藏气法时论》为范例,阐述运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中运用的原则和大法,使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文后附有“六十年运气交司表”,以便于读者学习和运用。全书解说明晰,体系清楚,可供学习和研究运气学说者参考。

    • ¥27.3 ¥49 折扣:5.6折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宋)陈承,(宋)裴宗元, /2020-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

    • ¥27.9 ¥50 折扣:5.6折
    • 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56 条评论 )
    • 陈达夫著 /2017-04-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陈达夫(,四川省西昌人,著名中医眼科学家。出身中医世家,精通中医内、妇、儿、眼等科,尤以眼科独步。他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其学术思想在中医眼科界独树一帜,颇具影响。所著的代表其学术思想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曾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本书作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除了重点介绍了陈老六经辨证、八廓学说以及内眼结构与六经对应学说等在中医眼科学术上的创新理论和独特见解外,还真实记录、总结了陈老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所附陈老的遗著《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集中代表了陈老的学术思想,被誉为“中医伟大的眼科著作”,曾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 ¥27.3 ¥49 折扣:5.6折
    • 本草新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08 条评论 )
    • (清)陈士铎 著;柳长华 等 校注 /2008-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全书共分五卷,卷前首载凡例十六则、劝医六则、七方论、十剂论、辟陶隐居十剂内增入寒热二剂论、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对该书的编写目的、收药原则、七方十剂之义等进行了说明。卷一至五,以药名为纲,列举了二百七十七味药物,对每一味药物,均先述攻效于前,继发尚论于后。其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能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见解独特,发前人所未发。其对药味选用配伍宜忌的论述,尤切中于临床,实用价值很高。此次据康熙刻本、清抄甲本为底本,以何高民校订本、清抄乙本、清抄丙丁为校本校点而成,可供中医科研、临床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 ¥21.7 ¥39 折扣:5.6折
    • 伤寒广要/皇汉医学精华书系
    •   ( 16 条评论 )
    • (日)丹波元坚|校注:田思胜//王明亮//刘珊珊//边莉... /2019-09-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广要》十二卷,由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坚于1825年所撰。全书收集我国历代一百五十余位医家有关伤寒的论述,以惬于经旨,切于实用为目的,以广经旨之要为目标,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精心编撰而成。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中医基础、中医文献研究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并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辅助学习书目,具有较高的学习、研究价值。

    • ¥22.5 ¥39 折扣:5.8折
    • 徐书专病特效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24 条评论 )
    • 徐书 著 /2018-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徐书师承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重量名老李士懋教授,民间陈瑞山老中医,在基层从医近30年,长期从事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临床上提出以经方作为龙头,经验方,时方作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治疗很多疑难病疗效颇佳。本书为徐书师承医集。

    • ¥26.7 ¥48 折扣:5.6折
    •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精)
    •   ( 174 条评论 )
    • 孟景春//王新华 /2011-08-01/ 上海科技
    • 《黄帝内经灵枢》是中医学主要理论基础之一。为了便于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和掌握,本书对原著重新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著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27.3 ¥55 折扣:5折
    • 六经八纲方证解析《伤寒论》 附南陈(亦人)北刘(渡舟)有关论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顾武军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如何把伤寒论的学习和应用,从“难学、难精”的状态跨越到“易学、好用”的境界,很多中医临床医生的迫切需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顾武军教授,师承著名经方大家陈亦人教授的学术思想,提出“《伤寒论》辨证体系是以六病为柜架,由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方证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多层次综合整体”,本书的核心特色是:以“六经八纲方证”三解《伤寒论》。 本书还附有伤寒大家刘渡舟、陈亦人(俗称“南陈北刘”)对伤寒重点的对比阐释。 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教学研究者阅读。

    • ¥27.3 ¥49 折扣:5.6折
    • 彭子益中医气化系统学(评注版)(古中医传承书系之医理篇)
    •   ( 8 条评论 )
    • (清)彭子益|责编:谢静文//李慧敏|整理:张宗祥//张卉冰 /2023-04-01/ 中国医药科技
    • 《中医气化系统学》为清末民初医家彭子益所著,经整理分为原理篇、古方证明篇、小儿方、温病方、热伤风方、痢疾方、白喉方等,整理评注者品读注解本书并联系临床实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记忆。后附已经整理校对完成的彭子益《实验系统学》一书,对于深入学 子益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大有裨益。全书内容实用,说理清晰,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22.5 ¥39 折扣:5.8折
    • 中医百部名著(医论医话卷)
    •   ( 7 条评论 )
    •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06-01/ 华夏
    •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 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中医 百部名著》丛书,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 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 ”者,学医之人 ,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 。愿《百部名著

    • ¥26.8 ¥48 折扣:5.6折
    • 卫生宝鉴(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1 条评论 )
    • (元)罗天益|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武文玉//孙洪生...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字谦甫)著。刊行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罗氏为李东垣之弟子,其学则源于易水张元素。罗氏为弘易水之学,以《内经》为主旨,兼采众家之长,并结合临证治验,集为是书。 书凡24卷,卷1~3为“药误永鉴”,载医论25篇,以病案形式,进行专题辨析,藉以警示后学及同行不要犯用药之误;卷4~20为“名方类集”。共辑选罗氏自拟方及历验古方770余首,以证集方,理法兼备,备述各科病证的治疗;卷21为“药类法象”,载医论21篇,对洁古、东垣之药学理论多有传承发挥;卷22~24为“医验纪述”,载验案及医论18则,主要载述罗氏临证经验,内容丰富。另附有补遗1卷,选辑张仲景以下诸家有关外感、中暑等病证的验方,为元代以后他人所增订。 全书立论处方,既承袭易水之学,又兼采历代名方,并参以己验,正于经旨

