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伤寒明理论伤寒医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9 条评论 )
    • (金)成无己//(元)马宗素|责编:范志霞//谢静文|总主编:柳...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均为金代成无己所著,成书于1142年。 《伤寒明理论》三卷,精辟地分析了《伤寒论》所涉50个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发病机理、病位病性以及鉴别要点,是伤寒研究领域 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专书。《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选取《伤寒论》常用方剂20首进行制方之法的分析,提出了“十剂”“七方”等概念,对方剂学的研究影响深远。另外,成氏于书中多处引用《内经》《难经》《黄帝针经》等经典著作以阐发仲景之论,以经注论,以论证经,经论结合,说理透彻,使学者读其论而知其理,胸中了然而无惑,严器之谓其“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 本次点校以清《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明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主校本,以书中所涉书籍的通行本为他校本进行整理。 《伤寒医鉴》又名《刘河间伤寒

    • ¥9.9 ¥20 折扣:5折
    • 脉诊速记手册 黄泳,陈俊琦 主编
    •   ( 57 条评论 )
    • 黄泳,陈俊琦 主编 /2016-04-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介绍中医脉诊的方法,书稿中详细描绘了28脉的脉形、特点和辨别方法,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并入用了《脉经》部分内容,用来进一步说明脉诊的应用,使读者对脉学有正确的认识。书稿内容线索清晰,配图精美,文字简练,方便读者学习、记忆和查询。

    • ¥2.9 ¥5 折扣:5.8折
    • 谦斋医学讲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60 条评论 )
    • 秦伯未 编著 著作 /2009-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谦斋医学讲稿》为中医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笔者中医学术方面讲稿12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谦斋医学讲稿》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师生参考。

    • ¥9.6 ¥18 折扣:5.3折
    • 全生指迷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0 条评论 )
    • (宋)王贶|责编:吴晓川|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丁侃...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全生指迷方》,又作《济世全生指迷方》,医方著作。共4卷。宋代王贶撰。 王贶,一作王况,宋代医家。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毅叔学医,为其女婿,尽得其传。宣和年间(1119~1125)授官朝议大夫。 该书“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足以解惑指迷,扶危救困,故名指迷方。 该书分为四卷,二十一门。卷一为脉论及诊脉法,卷二至卷四为寒证、热证、风食、风湿、疟疾、痹证、劳伤、气病、血证、诸积、诸痛、眩晕、厥证、痰饮、消证、疸病、咳嗽、喘证、呕吐、小便二十种病证,以及一部分妇科的方剂。 不同于一般的方书,《全生指迷方》有其独特的体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方书所载,大都皆标某汤某丸,主治某病,详其药品铢两而止。独贶此书,于每证之前,非

    • ¥8.6 ¥15 折扣:5.7折
    • 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国医精华系列
    •   ( 113 条评论 )
    • 潘德孚 /2010-01-01/ 浙江科技
    • 本书作者为民间中医师,75岁,行医50多年。 作者学历不高,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悟出许多行医之道。两年前,他把自己的行医经历以及在行医过程中看副的、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并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发布到网络上。 但就是这一篇篇的博客,让网友跟帖不断,许多网友加入了对中医疗效的讨论。 潘医师的许多见解被传播得越来越广:“中医队为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中医治人,西医治病”、“病是你自己好起来的,医生只是在帮忙”……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向你讲述一个个看病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医在诊病、治病时是如何思考的,从此明白:不是中医疗效不好,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中医。

    • ¥9.91 ¥20 折扣:5折
    • 全生指迷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 条评论 )
    • (宋)王贶|责编:吴晓川|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丁侃...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全生指迷方》,又作《济世全生指迷方》,医方著作。共4卷。宋代王贶撰。 王贶,一作王况,宋代医家。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毅叔学医,为其女婿,尽得其传。宣和年间(1119~1125)授官朝议大夫。 该书“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足以解惑指迷,扶危救困,故名指迷方。 该书分为四卷,二十一门。卷一为脉论及诊脉法,卷二至卷四为寒证、热证、风食、风湿、疟疾、痹证、劳伤、气病、血证、诸积、诸痛、眩晕、厥证、痰饮、消证、疸病、咳嗽、喘证、呕吐、小便二十种病证,以及一部分妇科的方剂。 不同于一般的方书,《全生指迷方》有其独特的体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方书所载,大都皆标某汤某丸,主治某病,详其药品铢两而止。独贶此书,于每证之前,非

    • ¥8.28 ¥15 折扣:5.5折
    • 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国医精华系列
    •   ( 22 条评论 )
    • 潘德孚 /2010-01-01/ 浙江科技
    • 本书作者为民间中医师,75岁,行医50多年。 作者学历不高,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悟出许多行医之道。两年前,他把自己的行医经历以及在行医过程中看副的、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并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发布到网络上。 但就是这一篇篇的博客,让网友跟帖不断,许多网友加入了对中医疗效的讨论。 潘医师的许多见解被传播得越来越广:“中医队为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中医治人,西医治病”、“病是你自己好起来的,医生只是在帮忙”……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向你讲述一个个看病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医在诊病、治病时是如何思考的,从此明白:不是中医疗效不好,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中医。

    • ¥9.9 ¥20 折扣:5折
    • 芷园臆草存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 6 条评论 )
    • (明)卢复|校注:于仪农//韦永红//赵仁龙... /2016-11-01/ 中国中医药
    • 卢复著的《芷园臆草存案》,医案专书,不分卷,明代卢复著,刊行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该书载卢复医案20则,涉及伤寒、瘟疫、蓄血、外风挟饮、谵妄、善恐、失眠、口疮、呃逆、呕吐、吐血、便血、水肿、疝气、瘘证、佝偻、疮疡等,多为经治内科杂病和妇科疑难病之验案。末为自疗吐血一案,尤为详细。每案先述诊治经过,后论诊断及用药之法。 案例虽少,但内容丰富而有特色。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宝笏楼刻《医林指月》本为底本。

