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会怎样被记住?历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的冒险、勇气、抱负、愚昧而产生。如果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将无法知道拿破仑曾经用一个沙箱制定了自己作战计划,用旗语向军队传递作战信息;我们也不会知道哥伦布踏上了美国国土却将它误当作印度,并且还将当地人命名为印第安人。 《历史》一书详细的记载了迄今为止的整个世界史。阅读此书,我们将了解到尼禄施暴基督徒的细节,忽必烈汗择妻纳妾的方式,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遇见了谁,再到一个卑微的小铁匠如何影响整个世界宗教。本书展示了百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本书展示了成百上千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在这里,作者对每
埃及 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体,其古代故事跨越了四千多年的历史时段,而这一历史时段又塑造了日后整个世界的形态。英国古埃及研究权威、BBC古埃及历史纪录片首席讲解乔安 弗莱彻教授将古埃及的往事连缀成书,完整地讲述出来,记录王朝的兴衰沉浮,并将古埃及人的整个世界呈现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历史情境之中。 本书是乔安 弗莱切的代表作,作为英国BBC该书电视台相关古埃及解读的系列节目的原著,因此具有BBC纪录片式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全书以古埃及4000多年一代代的王朝为阶段,按时间推行的王朝兴衰为轴线来讲述不同王朝的情况,根据考古实物,如壁画、神庙、金字塔等,以及各类出土的文献来还原每代帝王的生活和王朝的发展,同时会记录当时民众的世俗生活。全书按照历史上的王朝分目,共分为20个章节,再现了公元前埃及的数千年
纵览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能与埃及历史的古老、丰富与多样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埃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代 史前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中世纪伊斯兰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和现代,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幅全景图来研究。 本书文笔行云流水、内容严谨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埃及上下数千年的广博历史,带领读者穿越埃及历史的长廊,从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来到 21 世纪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者将目光投向一些核心问题,例如怎样用整体视角来看待埃及历史,西方又是如何通过直接接触和学术视角来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杰森 汤普森将当前的历史学术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相结合,撰写了一部综合而简明的杰出作品,为学生、旅行者和大众读者提供了一部引人入胜的、
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是一个关于殖民、战争和抵抗的血腥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多样、动人的故事。在这部开创性的雅俗共赏的著作中,屡获殊荣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尤金 罗根广泛利用五个世纪的阿拉伯资料,将阿拉伯人的经历放在其关键的历史背景之中,从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加以客观呈现。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涵盖了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开始,到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再到现在的美国霸权时代,罗根生动描绘了五百年来阿拉伯人身份的演变过程和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曲折历程,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充满权威睿智的学术洞见。 在世界不少地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常被严重误解。对于任何想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但有一些事件,仿佛让历史的发展突然进入加速期,直至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选出真正意义上塑造现代世界文明的大事件并非易事,而本书编者集合了美国高校54位历史学家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的智慧,确定了62个广受认可的大事件,再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论述,以期引导读者对这些事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对世界历史产生兴趣。 这是一部扩充版的史纲,其中的大事件可能是一场运动、一次冲突,也可能是一个王朝、一些人物之间的博弈,甚或是一次科学革命、一个奇特的展览。每一个事件都有特定的主角,于是相应地被赋予了高度的故事性和鲜活的时代感。这些事件看似彼此独立,却又常常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像环环相扣的链条,支撑起历史的脉动。整本书在时间上跨越700年,在空间上覆盖各个大洲,以
《罗马的崛起:从铁器时代到布匿战争》 本书探索了罗马在公元前1000 前264年间的发展,以及它对意大利控制的本质。最初罗马只是几个新兴势力之一,后来却实现了辉煌的统治地位,本书分析了罗马人是为什么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其复杂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创新性的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洛马斯展示了罗马的独到之处。 《帝国的开端:从共和国到哈德良的罗马》 本书追溯了从布匿战争到哈德良之间的罗马的故事。在这段罗马历史中最具张力的段落,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型。本书聚焦这段时期的文化、政治和民间的转变,其中包括与汉尼拔的战争、迦太基的毁灭、奥古斯都的帝国建设和哈德良著名的长城,这一过程导致了君主制的建立和领土的夺取,而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国家。这本书以一种生动的、学术性的方
本书为喜马拉雅热门节目 美国史话 改编作品。主要围绕美国性格讲述美国历史,时间跨度从15世纪到20世纪末,涉及建国、立宪、西扩中,北美殖民者的实用主义,南北战争的困局和突破,美国在国际战争的立场和表现。抓住重要节点、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剖析美国能在短短几百年间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原因。
《 欧洲全史 》 《欧洲全史》一书,分为《中古欧洲史》和《近世欧洲史》两篇。《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瓦解到16世纪为止的欧洲历史进程。《近世欧洲史》主要讲述了17世纪初代议制度及科学兴起至20世纪初的近代欧洲史进程。全书讲述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内容,对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人物,查理曼大帝、马丁 路德等人一生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叙述严谨,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欧洲史入门书。 《美国简史》 《美国简史》一书是由荷兰裔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所著,于1927年出版上市,仅3个月就销售了20万册,时至今日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本书共有五十三章,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写起,一直写到20世纪20年代,再现了美国的创建和发展的酸甜苦辣历程。其中对历史事件
《棉花帝国》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作者斯文 贝克特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这个世界历重要的一项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史,内容涉及五大洲,将非洲的贩奴贸易和红海贸易联系在了一起,将美国南北战争和印度棉花种植联系在了一起。在贝克特波澜壮阔的巨著中,商人、商业资本家、经纪人、代理人、国家官僚、工业资本家、佃农、自耕农、奴隶都有自己的角色,贝克特清楚地表明,这些人的命运是如何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现在这个存在着巨大不平等
......
