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库 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及培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为例》详细阐述了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从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生态链四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内蒙古稀土企业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运用DEA方法对上市稀土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基于静态及动态评价结果提出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工厂与外部交互所发生的创新——灰度创新,远比想象的复杂,而且生机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个制造业来看,没有对制造土壤的固守,基础原理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将会大打折扣。中国有着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这些土壤和它下面的交错复杂的供应链根系,是中国制造的一条跃迁之路。
为了深入了解广东工业产业主要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首先对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了广东工业发展表现为总量规模继续扩张、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重型化特征明显、集群化发展趋势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表现不俗、技术进步稳步进行、工业的节能与环境效应明显等现状特征,同时也存在粗放增长成分在结构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加工程度深化不够,发展效率和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技术和市场的对外依赖度仍然偏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体上表现为工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不高等问题。对广东工业产业未来发展环境的分析表明,要素约束、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市场约束、技术约束将是必须解决的瓶颈性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路线,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