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与剑-跨文化适应的留学心理》的内容以社会调查、访谈和案例研究为主,原博士论文中一些艰深、抽象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包括一些繁琐的统计数据,此次就不再编入本书内。
《中职生心理健康》一书,是笔者在二十年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的成果。本书在内容上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人生情绪的理性调节、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亲情友情师生情、学习技能和方法、职业兴趣和能力、珍爱生命等;形式上包括身边的事、心海探索、诗路花语、心理剧场、我思我悟、故事哲理、趣味测试等七个板块。
本书是“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核心课教材”中的一本,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辅以个案分析和实务训练。全书分为三篇:分别为基础篇、内容篇和途径篇。基础篇主要介绍了心理辅导的含义、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等。内容篇介绍了被国际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题,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和生涯辅导等四章。途径篇则涉及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家校合作、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分导言,0-3岁婴儿的发展,3-6岁幼儿的发展,幼儿发展的背景等四篇。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婴儿的生理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家庭与儿童发展等。
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造就自己是每一个有远见的人最关注的事情。青少年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发展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本书为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你从本书中获得越多,你就能从人生中获得越多。
《画里的悄悄话——换一种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由“跃动的音符”“感受心的温度”和“青春的旋律”三部分构成,通过一幅幅画作,叙述和分析了幼儿、少儿及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从而揭示了他们隐蔽的内心世界,进而促使父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本书从“读画识心”至“懂心知人”再至“知人善教”,介绍了一个个精彩案例,读来让人不禁反思:怎样才能做好父母?怎样才能做好老师?
《福田心耕:给青少年的十二堂国学课》一书根据蔡礼旭老师2011年马来西亚中华文化中心青少年生活学习营的讲课整理而成。人人都追求幸福,而人生要想幸福,则需有足够的福分。人的福气怎么来的呢?是自己的心耕耘出来的,福田靠心耕。具体落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孝亲尊师、敬老尊贤、兄友弟恭三个主题,又细分十二堂课,这是每一个青少年人生成就和幸福的真正关键。虽然是讲给青少年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成年人要补的人生重要一课,有福的人,耕种好自己的福田,不用忙忙地去向外求。这是老祖宗五千年传承不衰的教诲,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真学问,真管用。
《教子心理解惑》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对当代儿童、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作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矫正办法。同时,对不可忽视的青少年自杀、犯罪问题,也做了根源归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每讲后面都有听众与作者的对话,还有儿童气质、性格、智能、情商、创造力等测试问卷及家长自评问卷,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