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要用耳朵,但有健康听觉的人未必都欣赏音乐。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尽管耳朵灵敏,能够毫发不爽的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如果仅仅把音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接受,而不能感受节奏,和声,音色所表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和在创作音乐的演奏演唱家发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那就只能算接触到了音乐的外表和皮毛,只是在音乐的大门外徘徊,还没有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堂奥。欣赏音乐要想的登堂入室,必须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1.沟通音乐信息。2.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3.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4.接受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
这本《实用小提琴演奏法》,是由刘民衡、刘建军父子合作修撰、增补成的。书中系统地总结和讲述了刘民衡数十年来从事演奏和教学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所学到的世界各派演奏方法,同时整理总结了刘建军多年练琴、演奏及教学实践中所记载积累的心得体会,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技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这本《实用小提琴演奏法》,是由刘民衡、刘建军父子合作修撰、增补成的。书中系统地总结和讲述了刘民衡数十年来从事演奏和教学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所学到的世界各派演奏方法,同时整理总结了刘建军多年练琴、演奏及教学实践中所记载积累的心得体会,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技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小提琴齐奏曲集(上册)》讲述了齐奏曲是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的一个新品种。是中国音乐志士们,在创作实践中推衍出,进而逐步拓展、优化成一个丰赡多姿的乐曲体裁。这是一个具有创意的举动。这一举动,发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鼎盛于六十和七十年代。在这两个历史时段里,由于当时特殊社会态势的驱动,众多音乐人,以宏伟的抱负,炽热的情怀,奔赴农村,踏上工地,在沸腾的劳动生活中,谱写了一批活力充盈、声情激越的齐奏作品。自此,小提琴齐奏曲的脉络延续至今。《中国小提琴齐奏曲集(上册)》便是从近半个世纪的齐奏曲中择其乐曲结集成册。 本套书(上、下册)所收乐曲,多以经典民歌或歌曲为素材作成,具有民族元素的婉美音乐语言贯串全篇,因而乐曲意韵盎然,个性凸显,风格迥异,色彩浓艳,不啻具有上乘艺术位及美好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85)》的首次录音是1919年12月,乐曲有所删节,大提琴独奏为比阿特丽丝·哈里森,指挥为埃尔加。他们于1928年完整地录制了全曲,而且从这次录音中可以听出,他们在第二乐章音型22后的第5和第6小节中有一个未标明的“相当慢地”处理,与前面有此记号的乐句相一致。这首协奏曲其他著名的演绎者包括卡萨尔斯、皮尼、托特利埃、福尼埃、杜普蕾以及许多年轻演奏家。总谱于1921年由诺威洛公司首次出版,手稿由皇家音乐学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