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慷慨悲凉的建安七子,到魏晋禅代之际睿智却凄凉的正始名士,从放荡不羁却落入凡尘的竹林七贤,到五胡入中原、世乱时危而狷介轻狂的中朝名士,再到晋室南渡之后的一手麈尾轻扬一手挥鞭北指的太元名士,他们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他们中天姿秀出者甚、精神高洁者甚、行止彪悍者甚、蛇精病者甚。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活泼泼的值得尊敬让人欣赏却无法复制的个体。这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直率又让人喜爱的范本。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拥挤而焦虑的十字路口,希望 多的人看到他们。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金雁的散文集,既是个人生活记忆,也是对一段历史时期的记录。 书中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 70年代,即作者的童年和青春阶段。通过翔实生动的文字,作者回忆了擅长持家且头脑清明的姥姥;伴随着饥饿和干旱环境的童年生活;被打落社会底层而早早承担起生活重担的经历;从知青插队到就业 供销社 的谋生岁月;恢复高考后考取研究生的一段拼搏过程;等等。字里行间充满令人唏嘘的故事、果敢顽强的人生态度,以及独立深刻的反思。 同时收入了一些回忆成家后与秦晖共同生活的文章,幽默戏谑,趣味盎然;以及访问东欧的一段独特经历与见闻。 书中收入珍贵照片及作者绘画作品。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本书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本书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加上华杉本人的点评,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 苻坚恩宠慕容评:对下属决不能一视同仁 【历史事件】前燕辅政大臣慕容评嫉贤妒能、贪赃枉法、暴虐无德,致使国家灭亡。然而秦王苻坚在吞并前燕后,不仅没有将慕容评作为首恶诛杀,反而给他宠爱优待。至于其余前燕宗室,皆有所封
丧失了记忆,人将变得比空气还轻。本书分为帝国斜阳、今昔人物、不是故事、公共空间四辑,追思近代中国步履蹒跚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品评古今人物,反省不堪回首的集体运动,纵议如地震及矿难等引人深思的社会事件。 清政府如何“制造”革命党,李鸿章垂暮之年怎样东山再起,历次群众运动的种种荒诞不经,矿难与工会的关系……作者一如既往,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串联起历史与现实。沉入历史,乃是为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从历史中找寻解决当下问题的钥匙;横议时事,因为多了一分历史的维度与眼光,分析问题免了就事论事,层次随之丰富。作者尤其关注集体记忆的形成,着力从文本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存个体鲜活的私历史,填补历史的空白。
这是一部富有思辨性的历史著作,是一部讲述权力在非正常状态下更迭交替的历史。 本书通过对秦帝国的灭亡、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武则天当国、大宋开国、靖难之变等一系列对于中国历史进程有决定性影响事件的解读,试图把握中国历目前的政治格局的裂变与重组过程中规律性的质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去重新观照久已被贵族化和“博物馆化”的历史,用常识和理性取代标签和脸谱,还原人性的真实,解读历史的吊诡。
本书的文体,以叙事为主,辅以背景介绍,各种分析计算穿插其中。在我的个人经验里,由这三种要素构成的文体很适合解析各种人间对局,不妨以“解局”名之。如果以历史弈局为阐述对象,而对局各方的互动必定依次展开,呈现为一种历时性的不断演变的动态结构,那么,叙事善于追摄动态,自然应该占据核心地位。分析计算则是理解或预测结局及其均衡状态的工具。背景介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局外,拉开多维视野,建立不同时空之间的关系,表达多重弈局的套叠和交织。
赵海峰著的《历史的沸点(秦汉三国五百年)》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落笔,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收笔,用35个专题将秦汉三国500年的历史风云娓娓道来。 全书以这璧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为线,在掌握丰富的史资基础上,充分吸收各界史学研究成果,线索清晰、故事完整、人物牛动、借古思今;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王朝的治乱兴衰,还有人生的枯荣沉浮,通过讲史,重在说人,从而使看似冰冷的历史充满温度,不戏说、不妄言、不空论,实现历史真实性与趣味性、反思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使读者较为容易地进入那段风云多变的历史深处,理清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向,探究个人命运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从而获得启迪。
本书是一本英国女性写在晚清广州生活所见所感的书信集。从中可见百年前广州的样貌和社会生活百态,以及一个西方女人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格雷夫人因丈夫传教士格雷是个“老广州”,她有很多机会目睹中国人的私密生活,了解他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譬如她多次做客伍秉鉴家族,与富家太太交流穿衣打扮、生活习俗。她爱逛街购物,热衷出售稀奇古怪玩艺的商铺。她偶尔也上上馆子,体验猫狗鼠肉等20多道的粤菜大餐。每逢节庆日,她必亲临现场,感受浓烈的广东民俗。该书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调、接地气的生活,打入人心。犹如一出戏剧,画面感十足。
两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铁血时代,也是充溢着传奇的一个时代。迷乱狂欢的跌宕起伏间,除了西晋王朝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华夏大地陷入四分五裂、刀光剑影中,王朝更迭频繁,令人眼花缭乱。 时势造英雄,一个个豪杰粉墨登场,展现着他们的豪迈和悲情,促成了中国历目前的靠前次民族大融合。乱世出大师,一位位名士潇洒生活,书写着他们的风流与有趣,迎来了一个思想极为解放,个性尤其张扬的文化高峰。 赵海峰著的《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选择了其中二十位代表人物,这些人物中既包括司马炎、苻坚、刘裕、谢安等帝王将相,也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羲之等文人雅士,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和命运悲欣,带读者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场景。
《道界百仙》共十章,分为创世神、天尊神、星宿神、游仙神、真人神、护法神、佑民神、居家神、山泽神、匠作神,系统地介绍了100位神仙。本书图文结合,资料详实、描述准确,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中国民间崇拜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本。旨在增加读者的神仙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沙盘上的命运》是一部口述实录作品。作者李菁历时多年,对中国现代历目前重要战争、民国风云人物等的当事人或他们的亲属、朋友、同事、学生等进行口述实录,或挖掘与爬梳湮没的资料……鲜活地呈现当年的人和事,生动地还原历史细节;读来真是感受到无论是谁的人生,终如在沙盘上充分演绎后,一切归于沉寂!所写人和事都是读者相对熟悉的:1937年的淞沪会战、1941年的远征军、1948的国共沈阳战役等重大战役;溥仪、张学良、汪精卫、曾仲鸣、陶希圣、李鸿、刘文辉、于右任8个在民国及后来时代的命运沉浮;还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族长”及其家族后来的变迁。说起来,这些人和事普通读者都有所耳闻,略知一二,但大历史之下的关键时刻、细节的真相及所涉人物和家族后来的命运等,鲜为人知。如曾仲鸣一不小心成了汪精卫的替死鬼,导致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