伯里的《希腊史》是一部以政治史和军事史为主轴的通史著作, 叙述了从史前到亚历山大去世之间的希腊大陆、小亚细亚、西西里、大希腊、利比亚等地政体变迁及军事斗争的历史。除序言和引言外, 全书共18 章。 卷一主要叙述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和古风时代的希腊历史。在该卷中, 作者伯里从政治和军事的视角, 重新审视了爱琴文明、特洛伊战争、多利亚人的征服、大殖民运动、泛希腊赛会、雅典和斯巴达不同的发展道路等重大论题。贯穿该卷的主线是民主因素在希腊各邦的逐渐发展壮大。 卷二内容主要涉及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政治军事史。全书围绕四个重大事件展开, 即希波战争、西西里与迪太基的次战争、雅典帝国、伯罗奔尼撒战争。波斯到底有没有征服希腊的野心? 雅典还是斯巴达应该对伯罗奔尼撒战争负责? 狂热的党派斗争会在多大程度
《玛雅史》为美国知名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罗伯特 J.沙雷尔和学者洛 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玛雅文明史研究巨著。作者抛弃了出版于1950年代的学者西尔韦纳斯 莫利《玛雅三千年》的传统版块讲解式写法,结合本世纪的玛雅遗址的考古成果和玛雅文字的破译成就,以玛雅王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为时间轴线,系统地讲述了从公元前文明的起源到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结束的玛雅近3000年恢宏历史。 本书全景式呈现了被誉为 森林王国 的玛雅在不同时期的王国之都,如蒂卡尔、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贵族政权、平民生活、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特别是对玛雅王国的文字书写、天文历法、神庙建筑、雕塑绘画、宗教祭祀、原始农业、内外贸易、部族战争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进而在根本上解答了这个伟
本书是一部全新角度的300年荷兰共和国史,首度全方位解析荷兰共和国从酝酿到衰落的全过程。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述各时代荷兰地区的发展历程。1477 1588年的共和国奋力摆脱勃艮第的控制,在唤醒自我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过程中燃起一片宗教改革与大起义狂潮。1588 1647年,处于黄金时代早期的共和国不断寻求抗争西班牙统治的道路,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大辩论,在权力的对峙中磨合出宗教宽容政策。1647 1702年,航海贸易的大发展,让八十年战争后的共和国在诸多思想的裹挟下陷入斗争,这种斗争既包含内部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包含共和国与外部英、法间的竞争与厮杀。 1702 1806年,四次英荷战争的摧折,爱国者党运动的席卷,即使有尼德兰新共和国的垂死挣扎,衰落的时代也必然来临。最终,在拿破仑政权下,共和国正式落下帷幕。 全书避免了过去以1649年
追踪植物学前史发展脉络,探寻欧洲草药志出版兴衰。本书是一部研究早期欧洲植物学及草药志印刷出版发展史的**著作,该书自1912年出版以来,此后每一部有关草药的研究著作都得益于本书。本书为英国皇家学会*位植物学女院士艾格尼丝 阿尔伯(Agnes Arber,1879 1960)的毕生代表作,作为一部欧洲草药志研究绕不开的**性著作,本书虽问世一百年之久,如今才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译者考究原文,补录、修复稀见植物插图超过260幅,追溯欧洲草药志印刷本原本,16开全彩印刷高度还原植物古籍实貌,邀请多位植物学领域专家审读进行学术把关,力求以*大诚意再现阿尔伯的草药志学术思想。
所有的文明都渴望征服时间,它们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以期逃避消亡的命运。让人遗憾的是,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有毁灭的时刻。它们或是被植物蚕食,或是被黄沙掩埋,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过往皆是徒劳无功。遗留也好,毁灭也罢,所有轨迹都是人类文明的丰碑,是人类巧手和匠心的象征,也是人类为自身建立的纪念碑。 《文明的轨迹》以讲故事的方式,带领我们从宏观视角审视人类文明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示不同文化如何相互影响,不同思想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亘古至今如何塑造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 阅读本书,读者能近距离欣赏人类文明取得的璀璨成就,并了解绘画、雕塑、建筑、设计、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学科的演变路径。
纵观42000 年人类文明史,横跨世界七大洲,展示200 余件无可比拟的文化遗产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文化瑰宝,它们承载着人类的信仰、威望和卓越工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的骄傲。 从失传千年的古代珍宝到万众瞩目的现代杰作,本书精选200 件以上的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它们如珍珠般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之中。书中那些珍贵的图片和精彩的故事,让这些瑰宝重又生动起来,向我们展露它们的美与技艺,以及或许已被历史掩盖的真正蕴意。