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书系·野外识别手册:常见南方野花识别手册》所述的南方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本地区内的植被类型多样,野生花卉种类极为丰富,从高大的乔木、繁花似锦的灌木、小巧精致的小花小草,或生干水面或漂浮于水中之花,或攀援,附生干岩石、悬崖及树干上的藤本花卉等都应有尽有。书中收录的360种南方常见的野生花卉,主要为长江以南的华东及华南地区的物种,同时也收录了少量热带地区和西南地区常见的野生花卉。
《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应用》(作者闵九康)共12章,主要论述了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的发生及代谢过程;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的种类及功能;植物抗氧化剂对人类健康的有益作用;植物抗氧化剂和活性氧对胁迫的防卫作用;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重要功能;植物活性氧在发送信息中的作用以及活性氧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应用》可供大专院校师生、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有关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这是一本正规的植物图鉴,通过精美的植物绘画,记录下了231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我们平常甚少会仔细观察植物的发芽。不论是鲜艳的花朵,还是朴素的花朵,当然还有生活在植物上的各种各样的昆虫。 书中从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以及叶子的形态,到可以食用的嫩树叶都做了详尽解说,让我们发现原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也有着如此新奇的魅力。 《林中漫步 231种植物的手绘自然笔记》除了有科普知识,还有大量的手绘图片,每个品种都包括多张局部细节图片,而且还用小清新的文字带读者实现一次清新浪漫的自然发现之旅。
作为《江南大学文化书系》第六册,本书以中文与拉丁文对照的形式,列出了江南大学新校园绿化建设12年以来,所引种、培种、以及保留原生态属种共1200多种植物的名录,附有中文、拉丁文互检的索引,以及部分校园植物的精美形态图片。全书融植物分类学与摄影艺术为一体,旨在凸显大学校园高水平的科学建设与一流的生态环境,推动全国生态文明进步。本书为师生、校友提供文化知识和植物鉴赏,也可作为绿化建设者日常的工作手册。
植物会旅行?可是植物又没有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它们是如何长途跋涉的呢?难道它们有什么秘密手段? 《旅行的植物》一书将植物的百科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爷孙俩探索菜市场的日常故事中,荣获2021年度“ 环境图书奖”。这是朱莉娅和植物们的一次聚会,也是一个关于植物发展演变的故事。植物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周遭的环境,其自身也在不断改变。人类在驯化数千种植物的同时,也被它们所驯化。就这样,在布鲁诺爷爷的陪伴下,朱莉娅在大市场的每一个摊位上都收获了一次与植物的奇妙相遇。每一种蔬菜或者水果背后都有一个惊喜等待着大家去发现。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香料、药物和原材料,还启发我们正确认识现在,勇敢面向未来!
《植物学》创译了一系列植物学术语,如植物学、心(雌蕊)、须(雄蕊)、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唇形科、伞形科、石榴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西学东渐,术语翻译是件大事,此书的术语翻译还影响了日本的植物学发展。古代和近代中日间本草学、植物学术语彼此借鉴,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内容。此书包含极为丰富的自然神学内容,李善兰序中,“察植物之精美微妙,则可见上帝之聪明睿智”,已经成为自然神学的名句。今天,《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观念可以用一套进化论(演化论)的术语代换,“上帝”等词也可以(而不是必然)在“大自然”、“演化”的意义上理解。曾有一段时间,学者喜欢进行切割,将科学内容与宗教影响分开,即所谓的去精取精、去伪存真,其实那样做是大有问题的。在一般意义上,科学技术渗透着
《野菜博录》,明鲍山编。 本书有明天启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天启刻本三种。明本凡三卷,其中上卷、中卷为草部,下卷为木部,其著录草木435种;“四库”本多出3种,为438种。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天启刻本为底本,参照“四库”本及朱(木肃)《救荒本草》标点校勘。 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有不少考定名物之作,明人尤注重植物图谱的编著。通行的此类专书计有四种,即朱(木肃)的《救荒本草》、王磐的《野菜谱》、周履靖的《茹草编》,以及鲍山的《野菜博录》。其中《野菜博录》最为晚出而能后来居上,这一方面是由于此书对于前人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实是因为本书作者鲍山曾多年归隐民间,作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访查。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林业局主编的《草木深圳(郊野篇)(精)》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野生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最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有句谚语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个谚语告诉人们,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便忽略了全局。但是,如果要细致地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话,区分这些森林的长期住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靠近这些树木观察的话,你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颜色、形状各异的树木果实,为了散布自己的种子真是用尽了各种巧妙的手段;也会发现正是因为各种各类的树木,才会有色彩绚烂的深秋山谷。各有个性的冬芽,汇集了丰富的植物情报,如果认真调查每片落叶的名称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线索。 这本书将会顺着季节的推移,向大家介绍身边的杂木林和在公园里常见的树木。本书并未按照植物分类进行介绍,而是从外形相似的物种入手,相互比较,也许更能掌握构造与机能间的联系以及生长习性。另一方面亦是考虑到如果研究平时散步沿路发现的植物更容易发现一些调查线索。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一书自1990年第二版至今,又过去十几年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日趋活跃,并更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作为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植物生理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人类环境的优化等的关系显得日益密切,其涉及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应用的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为适应新的形势,有必要对本书作全面修改。为此,作者在向兄弟院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内容作了部分调整,如: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的内容,扩大了物质代谢的篇幅,并补充了流式细胞仪和化学发光法的应用。修改后的内容除了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外,对学生课外作业和毕业论文实践及有关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在这次征求各兄弟院校意见的过程中,作者收到了不少有益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有的教 师寄来稿件,使修改后的内
《植物细胞工程》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人工种子、超低温保存、生殖细胞培养、药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等。《植物细胞工程》共分十三章,七个实验指导,并附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和浓度的换算法等。《植物细胞工程》系统性强,文句通顺,简单扼要,适合生物科学各专业作教材使用。
植物工厂是人工光植物工厂研发与应用的方向,建立基于植物种类高效生产的光配方、营养液配方及环控配方是LED智能植物工厂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植物工厂领域光配方是指基于植物种类或品种及其生育期的很好的光环境配置数据库,实现节能条件下光环境的智能控制和植物的优质高产的目标。因此,光配方的构建需要先确立植物种类和品种,确定通过植物工厂条件下的生育期阶段划分的数量及其时长,根据生产评价指标,多波次研究确定各生育期的很优光质、光强和光周期及其变化模式,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角度定义光环境匹配的整体方案。本书以近期新的科技成果和优选端的学术研究结论提出了我国植物工厂发展的趋势。
本书以植物个体发育和发育的过程为线索,从不同层次介绍了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植物多样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机制等。本书在对传统植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的同时,增加了一些以前被忽视然而却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尽可能将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发展动态相结合,通过开设适当的“窗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本书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开设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或其他读者参考。
本书对1088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精准而细致的解剖,每属选1种,注重繁殖器官的解剖,首次以图片形式揭示各类植物的生态适应和生存策略,阐述其演化特点和规律。 全书含照片7547幅,皆为作者30余年深入植物的生长地区,采集新鲜植物拍摄的*手材料,对精细解剖特有的拍摄技巧书中作了简要的介绍。为便于读者查找,章后附有中文名称索引、学名索引和参考文献索引。 本书是我国植物区系及植物系统分类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为植物系统演化等理论研究和植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珍贵资料,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良好结合。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农林、医药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作为研究人员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