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毅先生称赞其作品并题“别具风格”。陈传席先生谓之“深沉雄浑、大气磅礴、前途不可”。李正天先生评“旭奇之画是中国画坛罕见的而且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刘正成先生欣然命笔:“稿古奇风”,“功力深厚,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金石味”。朱训德先生评旭奇其画“内涵丰富,实在难得”。旭奇之画是中国画发展之正统。
吴山明先生是当代颇负盛誉的意笔人物画家。1941年生,浙江浦江人。现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系副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青少年时期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画系接受了九年的基础训练,功底扎实;而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融会梁楷、徐渭、任颐、吴昌硕、黄宾虹等历代大家的技法特点,并结合写生和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现代浙派人物画的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吴山明先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画坛率先提出了“意笔线描是意笔中国人物画的基础”这一崭新的艺术主张,否定了“工笔为意笔基础"的传统见解,对意笔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集所收一百十七幅作品和《意笔线描人物画简论》一文,反映了吴山明先生在意笔线描人物画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成果,它对于当
这套画册,幅宽仅42厘米高约30厘米,画面人物高才8-9厘米,每幅少则十六七人,加上屋宇、车马、伞账、屏几、山水、花木、畜类、器具等,无不简洁清丽,所有线条细若游丝,略衬淡墨,古雅而自然,人物表情动态各臻其妙,衣纹流畅,须眉指掌,纤毫不乱,运笔非经意而灵气夺人,信为妙品
《佛教人物百图》为“古代人物造型系列”之一,收录了释迦牟尼佛、观音、龙树菩萨、夜叉、善财童子、菩提达摩、鸠摩罗什等百幅佛教人物画,并对这些佛教人物作了简要的介绍。《佛教人物百图》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借鉴性和参考性。
戴敦邦,中国著名国画家,号民间艺人,擅中国人物画,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画风雅俗共赏。戴敦邦先生是人物画巨匠,他所绘制的古典名著绣像、插图受到读者的热爱。《戴敦邦神缘造像谱》收入戴先生技艺最成熟时期绘制的封神演义插图、神道造像谱等作品。
薛永年主编何馥君、张若滢编写的《故宫画谱(人物卷婴孩)》是中国历代名画技法精讲系列之一。此系列图书将清代的绘画教材《芥子园画传》与历代名家名画相结合,对经典名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精讲,配以精美局部大图以供学习者临摹与学习,形式新颖,印制精良。
中国画专业人物写生是中国人物画家的基本功之一。人物写生作品是一种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为刨作而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凡经历学院深造的人,写生是曾经的必修课,学画人物的人尤其是这样,而他的写生之能力往往体现其造型的水平,而写生之水平有时甚至会影响其一生艺术之发展。本书介绍了袁武的水墨人物写生作品。
在原始绘画中,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物皆被描绘,然而中国画的真正形成,是以人物画繁盛为开端的,其后才陆续出现了较成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宣和画谱》载“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于是画道释像与儒冠之风仪,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岂日小补之哉?”中国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早繁盛起来的题材,以造型的手段,用线条描绘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关系及情节,寄托作者主观情思,并且对于欣赏者甚至全社会的受众,都有着审美、宣传、教化的多重作用和价值。
线描是中国画的一门基础。 华夏先民仰视俯察世间品类,因“无以见(现)其形,故有画。”(《历代名画记》卷一)且不谈中国画初入门者的临习日课了,就从考古发现的战国帛画到西汉墓室的画像石刻,或是从漠北阴山、贺兰山脉到广西花山、云南沧源的摩崖壁画,这些珍贵的遗迹都证实了线描在早期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线描又标志着中国画的一种境界。 由于使用毛笔的特有性能,更兼得书学之襄助,使得崇尚“骨法用笔”(《古画品录》)、“下笔便有凹凸之形”(《画禅室随笔》)的中国画线描在千百年画家们的创作实践中,经万般砥砺而益显精萃。见诸于古籍记载的线描曾有“白画”(如《历代名画记》卷八载展子虔画《杂宫苑南郊
《二十一世纪主流画家人物画创作丛书:施大畏》一书收录了二十一世纪主流人物画家施大畏的创作画一百余幅。50年代出生的这批画家务实,不尚空谈,甘于寂寞,勇于实践,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风貌,成为美术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般若妙相:五百罗汉线描图谱》是作者顾振鹏在收集大量的五百罗汉雕刻影像、资料、图片和绘画,并一一阅读和对照的基础上编绘而成的。全书勾线画稿力求达到线条流畅,衣纹结构合理,能适合雕刻又有画意。适合广大线描爱好者及其学习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