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为清末画家,天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人物、山水、花卉、禽鸟无所不擅,其笔墨纵横、简约潇洒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为任伯年人物画册,以单张册页的形式出版,既便于临摹,又便于装框装饰家居。任伯年的人物画虽然脱胎于陈洪绶,但他那钉头鼠尾描强化了笔线的形式感,同时也吸取了西洋画的造型理念。他善于把握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动作,笔下的人物富有生活气息,打破了清代人物画造型不准、动态单调的局面,将中国人物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鸟是人类的良友,它不但具有优美的形体和色彩绚丽的羽毛,把人们生存的环境点缀得多姿多彩,而且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森林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鸟的图形刻在骨器和陶器上,有的形象单纯质朴,是对实物的模仿;有的形象夸张或变形,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时还对鸟纹加以色彩渲染,并同其他物象巧妙组合,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图案。这无疑就是花鸟绘画艺术在史前的开端,亦是中华民族绘画史的胚胎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由简而繁地变化着。从一些古代的器物上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们喜欢把鸟类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把花鸟的造型和图纹应用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以及兵器和钟鼎、洗盘、铜镜等日用器物上。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是花鸟画的雏形期。
这套《国画导学范本》是专为学习中国画的朋友们编选的一套供鉴赏、研究、提高的范本。在九位画家的近400幅作品中,他们或奋笔扦写,彰显诗情画意;或精勾细染,追求工整娴雅;或墨彩融动,展现心灵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是对人与自然相谐的创造,是对美的讴歌与赞颂。 本书为《国画导学范本》之一的《朱新龙人物画新作》分册。
昔人尝谓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不同的画家所绘的《水浒》人物也各有千秋。马骥居山东之地,与梁山故垒不远,齐鲁民风朴野,从其用笔、施墨、敷彩、经营之中见出一股缘自梁山水泊的气韵,朴实而有山林旷野之气脉也,用色明快,笔墨爽利,活脱飞动,呼之欲出。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绣像之眉端处约请了杂文大家牧惠先生撰文,深足痛惜的是,先生写至一半竟因脑溢血病逝,倒在了未竟的文稿之上,真用尽了最后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