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歌集分现代歌曲、民歌和古典歌曲三个部分。现代歌曲主要收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战后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歌曲,其中苏欧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作品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歌曲,所反映的是那些国家人民的战斗生活、革命激情、自豪感受以及充满希望、艰苦创业的精神。后两部分是各国民歌、古歌以有18、19世纪或稍前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本书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活跃群众音乐生活诸方面,起过积极的影响。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走的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在音乐批评观念上,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对于这一历史现象,我们过去很少,甚至可以说还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它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不仅会牵涉到一些人物的评价以及一些有争议问题的孰非,而且还可能遇到一些“禁忌”。明言作为一位尚未出道的青年音乐学者,把他的博士论文确定在这个题目上,是很有些理论的勇气的。为做这个题目,明言下了一番艰苦的功夫,几个寒暑埋头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与往事的寻访之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且把音乐批评观念的梳理,放到大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去探索其原委。他的博士论论文,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一条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初步总结
德彪西把萨蒂形容作一位“误闯本世纪的、温和的中世纪音乐家”。曼;雷称萨蒂是wei一一位“拥有眼睛”的音乐家。萨蒂介绍自己的名言则是:“我,一个太年轻的,来到了一个太老的世界。”从新古典主义、概念艺术、重复音乐、极简主义、激浪派、新世纪音乐一直到氛围音乐,都能找到萨蒂的影子,他却从不为任何思潮或运动呐喊,大声捍卫着“自我美学之独立精神”。 萨蒂的文字写作、艺术涂鸦与他的音乐创作是一体的,借由这些视觉作品, 萨蒂设法将自己的“瓶中信”传递给更多的人。他甚至创办自己的媒介平台(早期自媒体),比如一份完全由他撰写、编辑的报纸,或将自己乐谱空白处的笔记变成生动优美的图形化格言。萨蒂通过对任何形态的主观放纵加以抑制,使自己独到的个性得以凸显。 《萨蒂音乐涂鸦》精选了最能够体现萨蒂独特个性的作品,
听贝多芬可摆脱心神不安?听施特劳斯圆舞曲有助反省、沉思和松弛?听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能消除郁悒心情?听帕格尼尼《A大调大提琴奏鸣曲》能增进胃肠蠕动作用?听德彪西钢琴协奏曲能够催眠?听拉威尔《波莱罗》能令人精神振奋不眠不休?昕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春》能消除疲劳?听瓦格纳《汤豪舍》序曲可让人信心百倍?……音乐就是日常生活。作者以此为信念潇洒为文,在生活与古典音乐之间畅游,充满了奇思妙想,行文趣致幽默、意态悠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是一本献给所有聆听古典音乐自得其乐者的音乐之书。
当时大家都晓得,从北京调来了一位大作家,以为架子很大,不易接近,但在他平时的生活中,穿着一身褪色的军装,脚踏军用胶鞋,待人客客气气,给大家留下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深刻印象。从此大家习惯称他为梁诗人,梁兄!他常常挎个军用挎包,里面装着笔记本、稿笺纸、钢笔、照相机,犹如一个流动办公室,来去匆匆,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平时在团里很难见到他的身影,据说,是下基层体验生活去了。但在团里的收发室,每天都能见到他的邮件,不是稿费单,便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函或报刊的约稿信,或者各类报刊的赠阅品。
杨照介绍了自己喜爱的100首西方古典乐曲,包括晶莹清响的钢琴独奏曲、深沉隽永的大提琴曲、层次丰盈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通过长年积累的音乐深度,书写乐曲创作故事、时代背景和乐段精华,让人得以感受音声下的丰富与感动。 作者自幼学习小提琴和乐理,又将各领域的知识带入音乐,结晶为一篇篇精简迷人的短文,通过独特的切入点,透过历史听音乐,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光芒和独到的见解,足以燃起所有读者对每首乐曲无限的好奇和遐想。
《如何假装懂音乐》是中国zao也you影响力的音乐自媒体“坏蛋调频”主理人王硕和储智勇二十年乐评生涯的集大成之作,用轻松幽默的风格,带领读者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流行音乐的百年发展史,简明扼要地囊括了30多种流行音乐的主要风格,是乐迷们不可错过的简明音乐百科。
《如何假装懂音乐》是中国zao也you影响力的音乐自媒体“坏蛋调频”主理人王硕和储智勇二十年乐评生涯的集大成之作,用轻松幽默的风格,带领读者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流行音乐的百年发展史,简明扼要地囊括了30多种流行音乐的主要风格,是乐迷们不可错过的简明音乐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