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革命经历了以简单“要素集成”为特征的互联互通、综合集成的联合作战,正在进入以“万物互联”为标志的多源信息融合的网络中心战阶段,未来即将迈向以“数据计算”为支撑的智能化作战阶段。智能化战争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以“数据和计算”为核心、以“智力对抗”为根本的一种全新的作战形态。本书通过全面分析影响战争的战略因素,深入剖析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战争的颠覆性影响和作用,洞察和把握未来战争正在向高阶多维迈进的重大趋势,重点阐述了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核心本质、基本要素以及主要特点,详细构画了未来智能化战争的七种作战样式和典型应用背景,同时简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本书既可以为专业人士带来启迪和思考,也可为广大普通读者提供未来时代的精神食粮。
本书详细讲解了运载火箭弹道的基本原理及弹道设计方法,逐步引导读者熟悉制导和姿态控制技术,着重论述了摄动制导、显式制导、组合制导等理论知识,在介绍了运载火箭动态特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运载火箭飞行器纵(侧)向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坚持 需求牵引,紧盯主题,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的编写原则,旨在深入分析运载火箭这一复杂运动系统的特殊矛盾,建立描述其运动的微分方程,揭示运载火箭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航天、导航与制导、兵器测试与发射专业方向高年级本科及硕士教材,也可作为航天、导航与制导、总体等方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新概念仿生潜水器的研发需求为起点,首先按水生动物运动方式的特点将水生动物推进分为的鳍摆动、鳍波动和喷流等三种模式,并以这三种模式所对应的典型鱼类为代表,从生物形态学、解剖学、活体游动流场观测、仿生机器鱼实验研究和流体动力学数值研究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 外水下仿生推进机理研究和工程实践的 进展。接着,作者介绍了水下仿生推进数值研究中常用的流体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并结合 的流固耦合算法阐明了目前前沿的水下仿生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鱼鳍非均匀刚度分布对尾鳍摆动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蝠鲼胸鳍非对称拍动的力矩产生机制,柔性腔体变形的喷流推进机理和扰动来流条件下的柔性鳍自适应控制推进性能等四类典型的水下仿生推进问题。
《战车模型涂装进阶指南》(F.A.Q.3)是《坦克模型涂装技术指南》(F.A.Q.2)的全新升级版,为热爱战车的模友提供系统、完整、精致的涂装技术教程。《战车模型涂装进阶指南1》主要突出旧化和特殊效果的处理技巧,包括组装技巧、纹理和防滑涂层涂装技巧、旧化技巧、基础色和迷彩涂装技巧、滤镜、渗线和渍洗、磨损效果和褪色效果、掉漆效果、锈蚀效果、尘土和泥浆效果、湿润效果。对上述涂装技巧的完美应用,将让你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
导弹武器装备的创新是一项特殊的创新活动,是在特殊的生态下创造特殊的产品,产生特殊的用途——战争。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导弹的创新,既具有一般创新的本质和规律,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会面临特殊的困难挑战,有特殊的素质要求,要遵循特殊的思路方法。《导弹创新概论》中提出的十种创新方法,是在成功创新的实践中学习、总结的经验,对创新的践行者是一种思路上的参考和借鉴。 《导弹创新概论》的重点是将“重新定义”作为思想的灵魂和创新实践的抓手。“重新定义”的产生来源于一个思想的追问:是谁定义了导弹?虽然经过四代装备的发展,为什么它的功能组成、产品形态、运用样式没有发生根本改革?思考的结果,正是这种原始定义成为束缚导弹创新的枷锁和牢笼;不是不能重新定义,而是没有勇气去质疑、挑战和颠覆被书本和前人灌
本书全面系统阐述美国海军综合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PE0 IWS)分管的业务范围及项目。PEO IWS是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下辖的5个项目执行办公室之一.负责其管理项目的方案、建造、服役、退役等全寿期管理工作。本书首先对美国海军的国防采办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海军兵力结构等进行介绍;然后详述PE0 IWS下属10个办公室IWS 1.0~10.0分管的一百多个国防采办项目,涵盖了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和装备.包括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舰艇自防御系统、全舰计算环境、濒海战斗舰任务包、指挥与控制、未来作战系统、水上传感器、水面舰船武器系统、水下系统及军售项目.同时介绍相关航空母舰、驱逐舰、两栖舰、濒海战斗舰、新型护卫舰等舰船平台的近期新建造发展现状。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及装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针对不同舰载武器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以射击效力分析为主的多种效能分析方法。全书共分为11章,包括效能与效能分析的概念、射击误差分析、射击能力分析、可靠性分析、射击效力分析、综合效能分析等内容;涉及的武器系统有舰炮、导弹、鱼雷、深弹、电子对抗等。 本书可作为武器系统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武器系统分析论证、研究设计等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装备管理、作战使用的部队有关人员的业务参考书。
