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师学阮:学阮三十课》由基础知识、学阮三十课和经典阮曲三部分组成。“学阮三十课”是按照技术难度和技巧分类,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编写的,适用于初学者,并使其能掌握基本阮演奏技术和各种演奏技巧。其中每一讲是由演奏技巧简介、练习曲、乐曲三部分组成,尽量融它们于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考虑到不少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在学习阮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和熟悉与演奏有关的知识,为此,书中为他们的老师撰写了“基础知识”部分,目的是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必要的文字参考。考虑到基础练习的重要性,教材汇集了大量的练习曲供学习者使用。
《声音的言说:通往音乐理解的崭新之路》是奥地利 指挥家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的一本关于早期音乐理解和演奏的里程碑式著作,他探讨了如何理解和演奏早期音乐(特别是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也 新了我们对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传统观念。哈农库特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语言”,它能够表达情感、描绘画面、讲述故事,甚至进行哲学思考。为了 好地理解和演奏早期音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和风格特点。同时,音乐家应该像学习外语一样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并努力将作品背后的意义表达出来。他还强调,音乐表演需要音乐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只有真正理解音乐,才能将其魅力传达给听众。 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的著作, 是一部关于音乐哲学和
露丝·史兰倩丝卡曾说:“作为一个人,身为艺术家的我们,只能像一面镜子般在音乐中反映出我们真正的自己;任何矫饰、虚伪或不诚实,都会从你所弹奏的音乐中反映出来,对音乐家来说,那是一种耻辱。”…… 除了像这样,大段大段的抄录之外,我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介绍这本书。就像音乐本身的传达一样,的触摸方式当是亲闻其音,而不是借由文字或语言的描绘。 露丝·史兰倩丝卡堪称大师,它的这本小书,也许只是想帮我们更好地看待和演奏音乐,还有艺术。它是一本谈论钢琴技术的书,但又不仅于此,当中的一些片段,即使是对钢琴一无所知的人,也能有所体会,和感知。它是给职业与业余演奏家的忠言,是习琴者的参考书之一。
本教材致力于推进竖琴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凝聚了作者在竖琴艺术、音乐教育、音乐美学等当代教育领域中长期耕耘的成果。本书特别针对中国儿童启蒙阶段的竖琴教育而创作,内容包含了系统的竖琴音乐理论的讲解,国内外著名传统儿歌、世界古典名曲改编,以及作者原创乐曲作品等,是一本为中国儿童量身打造的本土竖琴教材。
全套教程分为5个级别,每一级别由“基础”、“乐理”、“技巧”、“演奏”和“视奏”5个分册组成(“视奏”分册从第二级开始)。各册内容都附有与其他分册相关联的对照和使用提示,便于系统、完整、全方位地同步学
钢琴教师、学生和家长的 由美国的赫尔契伯格编选的这套钢琴,精选了车尔尼、布格缪勒、罗施霍恩等作曲家的经典钢琴小品,以其趣味盎然的分级渐进式学习方法闻名于世。国际知名钢琴演奏家、“中国钢琴教育之母”周广仁教授亲自为本校正指法;桃李满天下的老一代钢琴教育家凌思扬教授对所选曲目的弹奏技巧作了画龙点睛的指导,从而使这套《趣味钢琴技巧》成为目前当之无愧的钢琴。 中级: 当你能比较熟练地弹奏出本册的曲目时,可以说,你的演奏水平已经很不错,可以进入中级行列了。打开这一册时,你会发现,它比前三册明显变厚了,一些曲目明显变长了,也更难弹奏了。加油吧,相信你会成功的。《孤独
l.新发现的某些技术并不一定就是高级技术,它们恰恰是基础教学中所的内容。琵琶基本训练内容之丰厚、要求之精细莫过于今日,不可一日不练功。“以曲代功”难以再适应新的潮流。 2.技术训练的实质是美感训练,没有美感训练,怎有美的音乐?弹挑本质是阴阳之美,轮指本质是曲线之美。所谓“统一声音”、“一点论”或只允许一种声音与一种方法的存在等等都是违背美学原则的。技术训练要充分注意并发挥琵琶三大特色——右手阴阳之美、曲线之美和左手虚实之美。 3.强调整体性训练原则。食指与大指的独立性、弹挑与轮指以及右手与左手的规范性训练、几种基本手形和方法并驾齐驱,一步到位。任何局部性的、带有夸张的特殊训练方法和手段不宜在初级阶段教学中过多采用。 4.不以手形、灵活、放松、美感为前提,单