    • ¥8.7 ¥15 折扣:5.8折
    • 辨症玉函脉诀阐微(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3 条评论 )
    • (清)陈士铎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辨症玉函脉诀阐微(大字版)》四卷,为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陈士铎(约1627-约1707),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 此书以辨证为主旨,有阴症阳症辨、虚症实症辨、上症下症辨和真症假症辨等,共辨中风、疟疾、癫狂等75症,较《辨症录》 为简要,故称《辨症玉函》。每症之下,先辨病因病机,再辨证型特点,并特别点明辨证的关键,每症列方剂数则。辨证是中医临证从理论到治疗的关键环节,《辨症玉函》乃是羽翼《辨症录》《石室秘录》等陈氏其他著作的一部重点讨论辨证的著作。 此书世间鲜有流通,今存世只有康熙间刻本一种。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一种,即今存的康熙问刻本。本次整理,即以此本为底本,另参考陈氏其他著作以为校次。底本中的脱误衍倒等,均据别本予以校正。

    • ¥8.6 ¥15 折扣:5.7折
    • 寓意草/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清)喻嘉言|校注:于恒
    •   ( 15 条评论 )
    • (清)喻嘉言|校注:于恒 /2011-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寓意草》为明末清初 医家喻昌所著,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由胡卣臣捐资 刊行。全书不分卷,首列“先议病后用药”、与“门人定议病式”,次录医案六十余则。 作者强调诊病时辨证论治,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并制定了“议病式”,即一份完整的医案格式,有助于中医医案的规范化。《寓意草》中所录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多为疑难症治验。医案论证严密,病因病机剖析明确,逻辑性强,治法用药之理阐释详尽。其临床治验多有创见,颇具启发意义,足资借鉴,可作为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 ¥8.6 ¥15 折扣:5.7折
    • 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   ( 2 条评论 )
    • 黄坤强 /2014-04-01/ 中国中医药
    • 由黄坤强编著的《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由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组成,主要介绍黄坚白先生治疗肝病、肾炎、痢疾、泄泻、胃痛、哮喘等内科病的临床经验。《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为中医药业内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8.28 ¥15 折扣:5.5折
    • 伤寒论/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   ( 2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总主编:吴少祯 /2018-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论》为汉代 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它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本书经逐字点校、精心编排,并以大字版的方式呈现,方便诵读,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

    • ¥8.28 ¥15 折扣:5.5折
    • 幼科推拿秘书/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1 条评论 )
    • (清)骆如龙 /2012-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骆如龙编著的《幼科推拿秘书》五卷,又名《推拿秘书》,清·骆如龙著于1691年,1784年刊行。卷一列保婴赋等歌赋,杂论儿科诊法,卷二述推拿穴位,卷三论各种推拿手法,卷四为多种病症的推拿治法,幼科药方附于卷末。推拿手法历代皆有不同发展,明代被列为专科,学术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清时期推拿治法向其他学科渗透发展,疗效 为突出,其专科已较成熟。《幼科推拿秘书》首录“保婴赋”等歌括,杂论儿科病诊法,次列推拿穴位及各种推拿手法,诸病推拿法。为中医儿科外治法之经典,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借鉴。

    • ¥8.6 ¥15 折扣:5.7折
    • 女科百问/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南宋)齐仲甫
    •   ( 9 条评论 )
    • (南宋)齐仲甫 /2012-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南宋·齐仲甫所著的《女科百问》是一部综合性的妇科临床文献,对后世颇有影响。作者上取《内经》、《难经》之理,下荟诸贤之萃,深求元理,广集旧闻,结合自己多年治疗妇科病之经验,将有关妇女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等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法等内容,以问为目,以答为论,设为百问。 《女科百问》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五十问,主要论述了妇人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五十问,主要论述了妊娠生理及胎产诸病的证治。纵观全书,书中所列百问,借问答而推其致病之由,据辩论而立以疗治之法,论非无稽,法咸有据。书中每答之论条理清晰,内容简明,皆有理法方药,正如书中闵齐饭序所言之“有不可问者,百问问之;有不便答者,百答答之。使人自晓其因,而人自谙其治”。每论之后,又列处方,少则一方,多则数方。部分

    • ¥8.6 ¥15 折扣:5.7折
    • 寓意草/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 条评论 )
    • (清)喻嘉言|校注:于恒 /2011-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寓意草》为明末清初 医家喻昌所著,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由胡卣臣捐资 刊行。全书不分卷,首列“先议病后用药”、与“门人定议病式”,次录医案六十余则。 作者强调诊病时辨证论治,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并制定了“议病式”,即一份完整的医案格式,有助于中医医案的规范化。《寓意草》中所录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多为疑难症治验。医案论证严密,病因病机剖析明确,逻辑性强,治法用药之理阐释详尽。其临床治验多有创见,颇具启发意义,足资借鉴,可作为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 ¥9 ¥15 折扣:6折
    • 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   ( 4 条评论 )
    • 黄坤强 /2014-04-01/ 中国中医药
    • 由黄坤强编著的《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由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组成,主要介绍黄坚白先生治疗肝病、肾炎、痢疾、泄泻、胃痛、哮喘等内科病的临床经验。《黄坚白(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为中医药业内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8.1 ¥15 折扣:5.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