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的公共美育课,系精选长沙市公共美育的25个案例,围绕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间美术的探索与发现、世界多元文明的理解和欣赏三大类别进行多学科综合的审美体验、艺术探究和文化理解。跨学科融合的美术教学案例集实现了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本书以“融媒体”方式出版,在传统纸质图书中增加了教学PPT与微课视频等电子资源,助力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 高效率、高质量地实践教学评一体化。
传统手工造纸从我国起源,经过历代不断发展、传播、演变,其产区分布广泛,品类纷繁复杂。不仅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物质载体,本身也是民间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用 手资料全景呈现中国传统手工纸在产区、原料、制作工艺、加工方式、纸张形态和用纸文化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本书从两个角度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手工纸。 个是选料,传统手工纸选料很关键,不同的产地选择不同的植物作为造纸材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同的植物提取纤维的方式也稍有不同,所以造成了中国传统手工纸在用材上的千变万化。第二点是制作,不同的植物纤维,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 终用途,也对应产生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加工方式。我国的造纸技术用多种多样的造纸原科作为基础,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长时间生产文践中,总
一件绣品、一只土陶、一把木刨的背后,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体制及体制外的东西如隆隆的机车,有它的历史轨迹和传统惯性,那些,是我无能为力的。 …… 我是个手艺人的后代,说来似乎有些宿命,我上了大学,研究生毕了业,成为通常说的“读书人”,但是我的专业是工艺美术史,我仍未离开我的祖辈曾作为谋生手段的手工艺。我对手艺怀有难以言状的感情,但是我也知道感情无法代替理智。今天,我的父母辈正在老去,那些产自乡土的东西随着乡土的不存总要慢慢消亡,即使其中个别通过人为的形式依然延续,终究已不是原来的那种东西了。 …… 我常常问自己,我对手工艺的感情是否流于怀旧?这种怀旧是否矫情和缺乏力量?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未来?犹疑时我就像有兰花指动作倾向的人那样时刻警惕自己。但随
《景德镇陶录》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景德镇人蓝浦原著,后经其门生郑廷桂辑补的一本陶瓷器专书。原共分十卷,有陶冶图说、清御窑厂、陶务、景德镇历代窑考等内容。详细记述了景德镇陶、瓷制作的十七工与十八作,开列了各种釉色的配方,对瓷土、釉料、青料的出产做了较清晰的记录,此外还列举了景德镇自唐、宋到明、清各期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是第一部比较全面阐述景德镇陶瓷业的关键著作,也是研究中国瓷器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景德镇陶录图说》在原《景德镇陶录》基础上加入两百余幅图片,并对全书做了详细的校记和注释,提供了一个重新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不错视野,同时也是追溯东方美学、东方设计源头的重要依凭。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目前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1900年至2000年整整一个世纪内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围绕工艺美术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这三个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境遇,总结不同时期在内外因推动下所取得的工艺进步和产业成就;分析不同时代工艺美术设计和创作上所发生的审美变迁的总体动向;关注起到关键作用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代表性人物的新思想的影响以及代表性艺人的技艺实践;提炼工艺美术大事记;揭示百年内工艺美术发展变化的历史逻辑。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有其独特的寓意与装饰性。装饰艺术既反映这一时代的生产、生活水平,任何时期的装饰艺术,必然强烈地表现出时代特征。本书分四章,第yi章,中国传统纹样概述。讲述各个时期,纹样装饰的特点。第er章,装饰纹样的构图法则。 介绍中国传统纹样的装饰法则及规律。第三章,传统色彩的应用。第四章,纹样设计100例。
陶瓷源于泥土,出自人手,不仅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见证了文明的演变。它蕴藏着人类活动的密码,凝固着各时代人类审美活动的智慧创造。 中国陶瓷,不但历史久远、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品类繁多,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地更新着自身的面貌。从原始陶器的加饰,到釉的发明、化妆土的运用、剔刻方法的出现、彩绘装饰的普及等,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 本书标明了中国陶瓷装饰纹样产生的时间和大的地理范围,每部分都有工艺技法的介绍以及艺术规律和形式法则的分析;是多处收集整理并经认真细微地绘制才完成的,尽量保留了原貌。其中有许多纹样展开图,可供在平面中观察各面的装饰效果。标注的说明也是课堂教学的要点。
迄今为止全面介绍玻璃艺术的经典著作 书中图片来自拥有世界玻璃艺术品收藏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康宁玻璃博物馆 时至今日,玻璃除了作为全方位的艺术材料,还是一种夺人眼目的视觉表达媒介。玻璃艺术拥有很长的历史,从古至今,世界上众多玻璃工匠们始终在探索玻璃材料的独特性质。 本书讲述了有关玻璃的来历与逸事,叙述了从四千余年前玻璃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诞生,到当下玻璃艺术品的主要发展历程。同时,这本简史亦阐述了数千年来玻璃艺术在风格、制造工艺、装饰方式和用途等方面的演变,以及玻璃制造工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全书配有大量插图,涉及大量珍奇华美的玻璃艺术品。这些精品均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纽约康宁玻璃博物馆。这本《玻璃艺术简史》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领略到世界杰出的玻璃工匠们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