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诀歌》又名《右军草法至宝》,传为王羲之所书,或后学集字,分为碑版与帖版,两种版本文字稍有出人,其祖本已无可考。歌诀语言通俗易懂,读之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是学习草书者需要掌握的,并为学习提高草书水平
《赵孟頫行书技法要诀》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赵孟頫行书 指导意义的入门字帖。此书从赵孟頫行书的笔画写法、用笔特色、结构特征、章法特点以及对赵孟頫行书的风格特点的分析,十分全面地阐述了赵孟頫行书的特色,使初学者能较快地了解和掌握其书写要领,是我们学习书法的经典入门法帖, 市场潜力,现以八开本全新修订面市,以飨读者。 此外,该书不仅从技巧层面讲解赵孟頫书法的特点,而且从文化的角度简略地描述了书家生平、书艺及人格,让读者可以 贴近了解这位书法家, 容易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层信息。对于入门级读者来说,“道”与“术”相辅相成, 能助益长远的书法学习。
\"孔子被称作“圣人”。一部《论语》道尽人生百态,思想穿透千年,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世道理,可助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这《论语》一共20篇约500章,每天只需读懂、 读透一两章,一年便可读完整部《论语》,用每日一读的简约方式,享受 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本书一大特色是把书法和《论语》有机结合, 书法家、中国书协 孙晓云女士用精致小楷抄写整部《论语》,力求把枯涩的文字变为书香墨趣,这本书饱含着她独特的艺术情思,通过书法墨迹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同时由府建明教授对原典原文斟词酌句且饶有趣味地进行了细致、简明的解读,既可以帮助初涉古文的学生翻译古文,也为深入阅读提供知识性的注解和引导。这部《日读论语》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国学书法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何绍基(1799—1873) 清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工书,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晚年博取《张迁碑》《衡方碑》《石门颂》等汉碑,又开新境。
《中国书法全集》是200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刘正成主编。 该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 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本册为《中国书法全集(24孙过庭张旭怀素)(精) 》,主要内容包括书家画像、原色法帖或原色作品选页、书家评传和专论、作品图版、作品考释、书家书论选注、书家年表、书家行踪示意图、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图版目录。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中总有些字由于时间战乱等客观原因风化,使字迹不清破损,《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为读者恢复还原一些破损不清的常用字,增加读者对原碑的认识。用原碑和放大字对应的形式编排,放大字以挑选当页常用字和具有代表性的字为主,使读者在欣赏原碑的同时,能更了解其间的细节。这样的编排使读者对原碑和放大有更直观的认识。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书画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收入自唐至明法书名画500余件,记其材质、装帧、题跋、印识及藏品流转等。题跋包括创作者本人题跋以及藏家、观赏者题跋。后者每每叙其掌故,详其递藏,鉴别真赝,品评高下,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书画史料,对今人研究和鉴赏古代书画甚有裨益。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上海图书馆藏4种清抄本以及风雨楼丛书本等,并参校以《珊瑚木难》、《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讹误均予订正,并出校勘记;异文有可取者,酌情出校。
《王羲之书三种》讲述《草诀百韵歌》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的草书入门教科书。《王羲之书三种》作者把草书的主要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编写为五言一句的俳律韵文,其中一些是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联句,便于记忆及诵读。《王羲之书三种》准确地说明了草书结体和行笔的某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