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丛书是由来自教学靠前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入深的入门级丛书。它适合各中、小学及书法学校的教学使用,即使是书法老师没有很好的专业基础,拿着它,也能按照其方法指引,指导学生写好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对各章节中范字的用笔特点、结字规律和书写宜忌作较为详细的临习指导,再针对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的结体规律、章法布局、落款方法及钤印位置等做了详细的理论、创作指导。
本书收录西周的碑帖作品《金文五种》,并旁附释文。
怀素(七三七—?),唐代长沙人。俗姓钱,字藏真,法名怀素。善书,尤好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得草书笔法三昧。与张旭齐名,称“颠张醉素”。《宣和画谱》评其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自叙帖》,墨迹纸本,草书。横二八·三厘米,纵七五五厘米。凡一二六行,六九八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历十二年(777),怀素四十一时所书。内容为自叙习书经历,及时贤对其书法的赞评。全篇圆润、遒劲、狂逸,气势磅礴。清人安岐《墨缘汇观》评曰:“大草书,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有不可形容之势。”
北魏《元倪墓志》,开唐楷之先河,诸多点画立唐楷之楷模。此碑笔法方笔中掺入圆笔,笔画之间出现牵丝映带,点画流动,有行书笔意。字法稳健,收放有度。对于初学书法的读者来说,临摹该墓志,对理解唐楷有较大的裨益;对于有一定书法基础者而言,将该墓志笔法与唐楷笔法对比学习与研究,会在书艺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对于赵孟頫,晚年的董其昌曾说过这样的话:“余年十八学晋人书,便已目无赵吴兴;今老矣,始知吴兴之不可及也。”董其昌一开始看不起赵孟頫,直到晚年,才明白赵学二王的功力,终不可及。赵孟頫为元代书法带来了一波复古潮流,他跨越了宋、唐,直追晋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极具晋韵的赵孟頫行书作品,当以他四十七、四十八岁时写的《洛神赋》和《前后赤壁赋》为翘楚。《洛神赋》,墨迹,纸本行书,29.2厘米,横192.6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前后赤壁赋》,亦称《赤壁二赋帖》,纸本册页,行书,计有二十一页,每页纵27.2米,横111厘米,每页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合计九三五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两件作品前后相隔一年,风格一致,是以二王为风范又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赵氏行书。审美上以精美纯熟为基础,讲究风规神韵。珠圆玉润,
吴熙载(一七九九—一八七〇),原名廷飏,字熙载,后因避穆宗载淳讳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长期寓居扬州,鬻艺为生,是清代著名篆刻家和书法家。吴熙载为包世臣入室弟子,恪守师法,行草出入包氏门庭。后篆、隶、篆刻皆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并以此最为知名。吴氏篆书行笔流畅劲挺,结体瘦长疏朗,点画清雅飘逸,虽古朴不及邓,但秀雅灵动则过之,对赵之谦、吴昌硕皆有影响。《与臧焘敕》是宋武帝刘裕为整顿时弊,崇尚尊师求学,加强教化,励精图治所颁发的敕文。吴让之篆书《宋武帝与臧焘敕》通篇方圆互参,结体展蹙修长,用笔清健混融,深得秦汉遗意,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面貌。在晚清篆隶全面发展的时候,写篆隶的书家相对较多,在对秦汉碑刻技法的选择和发挥上,呈现出各取所好和结合自己优势强化夸张的趋势;在追求
本选题遴选、汇集古今经典对联文本,使用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存在的书法字体,或使用本碑中的部首或笔画组成的非存在字体,按照从四言到多言的顺序,编排成一百副具有该碑字形特征、章法气息、书法意蕴、复古意味、高度艺术价值的名联书法作品,让对联形式拓展书法表现范围,用书法形式表现对联蕴藏的文化魅力,供书法学习者和传播者品读对联内容,临摹、学习对联书法字体和风格,提供对联创作蓝本,激发对联创作热情,从而服务丰富的社会生活,有力传播书法文化和对联文化。
本系列丛书遴选历代经典碑帖共75本,内容全面、版本优良,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并针对读者临帖需要,采用有别于其它同类图书的开本,适合学书者的欣赏学习。本系列丛书主要针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也可用于各类书法教育培训机构及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 此册为《颜真卿三稿》。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作为本套丛书之一,《常用章草书法字典》共收录3520字,正文以笔画顺序排列。正文下的章草图片,多数选自皇象《急就章》、赵孟《千字文》、孙过庭《佛遗教经》、宋克《急就章》、王世镗《稿诀集字自叙》、王蘧常《千字文》等。少数字头的章草图片不合用或常用字没有章草图片资料的,由樊中岳先生参考相关资料书写而成,下注“中岳书”。可以说,本书选字起点高,法度好,艺术性强,且少而精, 实用,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汉隶曹全碑》由华夏万卷编
此套书是对去年所出版的“名家集字写春联”系列丛书的修订和补充,是为了迎合当下年俗文化繁盛的书法文化复兴繁荣的势头而推出的书法实用工具书。全书共收录了近百幅春联,集众多篆书碑帖字体,为读者提供不同字体的学习临写范本,是学习书写书法和春联的很好的示范用书。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书收录用《祀三公山碑》中的字集成的新撰楹联105联。《祀三公山碑》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此碑似亦隶亦篆。前人称其“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非篆非隶,兼二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取法此碑之隶书尤其朴厚高古。 在当今书法学习中,碑帖集古(集古诗词、古文、楹联)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视作从临摹到创作的一种过渡和有效方法之一。本书立足于作者新撰的楹联,用碑帖将其集成联,为继承传统之路径,临创转换之接点,艺文兼修之良方,学以致用之立足。
本书是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便携式10元口袋书。根据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和普及书法美育的需求,我社曾经出版过中国本套书是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便携式10元口袋书。我社曾经出版过“中国拥有代表性书法作品”系列48种,后又推出“中国拥有代表性书法作品放大本”系列,均是我社“书法中国”板块重要的产品线,同时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据此,我们策划了此套“书家必携口袋书系”。本册精选于右任草书唯美范字,一字一页,一帖一册,附有临摹示范视频和简单技法解释,64开本,实用便携。适合各个书法层次的读者群体。
《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收集历代名碑名帖集字,单字放大,简体释文,字体点评。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书为浙江卫视“中国心”系列文化美育节目第二季《丹青中国心》同名图书。本书以宋画为载体,从“造极”“天地”“人间”三个角度切入:先从院体画铺陈宋画的艺术造诣,再从山水画进入士大夫们的心中天地,最后从风俗画落到人间烟火的美好底色。所选均为经典宋画作品,并邀请许江、高世名、张捷、金晓明、余辉、盛天晔、张铨、陈水华、赵冬梅、钱文忠等组成“读画团”进行多角度解读,既呈现宋画背后三种不同文化立意和宋韵解读,更代表了人生“三重境界”:一重是对很好的?限追求,二重是心怀天地的宇宙观,三重是回归平凡的生活智慧。
梁诗正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晚年师颜真卿、李北海,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尤精行书,书风妍美流畅,结构工稳,与当代著名书家启功先生书法风格有共通之处。本书分门别类,收录大量梁诗正行书书法作品,特别是对他的行书古诗文,进行简单的分类,井一一进行释读,以方便读者学习,欣赏,临摹。对当代学习研究中国书法者,特别是行书爱好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行书书写水平。
此本为明代小楷作品,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小楷以疏朗萧散风格为主,极为疏淡恬静,圆润虚灵,有晋人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