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法研究银行监管机构、银行、银行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随着金融产品的变化、创新而不断更新。无论进行何种更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是银行法不变的主旨,监管机构法、审慎监管法和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主旨设计的。但是,法律和金融市场的特点决定了银行法存在着滞后性,对金融危机或多或少只能作出被动的反应,影响了其主旨的实现。本书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研究了银行法从理念和具体制度安排上如何减少滞后性,从而能够在程度上能动地应对银行失败。
袁芳英所著的《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从压力测试方法创新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应用两个层面展开。构建了资产价格冲击下的考虑这三者关系的宏观压力测试框架,解答了压力测试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一系列有关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的背景信息,所以如何选取变量指标,如何获得数据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用度。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信用担保的广泛应用。本书在详尽研究我国及国际商会、联合国有关保函和备用信用证法律、惯例、公约的基础上,对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的含义、分类、法律属性、运作程序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于我国银行及其他担保机构开展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业务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未来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了参考。
《商业银行合规人员法律适用手册(第3版)》由胡平西、侯福宁主编,以我国目前有效的银行法规为依据,以商业银行从成立到业务运作涉及的环节和业务类型为主线,以合规促进业务发展为指导,在吸收和借鉴目前市场上银行业法律、法规汇编书籍经验的基础上,尝试采取新的编写体例,将法规嵌入银行日常业务经营与管理,在相关业务环节或领域,将我国现行有效的法规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使读者可以对银行相关业务或领域的法规规定有系统、全面地了解,准确判断其是否“合规”、如何“合规”以及不“合规”的法律后果。 《商业银行合规人员法律适用手册(第3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便于读者使用,在编写体例上根据商业银行成立及主要业务、管理领域,将本书分为公司治理、监管准入、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融资中的担保、中间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总结审理中遇到的常见热点纠纷问题,对贷款办理、发放、监管和催收等环节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个人住房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着重从银行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示贷款风险,分析风险成因,提出防范对策。 信用卡审判与风险防范 通过翔实的数据从多角度总结信用卡案件特点,探讨银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商誉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法律指引 精选收录了个人消费贷款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银行、监管机构及个人提供法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