《二胡名曲动态谱200首》由温海忱主编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地位崇高,曾响彻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一张琴可以诉说无数美妙 伦的故事。《古琴丛谈》从古琴的制作谈起,说到琴音的品质特色、弹琴的讲究,说到伯牙和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与《广陵散》、范仲淹和《履霜操》;论及弹琴的讲究,琴的指法、题材、打谱以及琴曲的音乐特征。又以陶渊明与无弦琴为引,论说当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的品行修养、风格气质;还对早期琴曲与晚近琴曲的手法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古琴的现代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其 的声乐套曲,也是浪漫早期 有代表性的音乐杰作之一。 本书以引言和后语为外框,主体内容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即以《冬之旅》的一首歌曲(共二十四首歌曲)为标题名和研究课题对象。全书的写作,涉及广泛的音乐、历史、生平、文学、美术、哲学、科学等相关领域的话题和知识,由舒伯特的这部名曲出发,邀请读者畅游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和社会的整体世界。 作者从《引言》中关于《冬之旅》这部套曲和 舒伯特的一般性介绍开始,回顾自己结识这部作品 和进入德语艺术歌曲之门的个人经历,从全书肇始 就立下基调—这是一本 从个人角度出发、并 将自己的表演诠释体会全面卷入作品解读的“经验 之谈”。虽然只聚焦一部作品,但书中的议题极为广泛,不仅涉及流浪、疏离、异化、荒诞等存在主义式的哲学命题,也深刻探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分上下篇,内容包括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1840-1949)、西洋音乐的传入和中国“新音乐”的萌芽(1840-1919)、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920-1930)、“救亡抗日”时期的中国音乐(1930-1940)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尺八简易入门》是 本尺八教学或自修教材。尺八起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流传至今、且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皆可学习和演奏的乐器。这一乐器曾经一度近千年被国人遗忘,直到近几年才在 逐渐流行起来,全书配以电脑清晰绘图,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尺八的器型、结构、演奏姿式、历史和基本演奏技巧,并附有大量相应的练习曲目,广泛适用于从初学者到已掌握一定技能的尺八演奏者。
本书采用了简明易学、适合吉他弹唱教学的六线谱与简谱,并且六线谱的记谱方法有所创新,既标明了左手的和弦指法,也标明了右手的指法与弹奏技巧。编著本书旨在便于教学和自学,它不仅是一本吉他教科书,也是一本的吉他弹唱曲集。书中每章每课均配有相应的插图和漫画,使全书更加富有情趣。
《造物有灵且美》这本书里,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访了20位手艺人,并将他们的故事连同自己对“造物”的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完成了一次对何为“美”的叩问与思考。这些手艺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 木工手艺人史蒂芬从制作的形状里看见了自己,明白了不用语言也能表达自我,与他人相连; 服装设计师敏子女士让赤木意识到,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 陶艺家内田钢一强韧中带着不可捉摸的脆弱,作品呈现出的生命质感却能直逼人的内心; 家具设计师永见真一的工房,是获得授权制作中岛乔治设计的家具; 造纸人吉冈夫妇生活在山中峡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纸,活得朴素又自在; 美术家前川夫妇把自己的工作称为“lolo calo harmatan”式,这句非洲土语意为“月亮、星星、季风”,他们用距离自己最遥远的语言讲述自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简谱版萨克斯重奏曲集,是尹志发、尹升华应广大中老年萨克斯管爱好者的需求而编写,共有三大特点:1.为了方便中老年朋友们读谱和演奏,这本曲集以简谱的形式来编写,同时在曲集的前面附加了一些有关简谱里所常见的拍号、演奏记号的说明,每首乐曲前附有乐曲演奏所用的“萨克斯管首调指法表”,编者还特意为乐曲中出现的临时变化音标注了详尽的指法;2.组合形式多样,可自由搭配供任何情况下选用,有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3.曲目内容丰富,选取了中老年较为熟悉的民歌、流行音乐、电影歌曲和红色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