    • ¥22.5 ¥39 折扣:5.8折
    • 被遗忘的古方(第1辑)
    •   ( 39 条评论 )
    • 编者:钟相根 /2018-04-01/ 中国医药科技
    • 《被遗忘的古方( 辑)》作者钟相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撷英取华,将一些名医喜用但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医古方收入本书,共计43首。每首方剂从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提要、临床应用方面予以详细介绍, ,用方利歌诀予以总结,以便读者记忆掌握。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难得,值得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大夫收藏研读。

    • ¥20.8 ¥36 折扣:5.8折
    • 伤寒尚论辨似 (清)高学山 著;郭永洁 等 校注
    •   ( 9 条评论 )
    • (清)高学山 著;郭永洁 等 校注 /2016-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尚论辨似》为清初医家高学山辨析喻昌《尚论篇》而编著成书。全书依据伤寒六经分篇,设太阳经总说及上中下篇;阳明经总说及上中下篇;少阳经总说及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太阴经总说;少阴经总说及少阴病前篇,少阴病后篇;厥阴经总说及厥阴全篇说;过经不解及瘥后劳复阴阳易病等。除对《尚论篇》有关内容辨析外,还就《伤寒论》的六经分篇、传经、直中、并病、合病、方药、诊法等进行论述。本次整理以1956年3月新医书局本为底本。

    • ¥27.9 ¥50 折扣:5.6折
    • 本经序疏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清)邹澍 撰;池磊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经序疏要》,清医家邹澍撰。全书八卷,病证名九十二项,以病为纲,下列主治该病证药物,并注明性味、功效,后有该病证名称、病因、病机、治疗等阐释。书后列“解百药及金石等毒”、“服药食忌”、“凡药不入汤酒”三篇。使读者能够方便地“循证求病,因病得药,从药检宜”,切合临床实用。今以清道光29年己酉(1849)刻本为底本,以同治癸酉反经堂重刊本、常州长年医局本为校本,重新整理出版。今以清道光29年己酉(1849)刻本为底本,以同治癸酉反经堂重刊本、常州长年医局本为校本,重新整理出版。

    • ¥27.9 ¥50 折扣:5.6折
    • 陈伯坛金匮要略讲义/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   ( 5 条评论 )
    • 总主编:孟凡红//杨建宇//李莎莎... /2017-05-01/ 中国医药科技
    • 民国时期(1911-1949)的中医教育历尽艰辛, 特色。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之巨大挑战下,培养的中医英才,成为中医教育及中医临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与当时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以史为鉴,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给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历史的选择和中医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担当。《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精选了民国时期活跃在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的大家恽铁樵、秦伯未、张山雷、陈伯坛、承淡安等近代 中医学家所编撰和讲授的中医药教材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 孟凡红、杨建宇、李莎莎主编的《陈伯坛金匮要略讲义/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为丛书之一,收有陈伯坛编撰的《金匮要略讲义》1种,即《读过金匮论》。

    • ¥28.3 ¥49 折扣:5.8折
    • 黄煌经方医话·云游篇云游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23 条评论 )
    • 黄煌 著 /2017-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十多年前,作者黄煌主持公益性网站”黄煌经方沙龙”,更是不停地敲打键盘,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引导大家学习经方应用经方。这本《黄煌经方医话》,就是作者近十年来临床与读书、讲学与访谈、回忆与思考的实录。 本册为云游篇,主要收录的是游记,更是有关经方的随想。也有部分是回忆录,其中大部分是写家乡的食物。

    • ¥21.7 ¥39 折扣:5.6折
    • 伤寒指掌 (清)吴贞 著;周利 等 校注
    •   ( 9 条评论 )
    • (清)吴贞 /2016-1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指掌》,四卷,清代吴贞着。卷一列类伤寒辨、察舌辨症法、察舌辨症歌、察目法及太阳、阳明、少阳本病述古及新法。卷二述三阴总辨及太阴、少阴、厥阴本病述古及新法,救逆述古,救逆新法,瘥后诸病述古等。卷三述衄血、痞、下利、癍疹等伤寒变证。卷四述风温、温热、瘟疫、暑症等伤寒类证。吴氏将伤寒温热病从其疑似之处予以分析、比较、辨识、施治。分篇叙述伤寒曰述古,其理论本于《准绳》《金鉴》诸书;温热日新法,诊治遵从薛生白、叶天士学说。全书纲目清晰,文字简炼通俗,实用价值颇高,是研究中医学的的重要参考书籍。周利、郭凤鹏、岳天天、刘文礼校注的《伤寒指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以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底本。

    • ¥21.7 ¥39 折扣:5.6折
    • 伤寒缵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 2 条评论 )
    • (清)张璐|校注:付笑萍//李淑燕...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
    • 《伤寒缵论》为清代医家张璐所撰,刊行于1667年。本书以诠解《伤寒论》原文为主,共分两卷。卷上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篇:卷下为脏结结胸痞篇、合病并病篇、温热病篇、杂篇、脉法篇、伤寒例等篇,并载《伤寒论》方一百一十三首,附古今分两。作者将《伤寒论》原文重新编次,删去了汗、吐、下诸篇,将“脉法”“伤寒例”移至书末。采诸家注文,参以个人见解,阐释发挥,补充了前贤之未备。本次整理以康熙六年丁未(1667)初刻本为底本。

    • ¥28.3 ¥49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