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华北:1937—1945(回到烽火岁月中的真实华北)
    •   ( 16 条评论 )
    • 〔英〕林迈可 /2025-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原名《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记录了英国人林迈可先生抗战时期在华工作和生活的一系列见闻。书中不仅记录了林迈可先生在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政府的所见所想,还收录了近两百幅他在华期间拍摄的珍贵照片,反映出了最真实的抗战的面貌。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条件下拍照已很不易,而在战争环境下这些照片能长期保存下来更为难得,本书是林迈可先生留下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本书记录了一个充满硝烟与勇气的时代,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

    • ¥34.5 ¥72 折扣:4.8折
    • 好望角丛书·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   ( 3883 条评论 )
    • [加]詹姆斯·A.赖利 /2021-08-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30年代日本 侵华 对中国政治发展 产生了重大 影响 。 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 蒋介石 却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 建立一个统一 的 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 世纪 30年代 中国 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 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后迫使蒋介石改变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

    • ¥47 ¥98 折扣:4.8折
    • 赣南三整
    •   ( 10 条评论 )
    • 林席常骆耀明 编著 /2025-01-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转战至潮汕地区。三河坝战役失利后,茂芝会议做出了 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 的战略决策。 从1927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从粤东饶平出发,历经福建的平和、永定、武平等地,向西挺进至赣南地区。在安远县天心圩,部队进行思想整顿,坚定了革命信心;在大余县进行组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在崇义县上堡进行军事整训,提升了作战能力。这一系列整顿、整编和整训,史称 赣南三整 。 赣南三整 ,使起义军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后续的革命斗争注入了强大动力。 赣南三整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成功保存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不仅挽救了革命事业,更为人民军队的存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证明, 赣南三整 意义重大而深远,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历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 ¥37.4 ¥78 折扣:4.8折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 154 条评论 )
    • 萧功秦 /2024-09-02/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家书中的百年史》是中国著名历史学者萧功秦先生的回忆录。萧氏家族是湖南衡阳的大族。萧氏族人在近现代的发展变迁,恰恰是中国一个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缩影。所以,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 文革 到改革,近代中国的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作者萧功秦以家书为切入点,披露了自己家族隐秘多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由此可见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时代变迁中的知识分子群像。

    • ¥33.1 ¥69 折扣:4.8折
    • 立新不破旧:清末新式官报史
    •   ( 99 条评论 )
    • 程河清 /2024-11-06/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中国古代,直至清末,官方(朝廷)一直留存的是邸报、塘报、宫门抄,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在清末新政之后,各地的督抚大臣开始着手近代官方报纸的创立,如《北洋官报》《南洋官报》《秦中书局汇报》《湖北官报》《并州官报》等等。官方报纸的设立,在于流通信息,有助于时代进步,但是地方州、县常常拖欠报费、邮费,也令不少官报入不敷出,濒临破产,这期间突显了 新 与 旧 的矛盾和冲突。本书的价值在于梳理清末官方报纸的历史脉络,再现晚清官方报纸从无到有、举步维艰的过程,也解读了当时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对近代官媒的不同态度,以及近代新闻报刊如何影响了历史走向。

    • ¥37.4 ¥78 折扣:4.8折
    •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最纪录
    •   ( 1309 条评论 )
    • 唐得阳 刘强伦 /2017-09-01/ 团结出版社
    • 本书稿是一部阐述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对日正面战场的纪实著作。书稿讲述了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哈尔滨保卫战、长城抗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及一些国民党要员(马占山、傅作义、张学良、薛岳、杜聿明等)在抗战中的不同表现。书稿资料详实,真实客观地再现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是一部较有价值的研究正面战场抗战的力作。

