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地阐明乐理基础知识;以图表、谱例分析,形象生动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全书分十二章,包括《乐理》全部内容。每章含《内容提要》《本章小结》和《习题与
《聆听音乐(第5版)》内容包括了:音乐的要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476-1600、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浪漫主义,1820-1900、现代和后现代艺术音乐1880年至今。
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经过长达40年的教学实践,将原书进行调整修订,将指法及其运用的叙述加细并补充一些小曲作为练习,又附上简谱,以适应众多的、没有条件直接向老师学习的爱好者
《跟汤普森学哈农》将不拟教授各种运用肢体重量——“悬重法”和“压重法”等技法,也不涉及触键的深浅等技法,其主旨是让小琴手们对基本触键方法的运用有所感知,以便从容地用这些手法来弹奏和第二级课程的乐曲。由
本歌集分现代歌曲、民歌和古典歌曲三个部分。现代歌曲主要收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战后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歌曲,其中苏欧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作品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歌曲,所反映的是那些国家人民的战斗生活、革命激情、自豪感受以及充满希望、艰苦创业的精神。后两部分是各国民歌、古歌以有18、19世纪或稍前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本书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活跃群众音乐生活诸方面,起过积极的影响。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地位崇高,曾响彻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一张琴可以诉说无数美妙 伦的故事。《古琴丛谈》从古琴的制作谈起,说到琴音的品质特色、弹琴的讲究,说到伯牙和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与《广陵散》、范仲淹和《履霜操》;论及弹琴的讲究,琴的指法、题材、打谱以及琴曲的音乐特征。又以陶渊明与无弦琴为引,论说当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的品行修养、风格气质;还对早期琴曲与晚近琴曲的手法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古琴的现代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
对于一个未来的音乐教师来说,一本好的,就应该像一本好的“导游”手册和地图,它应积极而且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去探索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成功之路,这本手册应该既勾画好一个音乐教师职业的魅力、胜景,又指出当一名职业音乐教师的艰辛,既鼓励他(她)为之而奋斗,又教组他(她)如何去奋斗的方法。 应该说,这本在它初创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么一点意思了,然而,《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自1991年版发行无可比拟的。国此,无论该在初创时期有多花,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