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等的《九章算术》 早提出正、负数的概念。特别是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印度,直到公元7世纪才出现负数的概念;而欧洲,比印度还晚1000年,直到17世纪才有人提出负数的概念。 《九章算术》提出“盈不足术”,即用两次假设,可以把一般方程式化为盈不足问题,用“盈不足术”求解。而这一解法,直到13世纪才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契丹算法”(即“中国算法”)。 《九章算术》 早系统叙述了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法则,也 早提出了“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它的算法。 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一开始就宣称:“我将毫不犹豫地引进算术的术语,以使自己变得 加聪明。”笛卡儿的几何学贯穿了 的中国数学的算法精神。标志着世界数学回归东方数学的算法体
简中国航空工业史 定价 27.00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开本 作者 铎恩 页数 ISBN编码 9787516519813 内容介绍 自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飞上蓝天以来,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110年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航空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薪火相传、矢志报国,推动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建设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本书以春秋笔法将中国航空工业厚重的历史浓缩为一本 简史,并精心配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简洁明快的航空史读物。 中
光通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匡国华著的《漫谈光通信》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介绍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的专业技术,同时对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多角度解读。 本书可供从事光收发模块、光器件、半导体光芯片等领域技术工作者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近期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拥有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乔治·布封著的《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由动物史、植物史、矿物史、人类史、地球形成史五个部分构成。在描写动物时,布封带着亲切的感情,通过拟人手法为它们画像,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温和憨厚的大象、相亲相爱的鸽子等;在论述矿物时,布封通过观察大地、山脉、河川、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为现代地质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物种起源时,布封提倡“生物转变论”,指出环境、气候、食物等外在因素会让生物发生变异,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进化论。 布封在本书中列举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进行了准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 “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 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
从为科学知识系对自然客观真实的反映进行辩护,到把科学知识贬低为人们主观建构的关于“自然”的神话,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观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看上去荒谬无比但却充满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奇妙故事。本书既不力求全面介绍20世纪形形色色的科学哲学思想,也不着眼于对其中某个观点深入细致的考察,而是试图清晰地勾勒出上述看上去完全对立的两种科学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线索,以期为人们把握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提供一个有趣而富于启发性的视角。
本书是一本以轻松的笔调讲述的科学实验史,这些实验有喜有悲。有的实验者因此断送了婚姻,结束了科学研究生涯;有的实验尽管从来没有进行过,却引来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有的实验令人作呕,有的实验堪称恐怖,有的实验具奇幻色彩,有的实验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管怎样,疯狂本身不是目的,它只不过说明了人类的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世界的愿望。
张苍等的《九章算术》 早提出正、负数的概念。特别是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印度,直到公元7世纪才出现负数的概念;而欧洲,比印度还晚1000年,直到17世纪才有人提出负数的概念。 《九章算术》提出“盈不足术”,即用两次假设,可以把一般方程式化为盈不足问题,用“盈不足术”求解。而这一解法,直到13世纪才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契丹算法”(即“中国算法”)。 《九章算术》 早系统叙述了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法则,也 早提出了“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它的算法。 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一开始就宣称:“我将毫不犹豫地引进算术的术语,以使自己变得 加聪明。”笛卡儿的几何学贯穿了 的中国数学的算法精神。标志着世界数学回归东方数学的算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