    • ¥32.6 ¥68 折扣:4.8折
    • 正版包邮 中间地带的革命 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杨奎松二十年磨一剑,“南方阅读盛典”2010年度十大好书,第六届“
    •   ( 115 条评论 )
    • 杨奎松 /2020-05-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中间地带 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少数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 ¥43.5 ¥88 折扣:4.9折
    • 流动的大学:华北联大1939—1948
    •   ( 89 条评论 )
    • 张在军 /2024-07-01/ 现代出版社
    • 1939年,华北联大由陕甘宁边区的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训班、延安工人学校等四所院校合组而成,甫一诞生就穿越陕、晋、冀三省并辗转于晋察冀边区各地流动办学,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逾万名干部,对坚持华北抗战、开展边区各条战线工作以及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面展现华北联大九年办学历程的专著,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史料条分缕析、生动清晰地再现了那个信仰坚定、青春激扬的革命年代的新型大学风貌,从中可以感受到非常时期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坚持理想、敢于牺牲的精神境界。 华北联大是中共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和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红色联合大学,也是民国时期办学时间最长的联合大学,更是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大作为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并延续到解放

    • ¥37.4 ¥78 折扣:4.8折
    • 正版现货 寻常百姓家 么书仪著 年轮丛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额尔古纳河右岸 暖心 治愈 中国当代史 北京城 胡同 三代
    •   ( 7 条评论 )
    • /2022-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寻常百姓家》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么书仪对父母及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时间跨度为1919年~2000年,上编写父母从河北丰润县农村移居到唐山、天津、北京,由农入商,再由商务工,克勤克俭、养家糊口、抚养子女的经历,展现了普通百姓在1949年前后几十年间的人生历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下编写么老师自己求学、就业、为人妻、为人母的经历,是具体而微的40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心灵史。本书是一份私人的、个体的记录,但它也是若干百姓家的缩影,是大时代里小人物共同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 ¥30.33 ¥70 折扣:4.3折
    • 《老照片》珍藏版贰拾伍
    •   ( 492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18-08-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老照片》珍藏版贰拾伍共合订了第111-114辑。

    • ¥36 ¥80 折扣:4.5折
    •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美)黄仁宇 九州出版社【正版书】
    •   ( 6 条评论 )
    • (美)黄仁宇 /2011-05-01/ 九州出版社
    •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叙的时间自1924年国民党黄埔建军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止。书中对海内外关于蒋介石的评议,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拣择与排比史料的方式,别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袭其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检视蒋介石的历史定位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曾说,写作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中国由“中世纪国家”步向现代的挣扎和转折。此次增订出版,增补了作者相关的四篇文章,作为附录;并对全书的文字重新做了核订并有所补充,使全书更趋完善。

    • ¥44 ¥95 折扣:4.6折
    • 甲骨文丛书·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
    •   ( 481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 著;季大方 译 /2017-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面对复杂的中国时局美国的政策抉择。1945年,驻华美国官员试图达成三个自相矛盾的目标:其一,阻止中国爆发内战;其二,保证美国政府不卷入这场战争;其三,阻止共产党及苏联从美国与蒋介石政府手中夺去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然而,与共产党人合作能避免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或者给予蒋介石政府更多支持就能够避免其垮台并能建立一个亲美国的中国政府进而可以避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作者认为,无论当时美国采取怎样的政策,都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决定中国未来结局的绝不是美国政策,而是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身的力量;拥有巨大但并非无限的实力的美国从来就没有对中国实施决定性的控制。

    • ¥36 ¥76 折扣:4.7折
    • 《老照片》珍藏版贰拾肆
    •   ( 581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18-08-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老照片》珍藏版贰拾肆共合订了第107-110辑。

    • ¥36 ¥80 折扣:4.5折
    •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   ( 146 条评论 )
    • [美]史谦德 /2021-10-01/ 江苏人民
    •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被铁路、电报、共有的城市心态捆绑在一起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竞技场,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寻求社会和谐与 和平、保卫人民和 主权、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了这些冲突,因为他们知道,军阀的来来往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界的言论、工厂的开闭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这幅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群像,强调了经过群众运动、集

    • ¥41 ¥88 折扣:4.7折
    • 寻找六边形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美 施坚雅 著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历史类书籍 江苏人民出版社 正版 博
    •   ( 113 条评论 )
    • [美]施坚雅 /2024-05-01/ 江苏人民
    • 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入“中心地”“六边形模型”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 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开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点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 ¥33.1 ¥6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