《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说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类技术文件,包括一般过程文件、软件文档、工艺文件、标准化文件、质量文件、风险管理文件、可靠性文件、维修性文件、测试性文件、保障性文件、安全性文件、环境适应性文件、电磁兼容性文件、人机工程文件、项目成果文件等技术文件的编写说明,内容与《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指南》相对应,既可配套使用,又可独立使用,是指导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编写相关技术文件的一本实用工具书,对规范技术文件内容、提高技术文件质量、完善设计开发过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说明》可供从事军工产品论证验证人员、研制生产人员、型号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武器系统效能分析》是作者在武器系统效能分析方面多年研究和教学基础上写成,针对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应用的需要和特点,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与集成。特别是结合研究实践,对有关卫星应用系统、指挥信息系统、传感器系统等电子信息类装备效能的概念描述、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的理论方法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给出了相关应用案例的分析。《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突出电子信息类装备效能分析、武器装备体系效能分析方面的内容,既体现武器装备近年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也反映武器系统效能分析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特点。
装备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功能、性能和寿命均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甚至丧失其遂行各种战斗任务的能力,还会导致各种事故的出现。为了普及装备与自然环境试验的基础知识,《装备与自然环境试验(基础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装备及其材料、自然环境试验与自然环境试验方法、装备腐蚀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装备与自然环境试验(基础篇)》共分5章分别介绍了装备与自然环境的试验、装备及其自然环境腐蚀、军工材料及其自然环境腐蚀和装备腐蚀的控制。 根据环境工程人员培训要求,本教材吸收了外装备环境工程研究成果,融入作者多年从事环境工程研究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内容处理上力求系统实用。
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集车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能源、计算机等领域技术于一体,是未来全电战斗车辆的一种重要动力驱动形式。本书是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是一本理论性较强,而又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实践的专著。 本书主要内容有: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纵向动力学和转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控制理论;混合动力电传动系统内燃机一发电机匹配与控制;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综合冷却系统设计;电传动综合控制与能量管理;动力电池成组应用与管理;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系统仿真与电传动系统试验技术等。全文阐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识易懂。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动车辆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
《碳纤维在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针对航天飞行器用碳纤维增强烧蚀防热复合材料,系统阐述了通用模量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碳/酚醛复合材料和石炭/碳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其表面特征、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演变过程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给予了系统介绍。 《碳纤维在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成分、结构、性能及其演变》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的学者、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分析测试人员提供借鉴。
测试性是装备便于测试和诊断的重要设计特性,它已成为和可靠性、维修性同等重要的独立学科,开展测试性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邱静等编著的这本《装备测试性建模与设计技术》针对测试性建模与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内容包括:测试性需求及指标分配技术、测试性建模技术、测试性预计技术、测试性方案优化设计技术、诊断策略构建技术、测试性辅助设计软件以及工程应用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供装备测试性、维修性及测试诊断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钱杏芳和林瑞雄等编著的《导弹飞行力学》主要内容有: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运动方程组的建立、简化和解算;方案飞行弹道;导引飞行弹道;初始假弹道;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导弹弹体的纵向动态特性分析;滚转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导弹运动的自动稳定性控制。 《导弹飞行力学》为高等院校导弹总体设计、导弹制导与控制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其他与导弹有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有关的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面向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作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